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姿绰约的喻可欣
《十面埋伏》剧照。刘德华与金城武对决。
多么不愿意启动你生命的门铃,多么不想信缘起缘灭天注定。
上了锁的心逃不了宿命的精灵,受了伤的情已没了过去的曾经
跨入娱乐圈两年多之后,刘德华红了。
与周润发多年间被称为“票房毒药”以及周星驰坐了5年冷板凳相比,刘德华的准备期,可算是够短的。正如当初周润发所说的,没有香港市场,就根本不可能有台湾市场日本市场。反之,如果有了香港市场,台湾市场和日本市场,很快就会有了。
1983年秋天,刘德华来到了台湾,开拓台湾市场来了。
他这次来台湾,是应导演张彻之邀拍摄电影《新十三太保》的。初次登上宝岛的刘德华,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在此之前,他很少有外出的机会,又是只身一人,难免有点孤单。台北方面,负责接待他的是香港新艺城电影公司台北分公司;专项负责此项工作的,是新艺城台北公司的公关负责人王长丽。王长丽见刘德华年轻真诚,还带点青春羞涩,就当小弟弟一样待他。知道他在台湾没有任何熟悉的朋友,便主动介绍他认识一些当地的圈中人。
那天,王长丽准备带刘德华出去吃饭,便给公司的一位签约演员刘瑞琪打电话,多个人相陪,气氛应该会活跃一些。没想到,刘瑞琪回答自己正在拍《搭错车》,抽不开身。王长丽只好另外找人。王长丽想起了公司的另一位签约演员喻可欣,她当时没有片约,应该有时间。
王长丽拨通了喻可欣的电话,对她说:“有一位小朋友从香港来,叫刘德华。他在台湾没有朋友,怎么样?出来一起吃餐饭?”
喻可欣暗想,怎么要我去陪小朋友?孩子有什么好陪的?后来见了面才知道,所谓小朋友,只是王长丽眼中的小朋友,这个刘德华,和喻可欣年龄相仿,仅比她大一岁。
王长丽说:“以后,你也会去香港拍戏,多交个朋友不是坏事。快来吧,我们在碧富邑等你。”
多年以后,王长丽回忆说,很多人认为她当年是有意想为刘德华和喻可欣牵红线,这实在不知从何说起。她说,当时,她只是很喜欢喻可欣,所以才约她,用意也只是交个朋友,并没有想过别的。
王长丽自然不可能知道,刘德华心中有一个长发情结,也有一个白衣情结。在他的心中,长发显示着飘逸,白衣透露着纯洁。刘德华是近视眼,看到一个女孩,首先看清的,肯定不是对方的样貌,而是对方的衣服和头发。
喻可欣不想去见陌生人,而且是陌生的男人。王长丽在电话中对她说,今天是她的生日,吃过饭后还有娱乐活动。她是个跳舞迷,听说还有娱乐活动,且自己当时正闲得无聊,便答应下来。她出现在碧富邑的时候,刘德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她的一头飘逸长发,然后是她的衣着。上身穿一件白色衬衣,下身穿一件牛仔裤,身上还披了一件红色毛衣,脚上穿着的却是一双黑色软布鞋。他们两人像是约好了似的,刘德华身上穿的,也是一件白色衬衣,蓝色的牛仔裤,略不同的是鞋,他穿的是一双红格子皮鞋。刘德华承认,他当时特别注意到了她的布鞋,如果那双鞋再和他的鞋相同,就成百分之百的情侣装了。同时,正是她那双布鞋,给他留下的印象,要比一双皮鞋深刻1000倍。刘德华本人对布鞋情有独钟,他每次去北京,都要去买北京布鞋,所以,他对爱穿布鞋的女孩,自然也就非常有好感。
那一瞬间,刘德华的心思已经往这方面想了吗?
