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佩蓉
日期:2012年6月21日
出处:蒋佩蓉的博客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aa633010164it.html
中国崛起,我们拿什么来领跑?
这是以前我在80中讲座的内容,也是昨天下午在北师范附中讲的主题,在此跟各位青少年朋友们分享。希望到了你们该带领世界的时候,你们能够带来建造性的改进,而不是摧毁性的“革命”。在这么多次跟青少年交流的过程,我很担忧国内“愤青”的现象。请各位朋友们一定要记住,所谓欧美在谈的“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互相尊重和愿意从对方身上学习的提问和探讨,而不是为了打败对方的个人攻击和质疑。后面那种攻击是属于上一个时代的文革精神,我希望我们能够把它摆脱,进入一个配得领导世界的风范与宽大的胸怀。作为一个面试官,我不会因为你能够问一个“考得倒”我的问题而钦佩你的“才华”而是看到你的高傲和自我认知的缺乏,因为真正有才华的学者肯定都是谦卑的,也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愿意向别人学习的。我也继续盼望以后的讲座上能够听到真正能够让我钦佩的好问题,让我们都能够更加互相提升,而不是没有抓到主题的“鸡蛋里挑刺”。
青少年朋友们,快要轮到你们带领世界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感谢《大学指南》杂志允许我把6月刊的文章放在博客跟青少年朋友们分享我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你为什么要出国?
是因为中国太糟不得已逃避,还是因为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你做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翁,你是要大破,还是要大立?你有何资本来领跑世界?
昨天是给今天和明天的礼物
功夫熊猫的师傅曾经说过,“昨天已成历史,明天还属未知,唯有今天才是礼物。”我们都懂得要珍惜今天,因为只有今天才是我们能把握的。但随着年龄增长,我却觉得,只有谦卑地立足于昨天的历史,才能真正把握好今天,否则“忽视历史的人注定会重踏覆辙。”朝来朝往,每一个党派都深信不疑,唯有自己才是推翻恶权,解救国家的救星。殊不知,在历经所有的苦难和牺牲并最终掌权后,自己也逐步变成前任一样贪得无厌,各种骄纵腐败横行。确实,新的王朝在一开始确实能做到勤政爱民,但是最终,无一例外地变得腐朽,最终在后浪的追击中死在沙滩上。
在这里,我并不打算深究历史,但我们看懂如今的现状却还需翻开尘封的史册。按照中国“30年河东,30年河西”的说法,将30年归为一代,我们的新中国已经建立了两代了。在过去的日子里,有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铭记呢?
在第一代与第二代交替阶段,我们历经了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但这并不是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文化大革命。第一次文化大革命是由残暴的统治者秦始皇发动的,以数以百万条鲜活的生命为代价,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国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统一的语言。而那场十年文化大革命也淘汰了许多陈旧的文化束缚,比如妇女终于得到了解放等等。然而,在血与火的新旧文化交替过程中,一些负面的文化思想遗留了下来。如今,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中国正日新月异的发展着,这些变化使得我们潜意识以为文化大革命已经彻底过去了,忘了再去检验文化大革命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其实,我们应当停下来好好思考:这项轰轰烈烈的大运动究竟给我们带了些什么,在国家的精神与公共文化方面又起到了何种影响。这毕竟是一项精神方面的改革,而不是什么物理结构或是领土范畴的改革。在这儿,我倒想到了一样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微博。
我在微薄上相当活跃,非常积极地阅读各类原创和转发的微博。实话实说,其中有一些的确是好的有营养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糟粕。人们尤其喜欢在微博上不断抱怨事情是何等的糟糕,希望别人能转发那些他们认为非常有思想有深度的文字。我上个星期看到了这样的两条微博:一则有关食品安全,博文中列举出了从劣质牛奶到地沟油染色馒头等食品领域的丑闻,有非常多的人@我,希望我能够转发这些文字,并宣称“人们有权得到真相,希望能够发出更大的声响。”有人甚至将此称为“呐喊”。但问题出来了,朝谁呐喊呢,空气?为什么要呐喊呢,为了感觉好点?或是让愤怒更多一点?另一个微薄则是一个叫江成博的男孩子在国旗下的讲话,他将原本按老师要求准备的讲话偷偷换成了一篇对现阶段中国教育的抨击的文章。从表面上来说,转发这两个微博是向社会传递重要的信息,让更多人知道和攻击那些“丧尽天良”的人。但我没有转发任何一条微薄,因为我认为这两条微薄背后透露的问题在中国实在是众所周知的,我相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中国的食品安全和教育体系已经破产这一事实。我们需要的真是呐喊吗?总有人随时随地自以为是地为社会把脉,然后“指点江山”,一大批愤青出来了,他们所追求的就是生气、抱怨、攻击、摧毁。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又开始死灰复燃了,但这除了徒增烦恼,制造出更为紧张的空气之外,别无益处。
也许是因为被母校MIT的文化影响太深,MIT的口号就是“脑和手”。单纯的思考和无休止的理论对于改变现状来说一点用处都没有,反之,只会随着几乎没有变化的现状变得越来越绝望。就我个人而言,除非我准备好了解决问题,否则在此之前我是绝对不会多费口舌讨论相关问题。如今的微博上,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就是“思考”。这样看来,好像我们是一个思考重于一切,但却不预备将思想转变成行动力的国度。很久很久之前,我向教堂牧师抱怨教堂的运营模式。他问我,除了抱怨,我有没有什么对策来解决问题,因为我也是教堂的一员,也是造成这种问题的源头之一。如果我光是在一旁喋喋不休,期待他人来解决的话,一点益处都没有。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希望作为留学生的你们,不要将“逃避教育制度”作为你出国的理由,作为未来主人翁的你们应当致力去解决那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对于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要学会适度放手。
为什么呢?
