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腾讯云端峰会圆桌论坛:云上创业的生态与未来

在上周举行的2015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腾讯云分论坛现场,腾讯云计算公司副总裁刘克鸿,DaoCloud联合创始人喻勇,Bmob CEO 何少岳,真格基金合伙人李剑威,华为开源能力中心主任工程师杜玉杰,就云上创业的生态与未来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刘克鸿:首先我想问剑威一个问题,您在过去的投资经历中,投资的理念是什么?是什么选择让你找到这么多成功的创业的企业?

李剑威:作为一个投资人,跟创业者很多时候考虑的角度是挺像的,如果要投到一个成功企业,首先是这个企业产品必须是大众的强需求。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脱颖而出。我以前看的更多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领域,我在真格也投了医疗、网络安全的公司,每个领域的专业技能是不一样的。有些公司做得相对比较好,我感觉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是非常好的产品。

我个人风格是产品导向,比如像”销售易“,当时投资时间比较早,只有几个人,现在也有200人了。最初只有两个企业客户,但从产品细节里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思想,而且看到这个团队、创始人对5年之后销售管理以及产品规划。这些思考特别打动我。我记得很清楚,那是我在2013年年终做一个投资决定,当时他们的移动版本已经非常不错。我感觉产品导向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

刘克红:加入真格之前和之后投资理念有什么变化?

李剑威:我最早在富达工作,看到过很多成功的案例,也看到过很多失败的案例。总结下来,你要想成功,无论创业还是投资,就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或者有希望变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团队。从我个人的经验看,这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我们的投资标准也在不断地迭代。

刘克鸿:喻勇先生,为什么Docker现在这么火,它给IT和云计算带来那哪变化?将来云计算的发展您怎么看?

喻勇:我在做创业之前,在一些外企工作过。在微软做了很长时间云计算工作,Docker出现是云计算发展史上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复杂软件开发变得容易,解放了开发者的生产力。我一直这么想,去年和今年是分水岭,2012年以前,云计算主要推动力其实是虚拟化,在过去的6~8年,公有云和私有云扮演了两个主要角色,让计算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容易。Docker火起来后,技术架构,企业架构向互联网架构进行转型,软件变得越来越轻,这个时候软件需要新的载体,虚拟化作为隔离器的作用不是那么够用了,所以出现了轻量级容器,成为互联网的载体。我们有这样一个判断,Docker是未来互联网软件的标准交互件。

刚才刘总说,Docker的创业公司已经不少了,我个人并不同意这点。在国内做Docker的公司屈指可数。Docker是一个非常立体的、多维的生态。在这个生态里面,我个人感觉,一定会出现大量的新兴的公司。那Docker会为我们的最终用户以及企业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呢?刚才,我非常认真听了前面几位嘉宾的演讲,尤其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泰康人寿那位架构师讲到,现代很多企业都已经云化了,因为企业的用户在云上。我们也相信,业务决定平台,我们需要有互联网软件交互的能力,需要构建大规模弹性收缩的平台,Docker极大解放企业内部开发者的生产力,实现业务的快速交付。

刘克鸿:我知道剑威投资领域有云计算,大数据,你们会不会投Docker的创业公司?

李剑威:当然。Docker对企业IT的后端带来了很大变革。目前很多企业服务的提供商越来越多地考虑采用Docker,包括大的互联网公司。这个领域是整个公有云和私有云创新迭代最快的领域。我们现在就在和几个公司谈投资的事。

李剑威:Bmob后端云主要有哪些产品,提供哪些服务,下面请何总介绍一下。

何少岳:我们提供的是后端服务,这个服务对前端的开发者是一个福音。前端开发者比如安卓开发者,他们完全不需要像以前那样购买服务器,在上面部署各种各样的业务,写很多代码、调试,再进行产品的开发。用我们的产品,前端人员就可以直接创业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去找人,找资源,大大地缩减时间成本跟人力成本。

我个人认为这个产品是移动互联网的PaaS。后端云从2013年9月份成立到现在,整个后端服务涵盖了云数据库(实现各种各样的数据逻辑),文件服务(用户可以非常简单地将文件丢上去,提供断点上传等方式),还有推送服务,支付服务(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将支付插到他软件上面去)。

李剑威:何总介绍的时候,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很多创业公司都从各个细分角度去切入云计算,无论前端还是后端,那用户为什么选择你们包揽这些服务?

何少岳:我是从用户体验角度看,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考虑用户的体验,只要给用户最佳的体验,他们就会选择你。我们提供了很完善的服务,他觉得用你这个服务足够了,不需要用其他东西,就会选择我们这种。如果他觉得你的服务某一块有缺陷,自然会转向其他的来弥补。我们的公司定位是为小微企业,小的开发团队,小公司服务,他们在创业的初期,资源缺失严重,人员不到位,资金比较少,自然地会选择我们,用我们去快速开发。我们扶持他,一起孵化这个产品,走向成功。

当然,从投资角度看,我也知道,小开发者或者说小的创业团队,资金总是有限的,在大家看来整个事情是很有边界的,整个市场容量也好,能赚的钱也是有限的。我个人认为,在中国,这个产品一定不那么赚钱,想要赚大钱,一定不是在这个领域。但跟腾讯云,跟其他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使这个生态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生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刘克鸿:玉杰是我们华为的主任工程师,现在谈云计算,也有人说没有开源就没有云计算,你觉得,基于云计算的创业生态,开源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杜玉杰:刚刚刘总问到,开源跟创业,我听了下午的分享也很受启发,泰康人寿跟传统企业讲开源,极益的张总在介绍创造价值时也谈到通过开源降低门槛,扩大用户,从创业,投资角度都会谈到开源。早期的软件无所谓开源,闭源,就是一个封装好的套件而已,在这个阶段,基本上开源是跟随,像Windows。随着云计算,我们看到云计算有一些变化,不仅仅是跟随了,开源对云计算的推广反倒使大公司加入进来。谷歌、微软也都加入到开源阵营来。当然,Docker更加激进一些,作为一个开源商业模式,做成功以后,谷歌、微软在后面跟随。在云计算领域开源起到非常大的变化,这非常有意思。

开源从商业角度讲,我很少看到一个开源成功的商业公司。更多企业愿意采取加入基金会方式参与开源。我认为,如果说创业很难,那采用开源模式的创业更是难上加难。

刘克鸿:中国公司里,讲开源,有几种不同的层次,结合喻总谈到商业模式,你选择的公司里对开源怎么看?