确实如此,因为他首先看到那一头长发的时候,顿时眼前一亮,整个人都愣住了。喻可欣发现了他眼睛之中射出的精光,因此猛地被刺了一下。她也愣住了,心中暗想,哇,这个人好帅。
他们一起离开碧富邑,前往附近的一间餐厅吃饭。走在路上,刘德华和喻可欣并肩走在一起,距离近了,可以看清她的外貌。她长相甜美,青春可人,正是刘德华所喜欢的类型,于是,一颗年轻的心又心花怒放了。他时不时地偷偷看她一眼。待她转过头看他的时候,他又慌忙将目光移开。喻可欣转回头来,但很快便感觉到脸部有些发烧。她隐隐地感觉到,他的目光又游回来了,仿佛要把她脸上的汗毛都数清似的。她装着不经意地转脸,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他,他又一次惊慌地逃离。偶尔有一两次,她和他的目光相遇了,刹那间恰似两道光花在空中相撞。
爱情这种东西,并不真的需要言语的表达。喻可欣说,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男生如此大胆而且直露地凝视过自己,那时,她已经认定,面前这个男生对自己有了意思。而且,他那深邃的眸子,似乎有一股特别的磁力,深深地吸引着她,令她有些情难自禁,往往会迎合他的目光,和他进行交流。
吃完饭后,一群人去希尔顿饭店跳舞。新来的这些人中,有一位富家公子,见到喻可欣,立即发起了攻势。刘德华运气真是不佳,才刚刚对人家有了点意思,就遇到了劲敌。试想,当时的刘德华,虽然已经成名,可收入是极其有限的,替别的公司拍片,主要收入归公司所有,自己只能获得其中极少的一部分。替自己的公司拍片,拿的是基本薪酬,再加一点很少的片酬。那时,他已经考虑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仅要计划按揭,而且还不能买大。面前这个二世祖,却是财大气粗,出手颇为大方阔绰。
刘德华是一个斗士,既然有战斗,他自然不会退却。为了不让那个二世祖有接触喻可欣的机会,刘德华的战略,便是抓住了喻可欣的那件红毛衣。那件毛衣或许并不值几个钱,但掌握在刘德华手里,便成了一件武器。秋天天气转凉,跳舞的时候出了汗,下场时,还是需要披件衣服,所以,她每次下场,都会奔毛衣而去,实际上也就是奔刘德华而去了。喻可欣很喜欢跳舞,而且跳得非常好。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就像个“跳舞娃娃”,舞曲一起,她浑身上下的细胞,就会跟着动起来。她尤其喜欢快节奏的舞蹈,那会令她有一种强烈的释放感
。一到了慢节奏,她不喜欢了,就会乖乖地回到沙发上坐下来。有毛衣作为向导,她永远都坐在刘德华身边。那个二世祖不明所以,自然会以为她和刘德华关系亲密。
他说:“你很静。”
舞厅里很嘈杂,说话就得凑到非常近前的地方。她不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只是冲他一笑,算是回答。
他无话找话地说:“我想买些东西,但又不认识路,不知道怎么去。”
她说:“你可以找你的朋友带你去呀。”
他说:“在台北,我没有朋友。王小姐和我只是工作关系。”
她犹豫了一下,说:“这样呀。如果真是那样,你找我,我可以带你去。”“可是……我不知道你的电话号码。”他终于暴露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喻可欣自然明白他的用意所在,但因为对刘德华印象很不错,所以她也非常乐于将电话告诉他。
舞会结束后,那个二世祖自告奋勇,要送喻可欣回家,王小姐委托他顺便将刘德华送回碧富邑酒店。坐在车上,二世祖便开始向喻可欣炫耀,不时指着路边的某一幢大厦或者是某一个住宅小区说,这是我们家的。他显然是想用这种方法打动喻可欣。
汽车在碧富邑门前停下,坐在前排的刘德华打开了车门。二世祖请喻可欣坐到前排去,喻可欣也打开了车门。刘德华突然意识到,她如果坐到了前排,他或许永远没有机会了。他突然对她说:“我有样东西给你。”喻可欣愣了一下,不明所以。刘德华很固执,坚持要喻可欣下车。最后,她只好跟着那件毛衣的指引,跨下了车。
待那位二世祖的车子开走,刘德华便送喻可欣回家,一直将她送到楼下才返回,因此知道了她家的住址。
疯狂从第五天开始
拼搏、再拼搏……厮杀于血泊之中,武士从未褪色。
第二天,刘德华的进攻开始了。
下午,喻可欣正独自在家,电话来了。他说:“你今天有没有空?我忘了带表,我想买一只便宜的表。”
喻可欣答应带他去西门町万年大楼买表。他得寸进尺,问她晚上是否有事,得知她没有安排之后,又要求晚上一起吃饭。然后,刘德华就乘出租车赶到了她家楼下接她。他是个有心人,前一天晚上,已经抄下了她家地址。
在西门町吃完日本料理,刘德华意犹未尽,又提出去看电影。喻可欣一听,便说:“好啊,正好有一部日本观摩片,叫《细雪》,我很想去看,应该很棒。”
往电影院走的时候,刘德华有意无意地碰了碰喻可欣的手。开始,她以为是旁边的路人,转头去看,发现身后并没有人。几次之后,她意识到,这是刘德华在向她传达某种信息。她心中暗喜,毫无疑问,一场恋爱就要到来了,那颗少女之心,顿时充满了期待和兴奋。
说起来也是巧事,电影散场时,他们竟然异外地遇到了平鑫涛和琼瑶。这两位是喻可欣的恩人,如此见了面,自然会说上几句。
