微机原理第七周笔记

5.7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汇编源程序的设计步骤

  • 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 确定最佳算法
  • 合理分配存储单元和寄存器
  • 绘制流程图
  • 编写程序
  • 调试程序

程序基本结构

  • 模块化设计方法
    ✓ “自顶向下,逐步细化”
  • 结构化编码方法
    ✓ 顺序、分支、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 顺序程序设计
    指令指针 IP 值线性增加,IP = IP + 1
  • 条件程序设计
    IP 值受标志位的影响而跳变,影响标志的指令 CMP、TEST、JXX
  • 循环程序设计
    IP 值受计数器 CX 中的值不为零而循环,影响标志的指令 DEC

5.7.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5.7.3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1. 分支程序的结构形式
    单纯分支、并行分支结构、选择分支结构


  2. 跳跃表法
    需要在数据段事先安排一个按顺序排列的转移地址表。
    输入的数字作为偏移量。因为只有2个字节16位偏移地址,所以偏移量需要乘2。
    多分支结构的实现,还可以使用跳跃表法,使程序能根据不同的条件转移到多个程序分支中去。
    关键是要理解间接寻址方式JMP指令

5.7.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 循环程序结构
    三种循环:计数循环,当循环,直到循环

    循环程序由五个部分组成:
    循环初始化部分,循环体,循环修改部分,循环控制部分,结束处理部分
  2. 循环控制方法
    计数控制(循环次数已知时,常用)
    ① 倒计数 将循环次数n ,送入循环计数器中,每循环一次,计数器减1,直到其值为0。
……
MOV CX,循环次数
LOOPA:……
       ……
       DEC CX
       JNE LOOPA

② 正计数 循环次数n 。0送入循环计数器中,每循环一次,计数器加1,直到其值为n。

……
MOV CX,0
LOOPA:……
       ……
      INC CX
      CMP CX, n
      JNE LOOPA 

条件控制
循环次数未知。但是循环结束与某些条件(比较、运算的结果等等)相 关,比较所要求的条件是否达到,未满足继续循环,否则结束循环。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要根据问题给定的已知条件,在认真分析 算法之后才能确定选用哪种方法。
逻辑尺控制
循环体内的处理任务在每次循环执行时并无规律,但确实 需要连续运行。此时,可以给各处理操作标以不同的特征 位,所有特征位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逻辑尺。

5.7.5子程序设计

  1. 子程序定义与调用
    ①定义:
过程名 PROC [NEAR/FAR]
       … 
       RET 
过程名 ENDP 

②调用: CALL 过程名
➢子程序名也具有段属性偏移地址属性类型属性(FAR和 NEAR(缺省))。
NEAR类型为段内调用,即主子程序在同一个代码段内,NEAR 可省略。
FAR类型为段间调用,被另外代码段调用的过程要定义为FAR过程

  1. 子程序的调用与返回
    ①段内直接调用(重点)
    格式:CALL 子程序名
    功能:
    a.(返回地址:跟在CALL后的下一条指令/断点的EA) → ↓(SP)
    b.目的地址(子程序名)EA→IP
    ② 返回指令RET
    格式:RET/RET n
    功能:a. 段内返回 ↑(SP)→IP
    b. 段间返回 ↑(SP)→IP,↑(SP)→CS
    为了能正确返回主程序,在执行子程序过程中,不管是否使用过堆栈,必须保证进入子程序时的栈顶与执行RET时的栈顶一样,否则不能正确返回
    注意:
    ➢ CALL和RET不影响标志位
    ➢ 是段内返回还是段间返回要看子程序定义伪指令PROC后面的类;
    ➢ 对于RET n 表示返回时,清除堆栈中栈顶的n/2个无用参数(n为偶数), 在前述动作之后再作(SP)+n → SP,当使用堆栈传递子程序参数的时候经常使用。
    ➢ 返回地址也称为断点,是CALL指令下一条指令的第一个字节地址 (段内调用仅保存IP,段间调用保存CS和IP)。
  2. 编写子程序时的注意事项
    (1) 子程序的结构
    ➢子程序通常由子程序说明部分与代码部分所组成
    说明部分由下列几部分所组成:子程序名称,子程序功能,入口 参数,出口参数,使用的寄存器和存储单元,调用的其它子程序,
    代码部分:保护现场;根据入口参数,获取要处理的数据;进行 数据处理;根据出口参数,将处理后的数据送至指定的区域;恢复 现场;返回主程序。
    (2)主程序与子程序的参数传递的方法
    主程序为子程序提供入口参数
    子程序根据入口参数进行一系列处理 程序返回结果给主程序
    三种传递参数的方式:
    a.寄存器法:适合于参数较少的情况,传递速度较快。
    b.存储器法:适合于参数较多的情况,事先需要在存储器 中建立一个参数表。
    c.堆栈法:适合于参数较多的情况,尤其是在子程序嵌套 与递归调用的情况。
    (3)用堆栈传递参数:转向子程序前,将子程序所用参数压入堆栈,进入子程序,由子程序从堆栈中取出所用的参数。
    (4)子程序的嵌套和递归调用
    子程序的嵌套:在一个子程序中又调用其他的子程序。(只要堆栈允许,嵌套的层次就可以不加限制)
    子程序的递归调用:指在子程序嵌套调用时,调用的子程序就是它本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机原理第七周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