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 灾难备份系统尽显身手

多事之秋 灾难备份系统尽显身手

《数字商业时代》 2008-9-2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显示,各行业可忍受的信息系统最长停机时间分别为:金融业――2天;销售业――3.3天;制造业――4.9 天;保险业――5.6天。
今年8月30日,四川攀枝花发生6.1级地震。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如此短时间内的这次地震,进一步提醒人们灾难备份的重要性。
早在2007年就有消息传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灾难备份中心将落户成都,一旦发生地震、瘟疫或战争,该灾难备份中心记录的数据将对政府机构和企业的重新运行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成都在灾难备份方面的努力似乎还无法消除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担忧。以银行业为例,中国邮储银行和中国银行(601988,股吧)还没有实现总行数据大集中,如果成都也发生大的灾情,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实,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位于国贸大厦的德意志银行和Bank NewYork银行的结果迥异。德意志银行由于在异地建立了数据灾难备份中心,很快就恢复了业务,而 Bank NewYork银行在数月后由于数据丢失被迫破产清盘。
 
国内市场稍显幼稚 各路厂商各有所长
按照计世资讯原先的预计,在2007~2008年,中国灾难备份市场规模将达到40%以上的高速增长, 2008年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人民币。
目前,灾难备份系统市场主要由硬件、软件和服务三大产品类别构成。其中,对硬件来说,存储系统是灾难备份硬件的主要构成,存储系统的好坏决定了灾难备份系统的硬件性能,它成为灾难备份IT 构架的核心。目前存储系统的主要品牌有IBM 、EMC、HP、Sun、NetApp 和Dell等,其中EMC 是专业化的存储系统供应商,而以IBM 和HP 为代表的是业务较为全面的存储系统供应商。
2006 年、2007 年中国灾难备份系统市场产品结构显示,中国灾难备份系统市场发育仍不成熟,这与中国目前的灾难备份建设情况相关。
赛迪认为,中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政府和行业采用自建灾难备份的方式,因此在灾难备份产品硬件方面有较大的需求量,随着企业对灾难备份系统认识的提升,灾难备份系统市场外包趋势的增强,中国灾难备份系统市场结构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灾难备份服务比重将会显著提升。
在中国城市灾难备份系统硬件市场中,有IBM、HP、EMC、SunGard 等国外软、硬件和服务商,并且还有GDS 万国数据、中国电信、金慧盈通等本土服务商。
据了解,这些厂商各有所长,主要在灾难备份方案的咨询与制定、灾难备份硬件系统、灾难备份软件系统、灾难备份运转等综合服务等四个方面展开竞争。其中,在国际市场中,IBM 在灾难备份系统市场中处于强势地位;在国内市场,IBM 尚未完全展开其灾难备份运转等综合服务的领域,目前只是服务于一些外商独资企业。
此外,浪潮、SONY、STK、DELL、HDS、海诺贝融、威腾和长江科技等也参与了灾难备份系统市场的竞争。
 
银行业一枝独秀 与国外相比差距明显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地震、水灾、火灾、战争、网络攻击等事件凸显了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的重要性。随着人们对灾难备份重要性认识的加强,灾难备份也逐渐从高端企业向中小企业扩展,从外资企业向国有企业扩展,从金融企业向其它企业扩展。
早在2005年,原国信办以技术性文件的形式下发《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涵盖银行、电力、铁路、民航、证券、保险、海关、税务等八大重点行业的灾难备份指导标准。
在“9・11”事件,遭受打击的1000多家公司中,做了异地灾难备份的,很快就能够在其它地方恢复办公。而那些没有做灾难备份的公司,至少有一半在经过这场灾难后垮掉。
其中,摩根士丹利公司在惨剧发生时,有2000多名员工正在楼内办公,公司受到了重创。但是该公司宣布,全球营业部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摩根士丹利公司之所以能够在9月12日恢复营业,其主要原因是它不仅像一般公司那样在内部进行数据备份,而且在新泽西州建立了灾难备份中心,并保留着数据备份,从而保障了公司全球业务的不间断运行,有效降低了灾难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的影响。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受灾地区一些金融企业相继启动了应急管理机制。据国家安全标准化委员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划”课题组组长汪琪介绍,为减少地震对业务系统影响,降低风险,太平洋保险公司的IT运行中心在5月13日紧急启动了对四川分公司、陕西分公司的生产数据和生产环境备份机制。这些举措的推出,可确保受损最严重的四家分公司每天新增业务数据在总部进行备份,数据丢失量控制在一天内。
今年5月20日,中国证监会成立证券期货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信息安全形势日益复杂,需做好八方面工作,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安全通报等,并要求加强灾难备份。
其实,如何规避金融机构数据大集中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与风险,抵御自然或人为的灾难,早已成为中国金融产业的重大课题。中国人民银行在2006年就提出,全国性大型银行原则上应同时采用同城和异地灾难备份的恢复策略。
国内银行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比如,中国农行“灾难备份系统项目”利用 IBM 业界先进的远程备份技术,成功将 36个省和直辖市的核心业务从北京迁移到了上海新建的数据中心,仅停业几个小时就完成了这一历史壮举。同时,位于北京的灾难备份系统启动,实现了上海-北京异地的灾难备份系统运行模式。
虽然与其它行业相比,国内银行业在灾难备份与业务连续性管理等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但与国外银行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比如,我国银行业基本都做了全国大集中,并且部分银行已经针对大集中做了总行、总数据中心的灾难备份。然而,据专家介绍,中国还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做到分行级的整体灾难恢复预案和灾难备份。
在国外,很多银行都做到了分行一级的灾难备份与恢复,比如美国银行,其针对总行、分行应对各种灾难事件的应急预案达7000余份。
此外,我国银行业灾难备份以及业务连续性管理主要还是IT部门考虑的比较多,投资也主要在IT部门。汪琪对此感到担忧,因为像地震、雪灾等大范围灾害已经不仅仅是IT系统的问题,如果仅仅做了IT系统方面的应急预案,就算IT系统可以很快恢复,也没有办法对外提供服务。
分享至
一键收藏,随时查看,分享好友!
0人
了这篇文章
类别: 提防灾难┆阅读( 0)┆评论( 0) ┆ 返回博主首页┆ 返回博客首页
上一篇 数据安全保护与备份将是CIO面临重要课题 下一篇 江翰网页防篡改系统解决方案--6技术比较

你可能感兴趣的:(职场,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