原来,当喻可欣还是一名高三学生时,有个朋友想报考台北的演员训练班,一定要拉着她去陪考,结果两人都考上了。结业后,当时的主考官徐进良导演、邵氏的方逸华小姐以及琼瑶电影公司都有意和她签约。到底签哪间公司,她拿不定主意,而且,她还未成年, 法律上不具备签约的资格。妈妈认为,她的外貌、个性和气质,都很琼瑶化,支持她签了琼瑶公司,连喻可欣三个字的艺名,也是出自琼瑶之手。她妈妈帮她签约的时候,却无法预料世道正在悄然变化。此时,琼瑶式的三厅式电影,早已经为观众所厌弃,加上又失去了林青霞和秦祥林两员大将。琼瑶夫妇勉强支撑了一段时间,已经无力为继。
喻可欣加盟之后,仅仅拍了一部《燃烧吧!火鸟》,就已经有了散伙的迹象,自然再没有影片给喻可欣拍。后来,香港新艺城找到了她,表示要让她前往香港发展。
第三天,刘德华再一次给她打电话,这次自然不是买手表,而是买乳液。理由是他没有带乳液,而宾馆只有香皂。喻可欣说:“不用买了,我家有好多瓶,你拿一瓶去用好了。”
他很快出现在她家,她将乳液拿出来,交给他。
所谓拿乳液,自然是借口。如果拿到就走,他这一番挖空心思,岂不是白忙了?可是,他说好是来拿乳液的,现在已经拿到了,不走有些说不过去。站在那里,他十分尴尬,脑子快速运转,想找出一个留下来的借口。她也站在那里,面对着他。她同样不想他走,可是,她毕竟不好主动让他留下来吧。
她说:“我正好要去买面包,我送你下去吧。”他跟着她下楼,却又悄悄将乳液放下了。买什么面包?自然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一次小小约会。
在楼下聊了一会儿,面包已经买了,他似乎不好再留,只好告辞。过了一会儿,刘德华又给她打电话,说忘了拿乳液,由此也可看出刘德华对喻一番良苦用心。
第四天的约会之后,他送她回家。他问她:“明天你有什么安排?”她说:“明天一早,我要起来拍声宝录像机的广告。”他说:“明天我正好也是早班。我收工后来找你。”
她说:“好。”看起来,这似乎是一次有心的预谋。
第五天的工作结束,刘德华并没有回酒店,直接去了喻可欣家。那时,她才刚刚收工回家,连妆都没来得及卸,他的电话就来了。
他说:“你已经到家了?我现在收工了,我来找你。”进入她家时,一锅刚刚煮好的红豆汤满屋飘香。
喻可欣请刘德华尝尝自己的手艺,刘德华当然求之不得,兴奋得像有点心吃的小孩,说:“味道一定很不错。”
她给他装了一碗,也给自己装了一碗。
他们边喝着红豆汤边聊天。聊起彼此的爱好,喜欢的书呀什么的,突然就聊到金庸,喻可欣说自己最喜欢的是《神雕侠侣》。她这样一说,刘德华立即哈哈大笑。喻可欣不太明白有什么好笑的,问他到底笑什么。
他说:“真是太巧了。我也最喜欢这一部,而且,我在香港刚刚演完《神雕侠侣》。”
喻可欣颇为惊讶,问他:“真的?你演谁?”
刘德华说:“杨过。”
喻可欣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天啊,他演过杨过?这么说,他是个大明星了?如果不是大明星,人家怎么可能要他演杨过?可是,他每天和自己在一起,哪有一点大明星的样子?完全是一个天真贪玩的小男孩嘛。喻可欣也喜欢杨过和小龙女,所以,主动和他谈起这两个人物。
如此一来,刘德华终于等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喻可欣喜欢《神雕侠侣》,但毕竟只是作为一般的武侠小说迷而喜欢。刘德华则不同,他在学生时代,便已经读过这部小说,后来为了演杨过,又读了好几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在读,还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对于杨过这个人物,他分析得恐怕比金庸本人还深入还透彻。其后是长达5个月的拍摄时间,每天,他自己就变成了杨过,深入角色之中,对这个人物,自然又多了一层了解。由他来谈起杨过,喻可欣哪里还有发表意见的份?只听得一愣一愣的,眼睛是越张越大,心底里,对他佩服得不行。
两人越谈越兴奋,越谈越亲密,根本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两颗心越靠越近,两人身体的距离,也在一步步缩短,最终,他们火热的唇,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后来,谈及此事,喻可欣说:“激情过后,我们两人在这间充满琼瑶式梦幻的小屋中沉沉睡去。他趴在我的身上睡着,就像是个稚气的小男孩。我的腿被他的身体压得有点酸,想偷偷地移开,可他在睡梦中还依恋地将我拉着不放。我心中升起一股甜蜜的暖意,那应该就
是真正的爱情吧。”
有关他们的相识到相恋,刘德华在多年后也曾谈到过,但相对要简略得多。 那是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刘德华坦率却又有选择地谈到了这段感情。
记者问他:“你们在一起多久?”
他说:“有三年。”
记者问:“是怎样认识的?”
“朋友介绍的。我认识她的时候,并不晓得她也是演戏的。”
“还记得她当天穿什么吗?”
“记得。她穿白衬衫,牛仔裤,肩上披着件红色毛衣,脚踏一双黑布鞋。我最记得那双黑布鞋。”
“是怎样开始的?”
“看戏、吃饭。我跟她看的第一部戏叫《细雪》。”
“那后来又怎样会导致分手?”
