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二代支付清算系统的投产和容灾备份方案的升级,支撑了中国银联在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以及跨境支付渠道的快速拓展和支付安全。截至2014年7月,中国银联在互联网与移动支付领域已接入超过255家发卡银行,互联网与移动支付用户数突破1.5亿。2014第三季度,我国互联网支付平台中国银联转接交易规模达到8426.7亿元,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79.8%。
错失了在线支付先机的中国银联,似乎下定决心要抢占移动支付市场。2014年11月17日,中国银联与苹果公司正式宣布合作,银联卡的持卡人可在App Store完成一键支付。目前iPhone总销量已突破5亿台。此次合作,无疑将提升中国银联在移动支付市场的占有率。据悉,2014年中国银联在国内也部署了360万台支持闪付业务的终端POS机,消费者可用带有“闪付”功能的银联IC卡“拍”卡秒付。
跨境移动支付也成为中国银联移动渠道拓展的目标之一。2014年12月22日,中国银联旗下的银联国际宣布在韩国8000多家GS25便利店推出银联“闪付”(Quickpass)服务,消费者可以获得便捷、安全的跨境移动支付体验。
显然,在传统线下支付之外的多渠道扩张,已成为中国银联迎接移动互联时代的重要举措。IT成为其多渠道扩张的重要支撑。
IT战略转型
目前中国银联的发卡量已超过45亿张,业务遍布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银行卡品牌,中国银联在线下支付渠道的优势可见一斑。中国银联的核心业务主要是完成商户和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银行之间的转接交易,并对交易资金进行清分清算。为了支持跨银行、跨区域的支付结算,2004年,中国银联自主开发了第一代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简称“一代系统”)。
在中国银联2002年成立之前,行业内已经存在各种各样的收单系统(即部署在商户的POS系统),主要有各银行投资建设的POS系统,中国银联下属公司建设的POS系统,以及第三方公司建设的收单系统。这些收单系统分散在各公司以及各地区,由于收单机构的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不同,导致收单系统的技术维护和服务能力各有不同,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刷卡体验。最常见的情况是,消费者在商场用银联卡消费时,经常发生“刷了几次刷不上”的情况。不良的消费体验影响到中国银联的业务增长和品牌信誉。分散而缺乏统一管控的收单系统,也导致了收单市场的种种乱象,如违规套用低扣率及虚假商户入网等。规范收单市场、提升消费者刷卡体验,成为中国银联线下支付发展的重点。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在线支付、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市场增速迅猛,逐渐蚕食着中国银联最具优势的线下支付市场。据iResearch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20154.3亿元,同比增速41.9%,环比上升9.5%。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230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0.9%,占据移动支付前三名的仍是支付宝、财付通和拉卡拉,他们已经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95%。中国银联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在线支付、移动支付的业务模式和技术架构,与线下支付系统完全不同,中国银联原有的核心业务系统无法有效支持新的支付渠道扩张,必须建设适合多渠道的支付清算业务模式和支付清算系统。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出国消费也成为支付市场的一大趋势。因此,海外跨境支付以及海外电子商务也成为中国银联业务发展的重点。改造原有核心业务系统,扩张在线支付、移动支付以及海外跨境支付渠道已经成为中国银联的当务之急。
多渠道背后的系统改造与支付保障
支付市场格局的变化,使中国银联于2010年启动第二代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简称“二代系统”)建设;2013年国庆期间,历时三年的二代系统正式上线。与一代系统重点支持线下支付不同,二代系统仍然以转接清算服务为核心,但支持POS、在线支付、移动支付等多渠道支付接入以及其它创新支付模式。
二代系统对多渠道支付的支持,使得中国银联得以快速支撑在线支付、移动支付、跨境支付市场的增长。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中国银联在互联网与移动支付领域已接入超过255家发卡银行,互联网与移动支付用户数突破1.5亿。2014第三季度,我国互联网支付平台中国银联转接交易规模达到8426.7亿元,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79.8%。2014年国庆黄金周,韩国、德国、阿联酋的银联卡消费支出分别增长了111%、102%、88%。
多渠道支付交易的增长,尤其是假日期间的高交易量,对于中国银联二代系统的支付安全提出了挑战。2014年国庆黄金周前六天,银联卡跨行交易的总笔数达到了3.6亿笔、交易金额达到43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双双超过了23%。国庆当天交易笔数更是高达7218万笔,比平时增长30%以上。据业界估算,金融企业每次计算机系统宕机而导致的损失平均为1000万美元,还会导致对公司声誉无法估量的无形资产损失。
为了保证支付安全并提升成功率,中国银联和华胜天成合作在上海和北京为核心转接交易系统建立了“两城三地容灾数据中心”,在上海浦东建设有中国银联的生产中心,在上海浦西为中国银联的生产中心建立数据级的同城容灾备用中心,同时,在北京为生产中心搭建应用级的容灾备份中心。通过高性能的数据传输机制和复制技术,保证两城三地之间的数据一致,通过合理的容灾架构设计和技术控制手段,保证中国银联生产中心的业务处理能力不受影响,当任何一个数据中心发生问题,丝毫不会影响消费者的刷卡交易。此系统可达到国家最高级别(第六级标准)。在数据存储和IT基础架构层面,中国银联又引入了华胜天成的“云灾备”理念,实现了金融数据的零丢失,这意味着所有的数据都实时备份,不会因为任何系统故障或自然灾害而丢失数据。同时,中国银联的容灾备份方案还能够根据不同业务系统和不同数据存储需求,灵活提供四种不同级别的灾备模式。
当京、沪两地的网络切换指令下达之后,1分钟之内,中国银联的核心业务系统就可以从上海中心切换到北京中心,5~10分钟之内,业务交易量和交易成功率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能够按需实现当日快速回切或者隔日回切,而不会引起任何金融交易数据的丢失。截止目前,中国银联从未因系统故障而造成金融损失。
为了改善消费者的刷卡体验,以及整治收单市场乱象,中国银联在二代系统中整合了收单系统,把原来分散的收单系统统一回收到中国银联,由中国银联统一管控、统一提供技术支持和统一维护。还把跨境支付与二代系统中的国内支付清算业务进行整合;这不仅解决了分散阶段的种种弊端,也提高了银联卡的一次刷卡成功率,提升消费者体验,增强中国银联的品牌美誉度。据悉,中国银联的一次刷卡成功率由过去不足70%,提高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