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达尔定律

阿姆达尔定律是计算机系统设计的重要定量原理之一,于1967年由IBM360系列机的主要设计者阿姆达尔首先提出。

该定律是指:系统中对某一部件采用更快执行方式所能获得的系统性能改进程度,取决于这种执行方式被使用的频率,或所占总执行时间的比例。阿姆达尔定律实际上定义了采取增强(加速)某部分功能处理的措施后可获得的性能改进或执行时间的加速比。简单来说是通过更快的处理器来获得加速是由慢的系统组件所限制

阿姆达尔曾致力于并行处理系统的研究。对于固定负载情况下描述并行处理效果的加速比s,阿姆达尔经过深入研究给出了如下公式:
S=1/(a+(1-a)/n) 
其中,a为串行计算部分所占比例,n为并行处理结点个数。这样,当a=0时,最大加速比s=n;当a=1时,最小加速比s=1;当n→∞时,极限加速比s→ 1/a,这也就是加速比的上限。例如,若串行代码占整个代码的25%,则并行处理的总体性能不可能超过4。这一公式已被学术界所接受,并被称做“阿姆达尔定律”(Amdahl law)。
在应用系统领域,为了提高系统的速度,仅增加CPU处理器的数量并不一定能起到有效的作用,需要从根本上修改程序的串行行为,提高系统内可并行化的模块比重,在此基础上,合理增加并行处理器数量,才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加速比。
根据阿姆达尔定律,使用多核CPU对系统进行优化,优化的效果取决于CPU的数量以及系统中的串行化程序的比重。CPU数量越多,串行化比重越低,则优化效果越好。仅提高CPU数量而不降低程序的串行化比重,也无法提高系统性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姆达尔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