“电影里我也许是一个常常满口情话的大情圣,但现实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谈情说爱、情话绵绵的男人。我并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感情。”
如果说刘德华完全不懂得表达感情,那也不全是事实。只不过,在表达感情方面,男人永远都是无法毕业的学生,所以,他说自己不善于表达,也不算是错。
认识喻可欣仅仅13天后,刘德华便完成了在台北的工作,要回香港了。这13天,已经足以让刘德华和喻可欣记一辈子,因为在这13天里,他们由陌生到相识到相恋到相爱再到爱情如火如荼地燃烧,直到令两人发疯发癫发狂。
不久前,喻可欣将自己和刘德华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书,《情海星空――我与刘德华》在台湾和大陆同时印刷。最初这本书还未面世,一些内容便已经公开,媒体从部分内容中提炼出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诸如刘德华召妓治伤之类,引起影迷们极度的不满,向喻可欣扔过不少的鸡蛋。
仅从他们的浓情13天来看,喻可欣的描述,除了对他们青春第一次有过度渲染之嫌,总体来说,应该说还是很干净的,也不算有悖于事实的。
在此,我们并无必要去揣度喻可欣写这本书的动机和心理,只需要了解一个事实,有关这段情,是确确实实的,无论是喻可欣,还是刘德华,都是真诚的投入。
封杀即将发生
处于封杀期的刘德华,遭遇一个有12个月冬天的年份,体味到了寒彻骨髓的冰冷。
事业顺利,爱情幸福,从台北回到香港的刘德华,心情格外的好。
可是,他怎么都没料到,命运之船,竟然行驶到了一段险滩,在他的前面,有一巨大的暗礁,正等待着他。而他对这一切并不知情,还沉浸在爱情的甜蜜喜悦之情中。
当时,《神雕侠侣》正在播放,收视率非常之高。如果说《猎鹰》还未能让每一个香港人知道刘德华这个名字的话,这次的杨过,却让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刘德华。
为了掀起更进一步的收视狂潮,将亚视远远地抛在身后,也为了能够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公司高层决定推出金庸的另一部力作《鹿鼎记》。
最初,公司考虑的,是用《神雕侠侣》的原班人马。
用原班人马至少有一个好处,即使剧集质量略差一点,收视方面,还是能够保证,因为这个班子,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观众缘。
于是,有关人士找到刘德华,将本子交给了他,计划让他出演韦小宝。
在这件事上,公司是埋下伏笔的,只是当时,刘德华并没有意识到。有关人士对他说,韦小宝这个人物,在所有的金庸人物中,是最特殊的一个,也是金庸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其性格特点极其鲜明,演员表演的时候,如果把握得好,很容易出彩。另一方面,他毕竟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正面形象,以刘德华这种正面小生人才,要演好这个人物,并不是没有难度。因此,公司并不是让刘德华成为惟一的人选。
那天,刘德华被电视台高层的一位负责人召进了办公室。
负责人首先对他最近的表现进行了一番评价,《猎鹰》收视率不俗,董事会以及决策层,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最近刚拍的《神雕侠侣》,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既为他赢得了荣誉,也奠定了他在电视台内部的地位。电视台决定,力捧几名小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他们成为电视台的台柱,他是其中之一。
对于这种说辞,刘德华自然表示一番感谢。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一定勤奋努力,保证不辜负高层的期望。
没料到,这位高层话锋一转。既然电视台要力捧这几名小生,自然就需要极大的投入以及一个长远的计划,因此,电视台希望同这些人提前续约。说着,一份新的合约,递到了刘德华面前。
对于刘德华来说,这件事更像是一个阴谋。前一份合约,尚有几年才能到期,现在就谈续约,是不是为时太早了些?他看了一眼新的合约,签的竟然是五年。他当时冒出的念头便是:天啊,第二份卖身契。
走红之后的刘德华,早已经真切地感受到,第一份卖身契,正在严重地侵害着他的个人利益。老板正是用这一纸合同,从他身上赚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他们提前将这些演员的未来签下,付出的酬金就会少许多。这样,公司可以从中赚取更多的利益。如果演员真的如他们所料红了,便可以为公司大把地赚钱。即使没有红,保持目前的势头,公司也不会有丝毫损失。
公司的这个举动,也是本着最小投资、获最大利润的商业规则来的,对公司应是合情合理的,但在刘德华看来,并非如此。所以他自然不肯签。可是,如果不签,后患无穷,公司可能利用他的第一份合约尚未结束这一点大做文章。毕竟无线电视台对他有栽培之恩,他不想和公司翻脸,便想采取拖的策略,想看一看再说。
事情才开头,他接到去马来西亚演出的邀请。无线电视台将《神雕侠侣》的版权卖给了马来西亚,从中赚了一大笔钱。这部戏在马来西亚非常火爆,掀起了一波收视狂潮。马来西亚方面因此和香港联系,计划请《神雕侠侣》剧组前去搞一个活动。既可以扩大这部电视剧的影响,也可以卖票收回一笔钱。刘德华渐渐明白,在这件事情上,不仅仅是宣传、提高自己和剧集知名度这么简单,无线电视台在最初的那份合同中,其实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的。比如电视剧的版权卖给了外国,作为演员,他们应该收取相当的版税。但最初的那份合同,将这些权利全都剥夺了,他们不仅得不到任何报酬,还要为此做宣传。
做宣传会有很少的收入,也会让演员在当地扩大影响,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倒是乐于参加的。只是心理上那种被剥削感,挥之不去。
