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修改字段类型时报"要更改的列必须为空"处理方法

执行以下语句报"要修改数据类型,则要更改的列必须为空"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目标字段 varchar2(100));

解决步骤:

第一步,在表中加一个临时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add 临时字段 目标字段原来的类型;

第二步,将目标字段的值付给临时字段,并将目标字段置空
     update 表名 set 临时字段=目标字段,目标字段=null;

第三步,修改目标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目标字段 varchar2(100);

第四步,将临时字段的值付给目标字段,并将临时字段置空
     update 表名 set 目标字段=临时字段,临时字段=null;

最后一步,删除临时字段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临时字段;


转载自:http://blog.csdn.net/machinecat0898/article/details/7279464


附:

在日常维护的过程中可能碰到这样的问题,需要修改表的字段类型。

对于绝大部分正常的情况,都是将表的字段类型的长度扩大,但是有的时候是需要缩小表

的字段长度的,甚至有的时候是要修改表的数据类型的。

SQL> CREATE TABLE T AS SELECT ROWNUM ID, A.* FROM DBA_OBJECTS A;

表已创建。

SQL> DROP TABLE T PURGE;

表已删除。

SQL> CREATE TABLE T AS
 2  SELECT OBJECT_ID, OWNER, OBJECT_NAMEITPUB个人空间 T3D}-`%`@ehR
 3  FROM DBA_OBJECTS;

表已创建。

SQL> DESC T
名称                                     是否为空?类型
----------------------------------------- -------- -------------------------
OBJECT_ID                                          NUMBER
OWNER                                              VARCHAR2(30)
OBJECT_NAME                                        VARCHAR2(128)

SQL> SELECT MAX(LENGTH(TO_CHAR(OBJECT_ID))) FROM T;

MAX(LENGTH(TO_CHAR(OBJECT_ID)))
-------------------------------
                           5

SQL> ALTER TABLE T MODIFY OBJECT_ID VARCHAR2(10);
ALTER TABLE T MODIFY OBJECT_ID VARCHAR2(10)
                    *
第1行出现错误:
ORA-01439:要更改数据类型,则要修改的列必须为空

对于这种情况,Oracle要求表的字段为空,才能进行修改。因此对应的方法一般有两类,

一类是在表上添加一列,在表内根据原列的值更新目标列。另一类方法是建立一张新表,

根据源表的值更新目标表的值。

其中第一类方法最省事,由于只是表的列发生变化,因此对数据库的对象的影响相对比较

小,但是这种方法锁表时间可能会比较长,需要尽可能在比较空闲的时间内进行,对操作

的运行时间有一定的要求。最后这种方式相对容易产生行迁移,影响后续表访问的性能。

而第二类方法中对系统影响最小的就是在线重定义方式。这种方式锁表时间最短,基本不

影响业务的在线访问。可是这种方法也并不是没有缺点,首先这种方法相对比较复杂,第

一类方法可能仅仅两、三个SQL就搞定了,而这种方法就需要很多的SQL语句,还要调用很

多Oracle的包,复杂度比第一种情况高很多;第二类方法还需要考虑很多的东西,由于表

被替换掉了,索引、约束、触发器、过程、权限、统计信息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和处理

的,否则就很容易造成问题;还有就是这类操作和第一种操作相比,会产生更多的REDO和

UNDO信息;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在11g以前,物化视图的基表

是无法进行在线重定义的。而如果采用这类方法的其他方式,则前面提到的那些优点就不

存在了,而缺点确仍然无法避免。

因此,对于比较繁忙、数据库可用性要求比较高的系统,对于数据量很大,直接更新要花

费大量时间的表推荐采用在线重定义方式,而对于数据量不大的表,对于系统有充足维护

时间的系统,可以考虑上面的第一类方式。

上面已经提到了,由于只是列的修改,而没有对删除原有的表,因此对系统的其他对象影

响比较小。除非采用增加新列删除旧列的方式,否则不会影响系统中索引、约束、触发器

、过程、权限和统计信息等对象,如果采用删除旧列,那么也只需要关注这个列相关的约

束、索引和统计信息。

如果可以确保维护时间,那么第一类方法最大的问题就是行迁移,由于增加了新列,且给

新列赋值,记录的长度增加,会造成行迁移的产生,从而影响表的访问性能。

SQL> ALTER TABLE T ADD NEW_OBJECT_ID VARCHAR2(10);

表已更改。


SQL> UPDATE T SET NEW_OBJECT_ID = OBJECT_ID;

已更新50599行。

SQL> ALTER TABLE T DROP COLUMN OBJECT_ID;

