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编程之道》——程序员的心灵鸡汤

前天在图书馆找软件工程类的书籍时,无意中发现让我立即盯住的书名《编程之道》。在这之前,我知道图书馆里面有《代码之美》、《代码大全》、《编程之美》等等书籍,就是没见过、也没从其他书籍的封底面见过关于《编程之道》这本书的推荐。很惊讶,从书架中抽出来三本中的一本,哇…尽是灰尘,吹一吹再擦一擦,开始看封面、底面、推荐序…

最前面的一篇序是《程序员》杂志及CSDN总裁蒋涛写的,他将《编程之道》称为“程序员的心灵鸡汤”。作者是美国的 杰佛雷 詹姆斯(Geoffrey James),底面介绍了作者及本书特点,如下:

“他酷爱东方的哲学,模仿《道德经》、禅宗公案和古代寓言的形式,以优美、幽默的寓言,讲述了发生在程序设计室里的一个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奥道理的故事。”

这一段介绍更加吸引了我。说实在话,作者所写的前言我基本上完全看不懂,似乎太高深了,呼…可能只是粗略的一带而过才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有哪位朋友看过并且看得懂,很希望能够发表一下看法。

我看的是2006年出版的英文、中文双语版,而早在1999年就出版了仅有56页的汉语翻译版本了。文章字数很少,但是真的有好多是我看不懂、意会不来的,我摘录第一篇“静寂的空宇”,以便和有兴趣的朋友讨论讨论,如下: 

1.1

在静寂的空宇里,一种神奇的物质形成并诞生了。它立刻便静止了,独自守候着,毫无动静,然而又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它是所有程序的源头,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我将它称为编程之道

如果此道是完美的,那么操作系统就是完美的;如果操作系统是完美的,那么编译程序就是完美的;如果编译程序是完美的,那么应用程序就是完美的。用户满意之至——和谐便应运而生。

编程之道流逝远去,又乘着晨风而” 

我想知道,上面我加了粗体的内容是什么意思,“神奇的物质”会“静止”,而且被作者称为“编程之道”,为啥?太太抽象了,不懂…还有,那一系列假设又是如何理解?似乎是层层递推下来的,说明彼此之间应该是有联系的,但是啥关系?又“远去”又“归”来,为何?

1.2

此道产生了机器语言,机器语言又产生了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产生了编译程序,如今有了上万种的语言。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的卑微用途。每一种语言都表达出软件的阴和阳

每一种语言都在此道之中有一席之地。

但是应尽量避免用COBOL语言编写程序。” 

“卑微”作如何理解?编程语言被作者看得如此卑微,那程序员是何种身份地位呢?“软件的阴和阳”如何理解?是指优劣势吗?此外,为何作者强调应该“尽量避免用COBOL语言编写程序”?百度百科的介绍中说 COBOL 语言是最早的高级语言之一,是第一个商用语言,竟被如此评价,为何? 

1.3

宇宙之初有道。

道产生了空间和时间。

空间和时间便是编程设计之阴阳。

不能领悟此道的编程者总是耗尽他们所要编写的程序的时间和空间;

而领悟了此道的编程者却总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达到他们的目标。

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其他的情形吗?” 

“空间和时间便是编程设计之阴阳”,怎么解释? 是不是指程序的最终优化就是节省内存空间、运行时间,以及程序员在编码时所花的时间?

1.4

精明的编程者听说了此道,并遵循它;

平庸的编程者听说了此道,并寻觅它;

愚蠢的编程者听说了此道,却嘲笑它。

要不是因为有嘲笑,道也就不复存在了。

最高的声音最难被听见。前进也是一种倒退。大器晚成。即使一个完美的程序也仍然会有隐患。

道深藏不露,难以理解。” 

看了这段话,我觉得此时的我应该是“平庸的编程者”,但是我并不知道“此道”,咋办?“前进也是一种倒退”,看起来让人感觉很矛盾。它是指信息时代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和谐的情况吗?

摘录了本书中的第一篇,是因为想看看大家怎么读,因为我几乎都不懂…这位美国作者对中国的“道”也学习太深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员,生活,休闲,心灵鸡汤,编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