虽然工作上有诸多不顺,可依然还有爱情的甜蜜可以舒缓自己疲惫的心情。接到去马来西亚演出的邀请,刘德华立即给喻可欣打电话,对她说:“我要去马来西亚做秀,你能不能去?我很希望你去陪我。”
“好哇,我去。”喻可欣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韦小宝变成了康熙
年轻的岁月没有禁锢,飞起的那一瞬,世界就已握在我的手中。
如果在古代,刘德华很可能成为一名武士侠士。
这一点,既体现在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上,也体现在他对爱情的观念上。他曾对喻可欣说:“要是在古代,我会每天为你舞剑45分钟。”说这话时,他看上去就像是历史上
为爱貂蝉连身家性命都可以不要的吕布。
准备启程的时候,传来不太妙的消息,喻可欣病了,最初以为是皮肤过敏,后来查清,是一种叫什么蛇缠身的病,这种病的医学名叫带状疱疹,只要治疗及时和方法正确,不会形成大的后患。当然,因为这种疱疹蔓延很快,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极大的麻烦。
日后,喻可欣出传记的时候,说她是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马来西亚去见刘德华的,说法自然过于夸张,但在启程之际意外染病却是确有其事。
喻可欣到的那天,刘德华担心被记者得到消息,不便自己出面,只好委托老友余伟国和安仔代劳。余伟国是矢志要跟着刘德华闯荡娱乐圈的,所以,大学毕业之后,什么职业都不找,一门心思要进娱乐圈,哪怕只是当苦力也愿意。
余伟国他们离开之后,刘德华一直等在酒店的房间里。为了不耽误喻可欣的治疗,他特别预先准备了煤油灯、针、纱布等物。听到门外传来余伟国的说话声,刘德华知道她来了,一阵激动,迅速站起来,迎向门口。见到喻可欣的那一瞬间,他顾不上还有旁人在场,一把将她搂进怀里。思念、爱意、心疼涌上心头,一切感情都在这一瞬间爆发。
有关这段经历,喻可欣在她的传记中谈到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她到达的第二天晚上。当晚,刘德华有演出,她独自在酒店房间里等他。他返回房间时已经很晚,他们躺在床上聊天,刘德华从随身所带的钱包里取出一张硬纸片,在她眼前晃了晃。那张硬纸片显然已经有些时间了,边缘已经磨损。他对她说:“你闭上眼睛,我叫你睁开,你再眼开。”
喻可欣依言而行,结果,她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剪影。那是一个女人的侧影,长发披肩,看上去,就和自己的侧面一模一样。喻可欣莫名诧异,问他:“这是谁?”他说:“就是你。”她不明白,他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侧影?
刘德华说,早在一年以前,他偶然发现了这张侧影,觉得非常美,便将它放进了自己的钱包。在他看来,这就是自己梦中的女孩,他立志一定要找到她。不久前,他在台湾意外地遇到了她,立即认定,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女孩。所以,才会有初次见面,有不顾一切追求的事情发生。
喻可欣提到的另一件事,却是一件令刘德华不愉快的事,也是许多的明星可能遇到的骚扰事件。
马来西亚有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大姐看中了刘德华,要求刘德华陪她一度春宵。刘德华是一个对感情执着的人,也是一个有个性的男人,他绝对不能容忍这种违背自我意志的行为,当即表示拒绝。那位大姐便威胁他说,如果不答应,那么,以后便不要来马来西亚混了。喻可欣介绍说,她去听刘德华唱歌的时候,在后台见过那位大姐大,她每次出场,都是前呼后拥,一副惟我独尊的派头,确实是不可一世。类似的事件,在娱乐圈中并不鲜见,不说人人都曾遇到过,至少是很多人都曾面临。林燕妮在一篇写李小龙的文章中,就曾提到过类似的情节。那时,李小龙差不多还是个孩子,算是童星吧。有一次拍片的时候,某个大姐级人物将他叫进她单独使用的化妆间,然后反闩了门,逼着他脱光衣服。那时他太小了,又慑于这个大姐的压力,只得乖乖地献出了第一次。从那以后,只要见到那位大姐,他老远就躲开。
喻可欣在文章中,并没有谈到刘德华面临的这次骚扰事件的其他细节,显然,此事解决起来,并不如她描写的那般简单,所以,刘德华向她提起此事时,未语先流泪,自尊所受的伤害,绝非言语所能形容。
刘德华流泪,似乎并不仅仅因为受到那位大姐的骚扰,大概也有感叹艺人不被尊重的现实之残酷。和TVB签约的事并没有结论,虽然他并没有料到最终所出现的大麻烦,却也预感到,在香港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一场风波。面对这个社会,作为个人,哪怕他已经成了明星,仍然是弱小的。坚持自我还是牺牲自我?他必须做出抉择。
喻可欣安慰他说:“如果你认为不能接受,那就不要接受好了。做人不要勉强自己,更不要委屈自己。暂时的失去,并非就是失去,今后,你总会有机会得到的。你放心吧,我很快就会去香港,到时候,我和你一起承担一切。”
回到香港,公司再一次问起有关合约的事,刘德华仍然是拖,实在拖不下去了,他便和公司谈判,希望不要签太长时间,最好签3年,但公司拒绝了他的要求。刘德华因此表示,如果公司不做让步,他便不签合约。
收到这份合约的,并不是他一个人。五虎将全都收到了同样的合约,也得到了同样的暗示。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人收到了同样的合约,他们也都觉得这样的行为实在太过分,无法容忍,但又在签与不签之间徘徊不定。
得到刘德华拒签的消息之后,表面上倒也风平浪静,可背后,却是波诡云谲。许多人或者给刘德华打电话,或者是直接约他见面,看上去完全是出于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劝他改变主意。有人对他说,你是TVB捧红的,你要知恩图报。这件事闹下去,人家会说你是反骨仔,对你的影响不会好。也有人说,你现在签了这份合约,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受损失,但长远来看,TVB会投入大量的宣传以及给你更多的机会,这对你的未来是有利的。还有人语带威胁说,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艺员,既没有足够的实力也没有相当的背景,你能斗得过他们?
