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如何衰落:窗子与镜子折射出来的道理

10年前,美国经济最强劲之时,吉姆.柯林斯写了《从优秀到卓越》;如今金融危机当头,许多美国企业急转直下,我想柯林斯应该写一本“从卓越 -> 优秀 -> 平庸直至破产”之类的书了。
果然,柯林斯写了。当然,书名不像我说的那样粗俗;他的新作叫How The Mighty Fall,翻译成中文应该是《强者如何衰落》。
美国BusinessWeek转载了该书的部分摘要,其中关于窗子与镜子的部分很精彩。
柯林斯说:“当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应该多看看窗外,弄明白哪些外在机缘促成了今天的成就;而不顺的时候,应该多照照镜子,反思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把手指向别处。”
柯林斯认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应该具备6个方面的特质,这是其中最后的那一项。(另外五项分别是:认同公司文化、自我驱策、履行职责而不仅仅是做事、说到做到、对工作充满激情。)
其实,关于窗子和竞争的传说古已有之。著名作家林清玄就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看见自己的污点。”
做企业没有作家说的这么风花雪月,所以我还是觉得柯林斯直截了当的说法更好:窗子用于外视,镜子用于自省。
 
《营销短视症》作者莱维特也有一段关于窗子和镜子的名言:企业界经常认为自己是在看着窗户外面的客户,实际上看的却是一面镜子;镜子照出的是他们自己的以产品为中心的偏见,而不是客户的实际状况。
莱维特的建议是,打破镜子,打开窗子,才能看见外面的客户。在里斯以及P&G看来,镜子是一个诱导人们孤芳自赏的怪物,应该打倒。
在《客户就是老板》一文中,我们谈到了P&G公司CEO雷富礼2000年刚上任之时拜访杜拉克的故事。杜拉克对他说:“尽管陷入危机,P&G仍然不失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你应该重新焕发员工对公司的信心和对管理层的信任,而不是草率地进行改造。今日组织的基础不再是权力,而是信任。”
杜拉克最后说,“最重要的是,你应该用客户的视角,重建公司的文化。”
雷富礼明白了,P&G虽然号称市场研究最专业的公司,但是长期以来,P&G的员工已经把窗子一点点地关上,然后对着镜子研究自己想象中的客户。
所以,问题虽在城中,答案却在城外。城中是自己,城外则是客户。于是,雷富礼为P&G确定了“消费者就是老板”的指导原则,并一直成功地坚持到今天。
 
另一个关于禅师与富翁的故事,也说到窗子和镜子。其意境与里斯的“打破镜子、打开窗子”差不多。
那是一个生性吝啬的富翁,富的只剩下钱了。于是专程去请教禅师说:“我有这么多钱,可是为什么感觉自己一无所有而且不快乐呢?”
禅师请他站在窗子前面,问他看到了什么?
富翁回答:“我看到了热闹的人群,还有快乐的顽童。”
禅师又请他站在镜子前面,再问他看到了什么?
富翁不解地回答说:“看到我自己。”
禅师说:“窗子是玻璃做的,镜子也是玻璃做的。透过窗子可以看到他人,而镜子因为涂抹了一层水银,所以只能看见自己。当你慢慢擦拭掉你身上的那层水银,可以看到别人时,你就会拥有快乐了。”
禅师的意思是说,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你就能透过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否则,窗子就会变成镜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思,领导力,镜子,财经,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