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系统的大小端模式

转载来源:http://blog.csdn.net/dragonbooker/article/details/6173321
大端模式

  所谓的大端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就是权值较小的后面那几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这样的存储模式有点儿类似于把数据当作字符串顺序处理:地址由小向大增加,而数据从高位往低位放;

 

小端模式

  所谓的小端模式,是指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 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这种存储模式将地址的高低和数据位权有效地结合起来,高地址部分权值高,低地址部分权值低,和我们的逻辑方法一致。

 

为什么有大小端模式之分

为什么会有大小端模式之分呢?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系统中,我们是以字节为单位的,每个地址单元都对应着一个字节,一个字节为 8bit。但是在C语言中除了8bitchar之外,还有16bitshort型,32bitlong型(要看具体的编译器),另外,对于位数大于 8位的处理器,例如16位或者32位的处理器,由于寄存器宽度大于一个字节,那么必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将多个字节安排的问题。因此就导致了大端存储模式和小端存储模式。例如一个16bitshortx,在内存中的地址为0x0010x的值为0x1122,那么0x11为高字节,0x22为低字节。对于 大端模式,就将0x11放在低地址中,即0x0010中,0x22放在高地址中,即0x0011中。小端模式,刚好相反。我们常用的X86结构是小端模式,而KEIL C51则为大端模式。很多的ARMDSP都为小端模式。有些ARM处理器还可以由硬件来选择是大端模式还是小端模式。

二、举例说明

大家都知道字符‘A’的ASCII码值为65(十进制)也就是0x41,那么这个值在不同大小端模式的系统中存放的方式分别为:

大端模式:00 00 00 41 -----高低模式

小端模式:41 00 00 00  -----低低模式

三、使用代码判断大小端模式

可以通过声明一个联合(union)判断大小端模式:

 

/**

 * 方法一 得到当前系统的大小端属性, 此方法要保证在32位机测试

 */

static union {

       char c[4];

    unsigned long l;

}

 

endian_test = { { 'l', '?', '?', 'b' } };   

 

#define ENDIANNESS ((char)endian_test.l)

 

/**

 * 方法二: 得到当前系统的大小端属性

 */

static union {

     short n;

     char c[sizeof(short)];

}un;

 

int getEndian()

{

   un.n = 0x0102;

 

   if ((un.c[0] == 1 && un.c[1] == 2))

   {

     printf("big endian/n");

   }

   else if ((un.c[0] == 2 && un.c[1] == 1))

   {

     printf("little endian/n");

   }

   else

     printf("error!/n");

 

   return 0;

}

 

/**

 * 方法三: 得到当前系统的大小端属性

 */

int getEndian()

{

   int c = 1;                               // big-endian: 00 00 00 01 little-endian: 01 00 00 00

  // int c = 0x02000001;          // big-endian: 02 00 00 01 little-endian: 01 00 00 02

 

   if ((*(char *)&c) == 1)               // c变量所在地址上的一个字节。

   {

     printf("little endian/n");

   }

   else

     printf("big endian");

 

   return 0;

}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系统的大小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