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地方讨论过这些东西了..
自从有了OO一说开始,O就变得满天飞啊.
看看牛人们的讨论
http://www.iteye.com/topic/627?page=1
http://www.iteye.com/topic/4233?page=1
http://www.iteye.com/topic/4173
http://www.jdon.com/article/23672.html
http://www.jdon.com/jivejdon/thread/34533.html
其实大家的讨论对分层结构都比较认同.
就是在哪个层的东西就应该封闭在那个层.不应该出现跨层的情况.
但这样,层次上是很清晰了,但就多了很多的重复,复制/粘贴.(平时我也是这样做的,但多了就比较烦啊..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教条了.)而且这个违背了消除重复,保持清洁原则.
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再看看这一篇:
http://www.jdon.com/jivejdon/thread/26395.html
好似banq与robbin的间接对话
贫血与充血
http://www.iteye.com/topic/11712?page=1
http://www.iteye.com/topic/191261
http://www.iteye.com/topic/16728
http://www.iteye.com/topic/180343
这个我认为尽量做到充血.不必去过多的细化.
引用
我们该贫血照贫血!他老人家信口开河了一把,现在自己都收不了这个场
引用
切分的原则是什么呢? Rod Johnson提出原则是“case by case”,可重用度高的,和domain object状态密切关联的放在Item中,可重用度低的,和domain object状态没有密切关联的放在ItemManager中。
这有点更接近于职责分配原则的味道.
再看看下面的图:(与大家批评的一杆子到底差不多)
左图是现在混乱的J2EE多层系统,右图使用Naked Object的后的模型
引用
实际上,不一定所有的系统都一定要使用Naked Object,而且Naked Object导致耦合性高,目前实验只适合在Swing界面端,在服务器端成功案例还没有出现。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做一个J2EE系统时,一开始必须从中间层Domain Model开始,这就是域模型驱动,而不是被具体技术牵着鼻子走,各个层技术就象小孩子一样,闹腾厉害,如果你给他们每个人分一个果果(做一个数据模型),那么你整合起来时很难,所以,你必须只给他们一个Domain Model果果,以此设计为中心,再加入其他辅助对象,与Domain Model建立对象关联(通过类图实现的四种类关系),而各个技术都是围绕类图的类各自完成自己功能。
理清这个思路,从中间组件层入手,就能顺藤摸瓜,问题迎刃而解,这也是为什么组件层(有些人说是构件)如此重要,为什么要面向组件(面向构件)编程的重要性,为什么EJB和Spring等等吵得不可开交等原因。
引用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以前方式造成J2EE开发层次之间调用混乱,修改和拓展非常不方便,而在右边的DDD开发方式下,界面(边界)对象就是域对象就是持久化的实体BO,没有多余的Contorller或Action了。原来Domain层被服务层Service layer遮挡,在右图中,则Domain层直接暴露给前台了,所以Domain没有东西被遮盖,裸露了,称为Naked(裸露) Obj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