立与破,孰重孰轻?
如果你是一位工程师,你应该知道拆毁一栋房子,只需几天时间。但是要盖一栋新房子却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且盖一所坚固持久的建筑比推倒移动岌岌可危的房子难多了。在今天的中国,我总是能从人们的眼睛里找到推翻某些东西时发出的兴奋的光,但是却很少有人对建设什么新的伟大的东西感兴趣。各位年轻的朋友们,未来的栋梁领导者们,在这里我想问的是:你们想为下一代建立一些什么呢?还是说,你只着眼于推倒一切,然后给后来人留下一个烂摊子?
让我们在这里停一下,读读我今早从微博上看到的一段文字:
【军史上的今天】:1889年4月20日,德国纳粹党元首、二战的主要发动者阿道夫-希特勒出生。希特勒少年时期经历很不愉快,中学时期学习成绩非常差,曾两次报考维也纳美术学院,均被拒录。他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窘迫,流浪到维也纳街头,靠卖画为生,同时大量阅读政治书籍,为其后来的经历埋下伏笔。
让人很不安的是,我发现现在社会上到处都是如同希特勒一样对世间的美好不抱希望、满身愤怒的人。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庞大的社会结构与短缺的教育资源根本无法对个人付出足够的鼓励和培养,这些被长期忽视、缺乏关注的人心中的怨恨与日剧增,终有一天这些年轻人就成为一个炽热的熔岩,吞噬着目光范围内的一切事物,造成难以挽回的破坏和毁灭。
但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我们可以用一种具有建设性的方式来释放青年人心重那如火的热情。年轻人穷极一生都在寻找一种值得他们奋斗到死的事物,如此他们才有生存的激情。他们崇尚如同烈士一般地死亡,与志同道合者献身于伟大的信仰。我们从史书上可以看到,很多的破坏和战争都源自年轻人的浮躁,对捷径的渴望。
现在,我们再来回味文章开始功夫熊猫说过的那句话,现在抛给各位的问题是:作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是继续满足于过去的辉煌而无作为呢,还是乐于充当愤青的角色,以牺牲无辜为代价摧毁一切,让后世再花精力去重建?或者,我们的未来领袖应当着眼于未来,建立出一一些有价值的、伟大的、能流传后世的英明决策?
中国将领跑世界吗?
这有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国外。不管是那些将财产和亲人移居海外的官员,还是那些将资产转移的民企老板,或是那些海外求学期望能够长期定居的年轻孩子们。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危机,准备逃离这个国家了吗?
在逃离这个“你认为很糟”的国家之前,你了解发生在华尔街的美国次贷危机吗?美国人忙着从银行贷款买那些他们压根就负担不起的房子,银行为了一己私利不断给申请者办理高风险贷款,美国人为了让生活更为悠闲,他们将产品生产外包给那些人工便宜的国家;这幅画面很和谐,对不对?但当申请者最终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房地产泡沫经济破裂,整个金融市场崩溃。当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政府只得强行入市,拯救那些奄奄一息的银行。中国的领导者们为了维持中国的GDP增长,也源源不断地购买美国债券增加自身的外汇储备,再度推进美国的国内购买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我建议大家去看看电影《坚守自盗》。以上的种种,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中国崛起不再是异想天开,而变成了一个可预见的事实。但中国的这次崛起靠的是那些大工厂里挥洒血汗的工人们。
但这儿还有这些惨痛的社会新闻:在富士康这样的血泪工厂里,不断曝出层出不穷的自杀事件。这件事的意义可不单只是报纸上的一个小版面而已,这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些事件意味着中国以低成本、低人工、无技术含量的仿造在世界制造业竞争舞台上占据优势的生产模式的终结。不同于他们的父辈,新一代的民工并不满足于找一份填饱肚子的工作,他们也不再满足于站在流水线枯燥重复着组装电路板的工作。在进入社会前,他们努力学习,以期能收获一个美好的人生,当一切幻想都破灭后,他们受不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于是选择了跳楼自杀。他们情愿死,也不要这种麻木的存在。因为人民币与世界其他货币不是一体的,金融海啸给中国的影响最小,于是中国现在面对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工人不再愿意以低工资工作,中国又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极可能没有能力偿还债务,在美国身后,还有许许多多试图解决本国经济问题的发展国家,中国应该如何掌控这一情况?中国又拿什么来跟他国竞争,并引领整个世界呢?