他们如果要封杀你,那只不过是一句话的事。从此之后,你或许就再也没有机会在这个圈子混下去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替TVB当说客。实际上,绝大多数艺员,对TVB这种做法是不满的,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向刘德华表示同情和支持。
《鹿鼎记》拍摄在即,最后确定的演员名单中,刘德华拿到的角色并不是韦小宝,而是康熙。记者问管理层,当初不是说让刘德华演韦小宝的吗?怎么换成梁朝伟了?管理层回答说,经过多次试镜和反复比较,他们认为梁朝伟更适合韦小宝这一角色。刘德华自出道以来,角色都非常正面,所以,他更适合演康熙。记者问,梁朝伟几乎没有担任过重要角色,他完全是一个新人,而且,在他已经参加演出的几部戏中,并没有十分突出的表现,他能够胜任吗?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不试一试,又怎么知道谁适合哪个角色?
表面上看,这种回答滴水不漏,可刘德华心里却明镜一般。这只不过是公司给他的一次小小惩戒,一次警告,同时也是一种姿态,一种压力。他们并不相信,执行了多年从来都不曾遇到问题的这一套,会在这个毛头小子身上遇到问题。
康熙就康熙吧。刘德华想,既然自己决定了要进行这次抗争,可能遇到的麻烦,也在预料之中了。
除了《鹿鼎记》之外,通告栏上,再没有刘德华的名字。计划要开拍的新剧集没有他,电视台的一些公开活动也没有他,他突然闲了下来。
也好,趁此机会,好好地研究一下康熙这个人。
他跑到图书馆,借阅了大量有关康熙的书籍。研究的范围,不再是那段历史的重大事件,甚至包括了满人的风俗习惯,清朝皇室的规矩戒律,皇帝的饮食起居。刘德华发现,香港所有的清宫戏中,皇帝坐龙椅,双手都是平放在扶手上的。但他所读到的资料显示并非如此,皇帝坐龙椅的时候,双手是一前一后摆放的。还有,并非文臣武将身上的补子显示官位品爵,宦官身上的玉珠链,也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并不只是一种饰品。
由于做足了功夫,刘德华觉得,自己所演的康熙十分成功。在这一仗中,他打赢了TVB。事实上,剧集播出之后,观众的反应也非常之好。但是,由于封杀计划,几乎所有的评价,都集中在韦小宝身上,梁朝伟一炮而红,刘德华却被冷落了。
距离近了心灵远了
一抹淡定的微笑,气宇轩昂。傲然尘上的气质已爬上嘴角,无声蔓延……
如果在古代,刘德华很可能成为一名武士侠士。
在此期间,刘德华置下了自己第一份产业,这套房子在广播道,两居室。一间大房被他用来做书房,小房成了卧室。买这套房子,除了发展事业上的考虑,刘德华多少也考虑到了
他和喻可欣的未来。喻可欣一直都在努力来香港发展,待她到来,他不可能和她在酒店约会,这就需要一个固定的住所。
可喻可欣来香港一事,一波三折。
喻可欣前往香港原本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她的父亲是香港工商日报的总编辑,是香港一位颇有资历的老报人,一直跟着父亲的妹妹南南也在香港读书。可由于台湾方面的政策,喻可欣的香港之行一再受阻。
终于获知拿到签证时,刘德华喜出望外。喻可欣在电话中告诉他,她会提前到港,目的就是为了和他单独呆上几天,然后再搬去父亲家里。得到消息后,刘德华立即搬到了广播道,当然不是他新买的那套房子,那房子还没正式交割呢。这套房子,是朋友的,他租下了一间。
所有一切安排好,刘德华亲自去机场接喻可欣,先在广播道休息片刻,然后赶去邵氏谈片约。在邵氏影城,负责接待喻可欣的是邵氏的一名主管,刘德华在一旁作陪。邵氏表示,有意让喻可欣出演三部影片。这一消息,令喻可欣十分兴奋。自《燃烧吧,火鸟》之后,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电影可拍了,而邵氏又是香港乃至全中国电影界的老大,能够拍邵氏的影片,自然是一件大喜事。
回到广播道,喻可欣兴奋地谈着即将出演的电影,几句话之后,发现刘德华的情绪不太好,问他原因,他才说,他和邵氏的那位主管有过接触,他不喜欢那个人,并且希望喻可欣也离那个人远一点。当头一盆冷水,让喻可欣的兴奋劲迅速冷却。
