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清华梦的粉碎》有感

         该文的作者是王垠,今天偶然读到了他当年的博士退学文章,感触颇深,于是在这写下一点小小的体会。

        正如作者所说,当前的中国学术风气的确不适合研究,准确的说,是不适合像他们那样有着深厚的研究能力的人。不得不说,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王垠的确是个人才,尽管他自己对他的一些paper之类的嗤之以鼻。但就我个人而言,看了此文章,我还是坚定的打算读博,在国内读博,若是有机会,再去国外求学。

        首先声明的是,我不是一个对科学有天赋的人,只是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学生,虽说从小对数学有着兴趣人,喜欢做数学题、物理题,但是奥赛什么的完全不敢接触,和王垠比起来什么也不是。我在此并不是想对国内的学术做什么辩解,说实话,我也对国内的学术界并不很喜欢,我在此只想说说一些我的人生路。

             我是一个没有天赋但却喜欢研究的人(此处的研究姑且定义为做科研,发paper),但是我又深深的知道,我在研究这条路上走不远。

        我的特长在于社交,并且天生似乎就适合混迹于官场或者商场,我的家乡很贫穷,我父母也是出生于农民,所以我从小立志要建设家乡,这句话看起来很空洞、虚假,但目前作为大学生,我依旧能保证我自己还是为这个理想而奋斗着。因此,我必须得成为有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的人。

        于是,在我的身上就出现了矛盾,我喜欢研究,更加广义的讲,我也喜欢文学,哲学;但我现实需要的却是和这个混沌的社会打交道。一个是精神上的追求,一个是现实的需要,如何取舍,的确很难。因此,读博就成为了我的一个平衡点。由此,我选择读博的理由就是,在我的现实追求与精神追求寻找一个桥梁。或许,很多人就会说,你这读博的意义不就是要得到一个好的文凭,再去找一个好的工作么?那我这读博的意义也还是失去了博士本应有的意义了。但我本质上却不是这么想的,我读博,是想更多的接触科学(如果可能,希望我对科学的思考有一天能上升到哲学层次),接触更多的大师、名家,在读书这条路上再多停留一天,即使我明白我终究是不可能一直行走在这条路上的。或许也正因为这样,我才没有王垠那么的极端,对学术界彻底的失望。至于对于他所说的在学术界的种种弊端,我作为一个小人物,即使有心,但也无能为力,或许只能默默的承受,毕竟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我想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情况,每个人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王垠的不幸,在于有着极好天赋的他出生在一个极差的环境中,他的使命或许就是力挽狂澜,拯救已是满目苍夷的祖国母亲。尽管我们也为王垠叹息,也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感到悲哀,但是我们应该始终的坚信,正因为有许许多多的像王垠这样的人,我们的祖国总有一天会修复,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完成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教育,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