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的美好未來

最有錢的那一群,根本不管教改怎麼改,反正小孩就私立中小學一路唸到底,大學願意在國內唸就唸,不願意或是沒能力唸就出國,管你制度怎麼改。最弱勢那一群,沒能力也沒意願管教改怎麼改,反正小孩白天有學校去,不要在家遊手好閒就好,那些「國家大事那裡輪到他們頭上呢」?

所以力主十二年國教的絕大多數都是中產階級,都市裡的小資產階級。這些人不一定吃過聯考升學壓力的虧,但一定吃過聯考的苦,現在有能力幫小孩決定一些事情,總想說如果可以做些自己以前沒辦法做的,像是多參加活動,多學點音樂、美術,多出國旅行等等,那該有多好。於是就把升學考試視為仇寇,視為小孩快樂學習的大敵。他們很有自信學業競爭的問題不大,不管怎樣,真要逼了,自己也可以幫忙照顧的來。

他們太天真了。天真的原因是沒有一個「高中社區化」的正確圖像,如果知道十二年國教這一改變均衡的重大政策,將會造成後悔莫及的結果,也許就不會這麼天真了。

也許這些人推祟的美國教育制度可以給他們一記當頭棒喝。美國一直都是所謂的高中社區化,如果有幸住到好的學區,那受到的教育當然是棒得不得了,因為學區可以抽稅,我們交的房地產稅大概有一半都是學區抽走了。越富裕的區,房子越貴的區,當然學校品質越好。但如果不幸沒辦法住到好區,而進了所謂的市內學校(inner-city schools),那男生高中畢業前沒進看守所或是沒被打死,女生沒懷孕產子,大概就是莫大的成就了,還奢談什麼上大學?不要說這是特例,如果看總體素質,美國高中生完全是沒有競爭力的,數學不好,連史地都不好,在OECD先進國家裡是排名末尾的,根本就不用和東亞國家相比。美國的有志之士,一直都在想法用教育券、用特許學校的方法來改變高中社區化的弊病,而 台灣還有一大堆人把美國國民教育當寶捧著?

那如果美國的教育這麼爛,為什麼美國還是這麼強大?美國很大,有三億人口,而美國最有錢的那一群人擁有的財富,是世人無法想像的。在每年三百萬的高中畢業生裡,只要挑出二千人唸哈佛,這些人是完全可以不用管教育體系有多好或是多爛,一樣強大的不得了。但是猜猜看,這些哈佛精英,多少是唸私立高中,多少是唸加州矽谷的公立中學,還有多少唸所謂的市內學校?現在哈佛不敢公佈這些數字,怕被批評精英主義。但有名的貴族學校Phillips Andover今年三百個畢業生,就有十五個去了哈佛。多少紐約哈林或是芝加哥南區的公立學校畢業生去了哈佛?零個。這就是這些中產階級要的「公平正義」,「沒有城鄉差距」,還有「快樂童年」的十二年國教?

如果覺得美國不足以作為台灣的借鑑,沒關係。讓我們看看這些人一樣推祟無比的「台灣九年國民義務教育」。蔡英文、 趙少康這些人當然喜歡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德政,因為他們是都市裡的小孩。沒有了初中入學考試,鄉下的國小是全校都變成放牛班。我的小學,五、六年級課只有上半天,下午都是體育課,都在打躲避球。五年級老師很忙,常常要找人代課,有半年是個高中剛畢業在等當兵的年輕人在代課。有時候找不到人就讓我幫全班上課。你沒看錯,老師叫五年級的小朋友幫五年級的小朋友上課。到六年級畢業,還有同學只認識自己的名字,其它國字一個不識。

以前父祖輩,只要小學認真讀書,人生就得到翻身的機會,但九年國教把這些機會都扼殺了。我們全鄉的國民中學,幾十年考上北聯前三志願的人數,比不上大安國中一年一個班上建中的人數。幸好我老子有點錢,讓我到城裡上了私立中學,今天才有機會在這裡放屁給大家聽。但是上了私中,不是馬上就「苦盡甘來」。數學課講代數,同學說小學自修就寫過雞兔同籠的問題,我倒是第一次聽說「自修」這種東西。那個時代,小學規定不用學英文。所以初中一開學,我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不認識的時候,城裡長大的同學就已經在講Be動詞,真是操他媽的Be動詞。

我們還算是離首都很近的鄉下,到更偏遠的地方,問題更大。這是你們城裡的中產階級能了解的城鄉差距,貧富差距嗎?沒關係,十二年國教的高中社區化搞下去,很快你們就知道了。不要忘記,不是每個人都住得起仁愛路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