年轻人毕竟不同,可以为爱情牺牲一切。既然自己心爱的人不喜欢,她自然不会去做,哪怕牺牲再大,也丝毫不觉得可惜。自此之后,邵氏一再致电,喻可欣都避而不接。邵氏只好改变主意,同与她同样来自台湾的王祖贤签下片约。日后,王祖贤红了,喻可欣却一直处于二线和三线之间,也算是为了爱情而付出的代价。
由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德华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他习惯的是以自我为中心。喻可欣如果想追求自己的事业,就不可能完全迁就他,他们之间,迟早会因这一点而引发彼此关系的致命危机。
喻可欣来香港,是为了接邵氏的戏。现在此事既然已经结束,她便无事可做了,每天呆在刘德华租下的那间房子里,眼巴巴地等待刘德华下班回家。此时,正是刘德华上演新戏《鹿鼎记》的时候,因为公司对他进行冷处理,基本不给他安排多少工作,因此他有更多的时间和喻可欣呆在一起,享受温馨的二人世界。
可喻可欣和刘德华恋爱一事,毕竟没有通过自己的父亲。父亲在香港是名人,也是有身份的人,他对刘德华会采取什么态度,喻可欣不清楚,尤其是这种先斩后奏,是否会引起父亲的反感,她心中更是没底。她总担心有朝一日,父亲发现她和刘德华的事,会引起一场大风波。
在广播道和刘德华秘密同居20天后,喻可欣搬进了父亲在香港的家。自然,她装着刚刚才从台湾到达,而她的妹妹南南也替她保守这个秘密。此后不久,台湾独立制片人黄华祺给喻可欣打来电话,约她拍《穿梭阴阳界》。这个片约刚刚谈妥,吴思远又找她拍《好彩撞到你》。这部影片的导演是丁善玺,他和吴思远反复告诫喻可欣,新人不要有绯闻,否则会影响前途。
刘德华正在拍《鹿鼎记》,喻可欣也开始拍《好彩撞到你》,她又住在父亲家里,和刘德华见面的机会少了。
公司对刘德华的态度越来越冷,工作上任务轻了,精神上的负担反而重了。每当这时候,刘德华就想和喻可欣呆在一起,却又只能偷偷地和她约会。无形之中,刘德华又多了一重心理压力。好在此时,喻可欣的妈妈来到香港。女儿和刘德华恋爱的事,喻妈妈是知道的,她也正想见一下女儿的男朋友,因此,刘德华和喻可欣一起去机场接机。
刘德华给喻妈妈留下的印象很好,只是仍然没有告诉喻爸爸,两人的交往,还处于半地下状态。
正是在这段时间,喻可欣又感受到了刘德华那种大男子主义。
一次,刘德华约会喻可欣,因为住在父亲家里,喻可欣既不想让刘德华等太久,也不愿让父亲突然见到他,所以穿了一件很随便的衣服便出了门。到达餐厅后,刘德华发现,这件衣服的袖口非常之大。刘德华见了,大为不高兴,拍着桌子对她说:“不要吃了,隔壁桌的男人都往你袖子里看。”结果,饭也没吃成,两人不欢而散。
由这件事可以看出,身在香港这样一个开放社会的刘德华,竟然传统得像是清朝的秀才。他和喻可欣之间观念上的差距,显而易见。他们的这段恋情,最终无法长久,也算是意料之中了。
裂痕在恋情曝光后显现
有一天,刘德华约会喻可欣,两人见了面,手拉着手正要离开的时候,迎面让喻爸爸给撞到了。
喻可欣担心父亲会阻止她和刘德华交往,只好求助母亲,希望母亲向父亲说明。喻爸爸自己是资深传媒人,长期在报上撰写影评,对演艺圈的事很熟。他了解刘德华这个人,倒也没有反对此事,平淡地对女儿说:“下周什么时候他休假,你约他来家里,一起吃餐饭吧。
”
从那以后,刘德华再来喻家,没有必要躲躲闪闪,而是光明正大了。有时候,他拍戏拍到凌晨两三点,也会来到她家,求喻妈妈让他上去看看冬冬(喻可欣小名)。许多时候,他坐在喻家沙发上,说不上两句话,便睡着了。
因为得到喻可欣父母的默许,两人大概精神上都有点放松,结果,他们的恋情,被一名记者意外撞见了。
那天,他们约好一起去看电影,路上买了点零食,边走边吃,有说有笑,显得十分亲昵。恰在此时,意外遇到了《姊妹》杂志的一名女记者。刘德华拍《神雕侠侣》已经大红大紫,现在又正在拍《鹿鼎记》,这部戏预计也会掀起一波收视狂潮。那时,无线电视台正有意做一些宣传,刘德华和梁朝伟,都成了媒体和观众关注的人物。刘德华和TVB间的签约风波,还没有公开化,媒体并不知情。因此,与他有关的恋爱新闻,自然会受到广泛关注。
女记者见到他们,立即指着喻可欣问刘德华:“她是谁?”