表已更改。

SQL> ALTER TABLE T RENAME COLUMN NEW_OBJECT_ID TO OBJECT_ID;

表已更改。

虽然这种方式完成了操作,但是留下两个问题,一个是列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样可能会

对影响一些编码风格不好的程序:

SQL> DESC T
名称                                     是否为空?类型
----------------------------------------- -------- --------------------------

--
OWNER                                              VARCHAR2(30)
OBJECT_NAME                                        VARCHAR2(128)
OBJECT_ID                                          VARCHAR2(10)

SQL> INSERT INTO T (OBJECT_ID, OWNER, OBJECT_NAME) VALUES ('60000', 'YANGTK',

'T');

已创建1行。

SQL> INSERT INTO T VALUES ('60001', 'YANGTK', 'T');

已创建1行。

对于上面的标准写法,列的顺序没有关系,但是如果采用类似下面的写法,就会导致错误

的出现。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多次的行迁移:

SQL> @?/RDBMS/ADMIN/UTLCHAIN.SQL

表已创建。

SQL> ANALYZE TABLE T LIST CHAINED ROWS;

表已分析。

SQL> 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COUNT(*)
----------
     2107

其实如果采用下面的方法就可以基本上避免上面的这两个问题:

SQL> CREATE TABLE T AS
2  SELECT OBJECT_ID, OWNER, OBJECT_NAME
3  FROM DBA_OBJECTS;

表已创建。

SQL> ALTER TABLE T ADD COL_TEMP NUMBER;

表已更改。

SQL> UPDATE T SET COL_TEMP = OBJECT_ID, OBJECT_ID = NULL;

已更新50600行。

SQL> ALTER TABLE T MODIFY OBJECT_ID VARCHAR2(10);

表已更改。

SQL> UPDATE T SET OBJECT_ID = COL_TEMP, COL_TEMP = NULL;

已更新50600行。

SQL> ALTER TABLE T DROP COLUMN COL_TEMP;

表已更改。

SQL> DESC T
名称                                     是否为空?类型
----------------------------------------- -------- -------------------------

OBJECT_ID                                          VARCHAR2(10)
OWNER                                              VARCHAR2(30)
OBJECT_NAME                                        VARCHAR2(128)

SQL> ANALYZE TABLE T LIST CHAINED ROWS;

表已分析。

SQL> SELECT COUNT(*) FROM CHAINED_ROWS;

 COUNT(*)
----------
        0

采用同时更新表中两个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行迁移的产生,因为在更新的完成后,

表记录的长度增加十分有限,只是由于OBJECT_ID的NULL出现在中间的位置,而使得每条

记录的长度增加了1,而再执行第二次操作的时候,这个长度1的代价又被消除掉了,因此

这种方式更新基本上不会产生行迁移。由于列的顺序没有发生变化,也不会对应用构成很

大的影响。而且原始列没有被删除,索引、约束等都不需要改变。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更新两次,更新数据量比较大,而且每次更新产生的REDO和UNDO

都比直接更新一个字段要多。

另外列出一些表结构的更改语法

1.编辑表的字段

 修改一个列的数据类型(一般限于修改长度,修改为一个不同类型时有诸多限制):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列名 数据类型);

eg1:   alter table skate_test modify (author number(10,0) )

  在修改列的长度时候,只能编辑比现有字段实际存的长度还要大,否则提示下面的错误:

    ORA-01441: 无法减小列长度, 因为一些值过大

eg2:    alter table skate_test modify (author varchar2(10) )

  在修改列的数据类型的时候,所修改的列必须为空,否则提示下面的错误:

    ORA-01439: 要更改数据类型, 则要修改的列必须为空

2.增加一个列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ADD(列名 数据类型);

  eg1:ALTER TABLE skate_test ADD(author NUMBER(38,0) not null);


3.给列改名: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COLUMN 当前列名 TO 新列名;
 eg1: ALTER TABLE skate_test RENAME COLUMN author TO authorer_new

4.删除一个列

  语法: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列名;

 eg1:alter table skate_test drop column author

5、删除一行

语法: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例:delete from dept where deptno=10;

6.将一个表改名

 语法:  ALTER TABLE 当前表名 RENAME TO 新表名;

 eg1: alter table skate_test rename to test_sakte


7.给表加注释

comment column on 表名.列名 is '注释内容';   //修改表的列的注释

COMMENT ON TABLE MOVO_NEW.TEST_SAKTE  IS '注释内容';  //修改表的注释

转载自:http://www.51testing.com/?uid-33873-action-viewspace-itemid-197251



你可能感兴趣的:(oracle,字段类型,要更改的列必须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