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爱上作文课》读书笔记二

第二章 教我们能教的作文

中学生作文教学的基本定位:简单地说,就是作文教学是什么,作文教学应该教什么。这个问题很多老师没思考过,没有思考过,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智者,他没有想清楚,但他能做得很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古人说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但更多的人达不到这个境界,是以其昏昏使人更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一起昭昭才能使人昭昭。

所思:《孟子•尽心下》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现实教学中,如果一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自己都弄不清楚,怎可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稀里糊涂进行教学必定错误百出、误人子弟。本文黄老师应该是指教师中的佼佼者,大智若愚者,如《琅琊榜》中的纪王爷。

中学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素养

公民写作素养:一般公民的日常写作所要求的写作素养,也就是能够达到写作的基本要求,能够做到文从字顺,言之有物,能够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和基本的写作方法,学会常见文体的写作。
我们反复强调几个“基本”,就是强调公民写作素养而不是特长培养,也不是竞赛作文,更不是作家培养。

所思:学生写作,只要能文从字顺,表达清楚,其实就可以了。我们有些老师常常把作文是否有文采,构思是否奇特作为评判的主要标准,这其实呢拔高了要求,是不恰当的。毕竟我们不是培养作家,而且拔高要求会让大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害怕写作,最终厌烦写作。

指令性写作与自由式写作的差异

我们以为从写作性质角度看,写作至少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作家的写作,一是中学生的作文。我们把前者称为自由式写作,把后者称为指令性写作。
首先是写作动机和目的的不同;其次,两者写作主动权的归属和写作的流程也不不一样。
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些问题:一种情况是把中学生作文和文学创作式的自由写作混为一谈,用自由写作的方法指导学生的指令性写作。
也有些老师用指导竞赛作文的方法,指导学生的日常写作。竞赛作文是要么上天堂,要么进地狱,宁可下地狱,也要上天堂。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宁可冒险,也要求新。
而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简单化的,用指令性写作的方式来对付考试。
反复强化针对考试说明和评分标准的写作训练,就是将考试说明的要求和评分标准进行分解,然后再归纳出一系列的方法和技巧,有计划的进行分点的反复训练。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效果不好,不仅学生的作文越来越空洞无物,即使他们所期望的考试要求也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也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学生作文写作的规律和特点。

所思:常常在班上碰到有一些同学说他在暑假进行过作文训练。很明显发现这些同学写作很有章法,但没有灵性,真是套路,没有真情实感。这可能就是简单化的用指令性写作来进行训练的结果。

让学生写好平常作文

我们现在对中学生教学的定位普遍拔高了,而实际的操作又非常低端。这就出现了严重的眼高手低理想和实际脱节的问题。
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训练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写作,让学生能够学好平常作文。
写作的基本能力就是能够根据具体要求完成写作任务,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围绕文章的中心组织材料,能够条理清楚的组织文章内容。或者说就是必须明白要求写什么,自己想写什么,用什么形式写比较适宜,能把自己要写的写清楚。
掌握常见文体的写作,就是能够根据具体要求和具体材料,选择适当的问题,能够体现不同文体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需要比较熟练的叙事说明说理和抒情。
写好平常的文章,就是要求切合实际要求,不求别出心裁,;只求文从字顺,不求语言文采;只求言之有物,不求立意深刻;只求形式适宜,不求形式新颖。
这样的定位才是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也是大多数教师能够有所作为的。

所思:我们平常作文的最大问题可能不是学生写出的作文不符合要求,而是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如果老师用平常心让学生写平常作文,既能减轻学生写作焦虑,也能减轻教师负担。我们不要不拔高对学生的要求,我们也不要拔高自己能力,作文教学才可能会得心应手。

如何选择中学作文教学的立场?

一、是为多数,还是为少数?
有不少语文老师的教学书是为少数学生在教,课堂回答问题的,就是那么几个学生;能够跟上老师节奏和要求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学生;能够和老师对话的,更是那么三两个学生;能够证明这些老师教学主张和教学实践的,也仍是极少数。那些一般的普通的学生早已被高度边缘化,绝大多数学生就是看客而已。
绝大多数人各方面基本的素养都是普通水平,或者说都比较接近……不管你用什么神奇的教学方法,都不能培养鲁迅和莫言。
二、立足现实还是立足理想?
理想的写作素养应该是具有独立思想和个性觉悟,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应该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应该具有悲悯精神和人文情怀,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应该具有良好的想象能力,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应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等等。但现实的问题是,绝大多数人是不具有甚至不可能具有这样的素养的。
比较合理的定位是将理想和现实相结合,怀揣理想又立足现实,心中有理想,但也不能脱离实际。
三、基于对立还是基于统一?
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毫无必要,当然是坚持对立的统一。但问题不是这样简单,我们发现对语文很多问题的认识,包括对作文教学课程价值的理解,人们还是容易采取简单对立的态度。
一是对写作和创作的理解,二是对指令性写作和自由式写作的认识,三是对考试和素养的理解。

所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有超长天赋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不出意外,我们的孩子也是一般人儿。但我们常常对学生和孩子寄予过高期望,这样的期望常常大于现实,所以我们活的累,孩子和学生也活的累。写作也是如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此爱上作文课》读书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