李剑威:我投了一家公司,我们对开源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入的,最早想都是开放,后来发现不是这样,比如说腾讯云可能开源,也可能不开源。为什么在很多商业企业,尤其是很多中小公司用开源软件,因为便宜,源代码可以改。从国内国外看,开源核心客户还是中型、大型需要业务连续运转的企业。从投资创业讲,开源有商业模式,如果在开源基础上搭配出很好的解决方案,提供给这些公司,让这些公司每年支付付服务费,或者做托管服务,这个业务模式是成立的。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很多大型企业会网罗人才,比如华为就把玉杰挖过去了。

刘克鸿:刚才说创业很难,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我想问问喻勇,你觉得创业难吗?

喻勇:我个人感觉,我们是做一件很难的事儿。但我们处在一个比较幸运的时代,幸运是因为整个时代都在朝互联网方向转型。业务决定平台,平台决定它的开发方式。另外,我们选择做Docker也是比较幸运的,我们自己内部团队大量采用开源方式,我们招了很多年轻的工程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开源项目,跟世界一流的工程师一起在同一个起跑线工作。

刘克鸿:何少岳你觉得创业难不难?

何少岳:这个从技术角度看谈不上难,但整个事情的推动是非常难的,主要是在国内整个生态还不那么完善,开发者付费习惯还没有养成,使得盈利点在投资人看来是有问题的,暂时还是不健康的。我们也在不断地挑战,构建一个更完善的生态,来达到更高的目标。

观众:我来自华为,现在微软已经介入到容器,对容器整个领域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喻勇:我创业之前也在微软工作了10多年。这两年,微软变化非常大的一个方面是在公有云做了大量工作。从我们角度看,一方面是基础平台,但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上层的应用平台大量容器化,大量采用开源软件。架构会寻找一个最合适的平台,再往下面来决定采用哪些基础设施,包括公有云平台,这是从上而下的影响。我们做Docker也看到很多客户在用.Net开发,他们非常想借助Docker的能力实现软件快速交付,弹性收缩。我相信,这里面的需求是非常强的。

杜玉杰:我很荣幸参与容器的推动,从技术角度补充几句:虚拟化技术存在很长时间了,Docker起来之后,把它做成应用分装格式,即集装箱,提供了标准化的套件,但是还是不够,为了能够达到跨平台,今年成立了OCI组织,希望定义底层对容器的支撑。所以,我认为微软拥抱容器对整个生态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把Docker看成集装箱分装格式是不够的,大家还应该关注上层,容器云,或者管理层,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观众:我是58负责架构的,我想问一下,Docker怎么进行资源管控,它的性能怎样做监控?

喻勇:我们自己服务了很多客户,资源管控层面,很多是用Docker跟虚拟化技术结合,Docker本身的隔离性和网络尤其是磁盘的性能控制是基于内核层面的,很多情况需要底下再托一层虚拟机实现更强的性能管控,尤其是混合云、私有云。Docker监控现在有很多比较成熟的方案,不管是开源的一些工具还是一些APM厂商的产品。

说点题外的,企业使用Docker会有一些担心,这种担心就像十几年以前,大家采用虚拟化时一样,怕虚拟机崩溃,所有数据就没有了。用Docker他们担心网络隔离做不好怎么办,出现泄露或者突破产生一些安全隐患怎么办?从我们做Docker的角度看,在整个的Docker生态中有大厂商在夯实Docker基础,就像10多年前,虚拟化从桌面工具变成虚拟平台。我们接触一些中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和企业客户目前非常迫切地需要用Docker完成软件快速迭代和开发自动化。忧虑Docker吃掉5%性能时,是数量层面而不是战略层面问题。Docker最近解决了很多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我相信玉杰团队在底层夯实上面做了大量工作。

杜玉杰:企业只用Docker还是不够的。可以借助传统的PaaS来实现一些管理上的功能。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提到的过,在你规模起来以后,运维不仅仅是技术带来的痛点,更可能是管理方面的问题。

观众:Bmob后端云的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对象主要是一些开发者,开发者只是创业者当中的一小部分群体,后端云是否有计划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实现梦想?

何少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开始探索了。在这个月的下旬会发布一个新产品,叫做“技术眼”,主要是为创业者跟技术人员做一个沟通和桥梁,让不懂技术的创业者可以直接到“技术眼”里找到合适的技术合伙人。他来到我们这个平台创业,找人,找到人之后,直接用Bmob开发,快速上线,验证市场,壮大之后,就用腾讯云,最终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

感谢郭蕾对本文的审校。

给InfoQ中文站投稿或者参与内容翻译工作,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也欢迎大家通过新浪微博(@InfoQ,@丁晓昀),微信(微信号:InfoQChina)关注我们,并与我们的编辑和其他读者朋友交流(欢迎加入InfoQ读者交流群InfoQ好读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5腾讯云端峰会圆桌论坛:云上创业的生态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