刘德华也知道,此事如果闹到媒体上,会引起一场风波,连忙解释说:“是个大学生。不要写啦。”
为了不使这名女记者报道此事,刘德华对她说了许多好话。不知那名女记者是真的信了他,还是有别的考虑,真的没有报道此事。
半年过去,喻可欣在香港拍了两部电影,都是女主角。电影公司自然会主动帮她联系一些宣传,请《清秀》杂志做一个介绍她的专题,并且用她的照片做了这期杂志的封面。
那名女记者从《清秀》杂志上认出了喻可欣,立即写了一篇文章,称电影新人喻可欣是刘德华口中的“女大学生”女友。
香港原本只是一个岛,小小的岛上熙熙攘攘地盘踞着几十家媒体,可报道的新闻素材原本就有限。要想做到独家更是难。遇到这样一件事,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一哄而上,分别采访刘德华和喻可欣。
记者采访刘德华的时候,刘德华坦率地承认他们确实是恋人关系,也向媒体公布,他们的关系开始于他去台湾拍戏的时候。一时间,这段恋情,成为各大媒体追踪的热点,一连多天,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轰动一时。
对于这类新闻,影视公司的态度非常微妙,有时候,如果没有这样新闻的时候,为了推出剧集、影片或者是歌碟,一些公司不惜有意制造这一类新闻,以引起意外的宣传效果。但有时候,他们又对这类新闻表现出一种深恶痛绝的态度,让人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他们用意何在。
刘德华和喻可欣恋爱的新闻传出,公司方面就极为恼火,给刘德华施加了不少的压力。当时,刘德华并不完全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过后再冷静分析,便觉得有一种可能。因为他不肯签约,公司有意要抑制他而抬梁朝伟。公司内定的宣传重点,正是在梁朝伟身上,而梁朝伟作为男主角,自然也是公司宣传的目标所在。此时,刘德华的恋爱新闻出台,将公司的这一宣传计划打乱了,公司不恼火才怪。另一方面,作为青春偶像,多少得依仗少女们的幻想来树立自己的形象,吸引影迷。他恋爱的消息传出,大批的影迷会因为自觉失去机会而心情失落,这种情绪,她们自然要发泄在刘德华的身上。
有关这一点,艺人确实身不由己。艺人也是人,也需要恋爱结婚。可是,他们一旦结婚,便会令很多迷恋他们的人伤心,甚至有人会做出过激举动。成龙就因为传出和影星恋爱的消息,导致影迷自杀,从此不敢再公开恋情,即使今天,他的儿子已经成人,同样成为娱乐圈的一员,他仍然没有公开承认自己和林凤娇的婚事。
喻可欣说,香港媒体比较欺生,有很浓的排外情绪,瞧不起台湾来的女星,所以,一直不看好他们这段恋情。她的说法,是否符合事实,不需要讨论。可以肯定的是,香港媒体做新闻的方法,给这段恋情,涂上了浓厚的阴影。
一般来说,做新闻,正确的方法是有一说一。可香港媒体不同,他们往往进行旁证,请这个人谈看法请那个人谈看法。因为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记者们拿到这种不尽相同的观点,大做文章。比如当时梁朝伟正和曾华倩闹矛盾,媒体便借他们两人的恋情说事。拿梁、曾恋同刘、喻恋进行对比。梁朝伟和刘德华都出身于平民家庭,少年时家庭景况不佳,而曾华倩和喻可欣的家庭环境都相当不错。媒体分析认为,梁朝伟和曾华倩、刘德华和喻可欣之间的问题,并非出在他们没有感情,而是因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的方方面面的差距。公正地说,这种分析,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可身为当事人的刘德华和喻可欣,看到这样的新闻,想法自然不同,心理上受影响是难免的。
喻可欣事后分析认为,这个时期,刘德华的心理,已经悄然变化,而她还沉浸在对他浓浓的爱之中,毫无觉察。她暗示,刘德华的这种变化,是因为出名带来的。
刘德华的心理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应该是事实。但喻可欣的暗示,恐怕也只能算她的猜测和一面之词,甚至有片面之嫌。刘德华最大的心理变化,是他已经渐渐感受到了TVB的打压,这种压力在渐渐加大力度,不仅影响着他的事业,更影响着他的心理。这一时期,他不能不考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是对的?是否有点太意气用事?自己的事业,会不会从此结束?心理上的烦躁,难免会在行动中有所体现。
于是,他们往往因为一些小事发生矛盾。
其中较为严重的一次矛盾是因为看电影。他们原本约好了要去看一场电影,但因为某种原因,这一约定并没有最后确定。意外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德华和另一些朋友一道看了这场电影。这并不是一件特别的事,作为电影人,自然要注意影视界的动态,好的电影是一定要看的,他们也有很多免费看电影的机会。
如果事后诸葛亮地分析此事,刘德华向她提起自己看这部电影的经历之前,应该先详细介绍一番前因后果,让她有个心理缓冲。但绝大多数人都不太可能预料到此事会引发危机,自然就省了前面的过程,结果引起了喻可欣的误会。
身在香港,喻可欣觉得压力巨大。此时的刘德华,经受的压力,比喻可欣大得多。两人又实在太年轻,不太懂得处理这种关系,各自将不快埋在心里,两人都经历着痛苦的煎熬,无从排解。喻可欣想到了逃离。她离开香港回到台湾,两人的关系有所缓和,但裂痕已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