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uery中的可见性选择器是指:选择器:hidden和:visible。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了display和visibility的差别,本文结合可见性选择器,看一下可见性选择器选中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元素。
<div id="outB" style="width:400px;height:200; background:#0000ff;display:block;visibility:hidden;"></div>
如果:visible选择器能够选中outB,那么$("#outB:visible").size()的值1;
如果:hidden选择器能够选中outB,那么$("#outB:hidden").size()的值1。
在IE11/FF17/Chrome39下的测试结果如下:
display visibility $("#outB:visible").size() $("#outB:hidden").size()
none visible 0 1
none hidden 0 1
block visible 1 0
block hidden 1 0
分析上面表格,可以得出结论:
1.:hidden选择器 不是指"visibility: hidden",而是指"display: none"
2.:visible选择器不是指"visibility: visible",而是指display属性不是none。
即可见性选择器与visibility样式无关,只与display相关。
顺便提一下::hidden选择器还能够选中type="hidden"的form元素。
在JQuery中如果我们想显示/隐藏dom元素,可以使用show()和hide()。现在我们来看下,这2个函数到底做了什么。我们使用JQuery2.1.1版本,测试下面这段HTML文档。
<div id="outA" style="width:400px; height:400px; background:#CDC9C9;display:block;"> <div id="outB" style="width:400px;height:200; background:#0000ff;display:block;"> </div>
$("#outA").hide(); alert($("#outA").css("visibility"));//visible alert($("#outA").css("display"));//none alert($("#outB").css("visibility"));//visible alert($("#outB").css("display"));//block在outA上调用了hide(),可以看到:outA的display属性值从block变成了none,而visibility属性值保持不变。子元素outB的display和visibility属性值都不受影响。可以得出下面2个结论:
1.hide()函数只是将元素的display属性设置成none,visibility属性不受任何影响。
2.hide()函数只作用于当前选中的元素,不影响子元素的display和visibility属性。
代码2:
// 先隐藏outB,再显示outB $("#outB").hide(); $("#outB").show(); // 观察属性值的变化 alert($("#outB").css("visibility"));//visible alert($("#outB").css("display"));//block如果B在隐藏之前display属性是block,那么outB元素先hide在show之后,display属性的值是block;如果B在隐藏之前display属性是inline,那么outB元素先hide在show之后,display属性的值是inline。可以得出结论:
1.show()函数也是只影响display属性的值,将display还原成元素在hide()之前的值(block或者inline)。
这个其实很好介绍,也很科学。毕竟hide()和show()只是用来控制元素的可见性,如果调用show()就将display属性设置暴力的统一设置成block或inline,那么元素之间的布局关系很有可能就被破坏了。
代码3:
$("#outA").hide(); $("#outB").show();outB元素仍然是不可见的,因为父元素outA不可见,所以就算outB的display属性是block,visibility属性是visible,一样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