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做空浪潮一波接一波,2011年俨然成为中概股“猎杀季”。
i美股分析师钟日昕认为,通过做空风潮,最终中国企业积累了与华尔街投行打交道的经验,促使自身加强治理。同时,一些公司的淘汰出局也利于提高中国概念股的整体形象。
三部曲:试探、袭击、猎杀
从2010年中国概念股海外遭遇做空开始,经过初期试探、中期小规模袭击和后期大规模猎杀等一系列行动,大规模做空中概股浪潮最终形成。截至2011年11月12日,在美国三大主板市场上的中概股总数,从2010年6月保有数近270家,滑落至223家,其中处于退市边缘的中概股数量呈加速增长之势。
境外机构做空中概股并非近两年才出现。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执行会长费国平说,早在2006年2月,香橼公司就曾对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科技发展集团发出研究报告,并开始尝试做空中概股。
进入2010年,欧债、美债危机的发生使市场情况急转直下,初期试探变成了小规模袭击。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2010年3和4月分别发出信号,调查通过反向收购转板上市企业财务问题和审计机构,并在此后数次提出针对中国概念股的质疑。(注: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主席多蒂12月5日称,他和下属一直与中国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接触,自己希望与中国当局的联合审计调查谈判明年初会恢复。他表示,针对中国公司审计问题的僵局,明年需要找到部分解决方案。)
两个多月后,在2010年6月28日,刚刚成立的浑水公司即发布了关于东方纸业的强力卖空建议研究报告,东方纸业股价三天之内下跌38.9%。此后,绿诺科技承认存在造假,非反向收购上市的东南融通也遭到质疑并停牌。
在大量抛售压力下,做空浪潮愈演愈烈。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国浩律师事务所联合发布的题为《在美中概企业问题分析及退市转板策略》的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从2010年6月底到2011年11月12日,遭遇停牌退市的中概企业总数达到42家,其中,28家被勒令退市,6家主动完成了私有化退市,1家退回OTCBB场外市场交易,1家因破产而退市,另有6家企业的股票被停牌至今。
猎杀目标的选择标准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被做空前,被质疑的中国公司曾遭陌生人的窥探及盘查。随着危机的蔓延,做空中概股的幕后“推手”逐渐清晰。
费国平说,经过统计得出,被做空的中概股通常满足几个条件。首先是高市盈率。被做空的中概企业无一不是曾经位居涨幅榜排名靠前的企业。此外,被做空的中概股普遍市值较小,在今年10月底前除东南融通外都是处于5000万-5亿美元市值之间。第三,存在套利空间。近期股价2美元以下的中概企业达80余家,从做空来讲,已没多大空间,因此近期猎杀的对象也转为奇虎360和分众等股价较高的企业。
追溯做空中概股脉络,搁架式增发(RDO)是其中的关键事件。据报告分析,RDO增发方式自2008年兴起,简单地说就是拟增发上市公司先去SEC注册登记一批价值既定的可直接交易股票,然后自由选择时间以较低的折扣配售,并配以认购权证。采用这种增发方式可以在市场低迷时募集到资金。
由于向SEC申请注册后,股票立即可以交易,会导致认购方常常在配售前,就选择做空该股票,然后在认购的当天就用认购来的新股平仓套利。
报告显示,在遭遇质疑和做空的企业中,有23家企业在被公开猎杀之前实施了搁架式增发。鉴于此种增发方式存在的巨大套利空间,这23家企业也无一例外地吸引了空方势力以匿名认购方的名义集中介入。市值、流动性、套利空间及套利时机,成了二级市场空方势力选择猎杀目标时的重要考量。
尽管近来猎杀转向知名企业,但被筛选的猎杀对象仍躲不出这些规律。“做空机构都在寻找当期的软柿子捏。”费国平说。
坚守、离别、回家、颓废
将近四分之一的中概企业,遭到不同程度的财务质疑,使得整个中概股板块陷入了史无前例的危机。面对做空浪潮,中概股纷纷采取措施自救。2011年至今,中国企业三次掀起回购高潮。
今年3月,先后有7家前期股价表现不佳的中国企业宣布启动回购计划,拟回购总规模达3.3亿美元,掀起了中概股的首轮“回购潮”。第二次“回购潮”出现在6月,16家中国企业先后宣布其股份回购计划,合计金额达到4.6亿美元。10月17日,盛大网络CEO陈天桥宣布了一项估值约7.36亿美元的私有化计划,将中概股的回购势头推向高潮。
费国平等专家认为,经过做空浪潮洗礼的中概股,已经显露出四种格局:坚守、离别、回家、颓废。
坚守很容易理解,而所谓“离别”,私有化是一种选择。私有化通常指上市公司大股东回购该公司所有流通股,从而取消上市资格,让上市公司变成非上市公司。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有些中概股正在酝酿返回A股。并购公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委员会主任单俊宝表示,返回A股需要重组海外相关权益,拆除海外架构,只要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化,则可回归A股,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制度上都没有障碍。如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则需要按照A股的规定等待时间。
最后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是颓废,这是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