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发飙时怎么办?

译者 Johnson deng

What To Do When the Fit Goes Hissy — In Public
孩子在公共场所发飙时怎么办?

A survival guide for disallowing the unallowable
禁止不容许的事物或行为的生存指南

Published on October 10, 2012 by Seth Slater, M.F.A. in The Dolphin Divide

Johnson Deng【译】

摘要:当孩子犯下不当行为时,隔离反省(亦面壁思过:time out)抑或是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当孩子已经处于茫然、失控、愤怒的状态下时,采用隔离反省的教育方式是不妥的,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更不应如此。

这是一个发生在纽约的真实故事。纽约的街道生活既严厉又充满着爱,但有时可能会显得更严厉。 家庭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发飙时怎么办?_第1张图片

一位36岁的父亲领着5岁的女儿,正沿着人行道走去。比起往日,今天算是比较平静的了,周围往来的人也不算多,此刻也显得异常的平静。但这里毕竟是纽约,周围不可能连个人影儿都没有。这里的一切照旧。突然,有事情发生了,正在那时所有的父母都惊呆了。

就因为一句话不合惹怒了五岁的小女孩。瞬间使这里变成了众人的戏场。更糟糕的是,这里的所有人都成了观众。你也许已经猜到了,当帷幕拉开时,众人的脾气也来了。

小女孩那张天真无邪的脸,你刚才还在为之所陶醉,此刻已全变了个样,满脸气得发红,上气不接下气,又是跺脚又是摇头的,拽得紧紧的小拳头在空中愤怒地挥舞着。你的孩子真的是着魔了,看她那眼泪一股股的涌出。但还有比这更严重的,那尖叫的哭声。天哪,简直就是在尖叫,好比女鬼遭到诅咒时发出的叫声。

家庭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发飙时怎么办?_第2张图片你两眼发傻,茫然不知所措。但不管怎样已是为时太晚,闹剧已经上演了,已经惊动了周围的人。

街道两旁的人都停了下来,都来围观你女儿和你。他们有的背着手有的叉着腰,停下来就是为了看热闹。或许你还应该为他们准备些爆米花。但此时此刻他们那不是偏头就是挤眉弄眼的姿态,足以让你明白他们不受欢迎。

事实上,在你脑海的某个角落里,你可能还在想他们会对你进行抨击:“你到底对孩子怎么了?”或“你的女儿经常这样吗?”或“嗨!老兄,这可是公共场所呢。你就不打算个想法子制止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不笨,答案是肯定的,你会。

面对公众的不满及压力时,也许应该先诱导性地安慰一下小孩。比如给她糖吃,或答应给她买玩具,反正你得想法子摆脱这种尴尬的社会场面,尽量让她停止愤怒。

许多为人父母的,一旦屈服了都会采取上面的做法。

然而,长期屈服的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为孩子会因此养成用威胁的方式去获取他们未得到的东西,即一种多年来毫无约束就养成了的习惯。正如伤害可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平息愤怒的一种具有诱惑力的方法。然而,大嗓门加上严厉而惩罚式的威胁语气可能会让你的孩子感到什么也听不进去,而且感觉你很无礼。这样的方法可能不但不会让他们平静下来,反而会更加激起他们的愤怒。

那么,如果你五岁的女儿在纽约大街上蛮狠无礼时,你会怎么做呢?

本案中的这位父亲一开始采取的方式是“让孩子隔离反省(Time-out)”。就在大家都来围观时,这位父亲却以严厉的语气去呵斥女儿。但是更有效的方法不是等到大家都来围观时才采取行动,隔离反省可能是在惩罚的是某种行为,而不是愤怒。

任何优秀的行为学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站在硬性的逻辑关系角度上,人类(甚至是别的动物)会将惩罚性事件同发生在惩罚前不久的一切行为联系在一起。因此,无论父母花多大功夫并耐心地解释企图将这一时间差联系起来,可愤怒与隔离反省之间的时间差是不会传递“这是不允许的行为”这一信息的。

专业动物训练师常常使用隔离反省去连结跨物种间的语言障碍,这是他们的本质工作,因此隔离反省也就成了培训师与动物间循环交流的日常与预期成分。但就算是在专业的背景下,隔离反省的结果有时可能会加剧愤怒。

之前我担任海豚训练师时发现,隔离反省的海豚有时就配合得很好,完全表现出海洋哺乳动物的姿态。但不是所有训练过程都那么顺利,有的海豚腾向空中、落地前就会侧转身子,以此来产生巨大的似腹部直接落地的拍打声。海豚愤怒的表现还包括以尾叶拍打水面,以及如孩子生气时来回蹬腿的反常游泳动作。就这一点而言,在它们平静下来之前事情往往会更糟糕。

通过对儿童保护性服务或有关事宜去摈弃那些潜在的传统习俗的同时,我们父辈在纽约市的大庭广众之下学会了某些直觉的(或经验的)、积极的、保护性的街道生活技巧,这是任何纽约人都引以为豪的。

家庭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发飙时怎么办?_第3张图片父亲从容地离开愤怒的女儿,与女儿保持一定距离并将背随意斜倚在一旁的建筑物上,明显摆出一副轻松、耐心、不带威胁成分的架势。接下来是继续跟女儿谈话,解释无论是什么让她生气都很可以商量,尽快让她平静下来。而且还告诉女儿会给以她时间去实现。

最后,他要传递的信息变得清楚明了:“这样做就没什么不妥,是可以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和耐心就可以做到的事。”他的女儿由此而明白了他表达的东西并渐渐平静了下来。这样的举动甚至征服了围观的群众。闹剧结束了,人们又恢复了他们的旅程。人群里的一名男子甚至还在这位父亲的身旁停下来对他说,“老兄,你做得太棒了!我想街道隔离反省就你发明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公共场所,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