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词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不能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合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相同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二、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惊艳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指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在自己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独特的经验,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所以,在具体问题面前,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形成自己的理解,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活动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景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景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准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进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化和改造。

你可能感兴趣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