中国目前的确存在危机。危机这个词也很有趣。有些人会将其视为“危险”,但有些人也会将其解读为“机会”。其实从历史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机会往往伴随着危机而来。你知道巴菲特的致富秘密吗?当每个人都忙不迭地为了减少损失而抛售手中的股票时,他反其道而行之,以相当实惠的价格购入了大量的低价股票:公司总是有固定价值的,但在抛售的高峰期,价格肯定被低估。他看准时机出手,随后继续帮助那些公司获得长远的发展,如此一来,他的财富年复一年的增加着。
所以,我现在再来问一句:有没有人是打算出国后再回国的?有没有人是打算要坚守这个国家与之共进退的?
如何领跑?
当你已经摩拳擦掌想要领跑这个世界时,你做好准备了吗?
在1990年,哈佛大学的教授小约瑟夫.奈曾经在《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http://baike.baidu.com/view/1267278.htm)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软实力”一词。他认为,当希望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时,不能靠使用武力威胁他人来达到目的,而是运用自身的影响力,或者又称“软实力”,让他人心甘情愿听从指挥。
我们先来模拟一个情景:第一种是,有人硬性规定让你阅读我撰写的《商务礼仪》;第二种情是,你要准备一场即将到来的重要面试,当你向自己信任的教授寻求帮助时,他向你推荐了这本书;这两种情况,哪一次获得的阅读体验更快乐呢?软实力永远比硬实力要得人心,极端武力永远不能获得真正的政府。那么,个人如何培养这种软实力呢?我非常乐意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二(但是因为字数有限,有更多地内容可以从我的书《下一代的竞争力》里面更深的了解):
1.激情
激情是什么?它让你心甘情愿从事一些无报酬的事情。但最后,你会发现这些前期无报酬的事在给你带来快乐的同时,还会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报酬。如何保持激情?激情是可以传染的,就跟细菌一样,要得到它,你就必须跟那些感染者多多厮混在一起。禁锢在书本里面,就等同于把认识新世界的机会拱手相让。多走出门,跟他人一块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不要别扭扭捏捏舍不得弄脏自己的双手或者衣服。要记得:不论你的学习有多紧张,一定要留一些空余时间和精力找寻能让自己充满激情的事情。不要局限于只是兴趣,必须是要有激情,这有这样,你才能维持长时间的喜爱,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2.领导力
这听起来很大很空,感觉像是一个头衔和各种礼节,但是,所有对外的领导力均来源于对自我的领导。如果你不能静下心来为更高更远的目标而奋斗的话,那领导下属突破困境有从何谈起。有史以来,伟大的领导者都能为了达到更高的目标而放弃了一己私欲。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众所周知,他在监狱呆了27年,人生最美好的阶段都在牢房里浪费了,但是当他出狱后以压倒性的胜利赢得总统大选时,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那些将他诬陷入狱的人进行招安,伸出友谊之手。当时南非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危机当中,国家大局远比个人恩怨更有意义。曼德拉成功的领导了自我,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成功的领导南非高速发展着,如今南非繁荣富强的景象也与周边的其他非洲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得不说,曼德拉居功至伟。
3.创造力
就像我之前提及的,中国并不缺少创造力,缺乏的是正确引导这种创造力的管道和土壤。你知道何为消费者和问题解决者的区别吗?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投诉,随后只要商场愿意赔偿就万事大吉;但是问题解决者则会卷起衣袖,不解决问题誓不罢休。消费者擅长于纸上空谈;问题解决者则是富有创造力的实干家。当深圳中学发明队准备为盲人进行小发明时,我建议他们将自己的眼睛蒙上一到两天,亲身体会一下黑暗世界,看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想要获得创造力,就得深入情境、深入问题。久而久之,才能看到隐藏的机会,你的触角会比常人灵敏很多,创造力自然也更胜一筹。
4. 冒险
危机时刻其实就是冒险的最好时机,要知道,危机在带来失败的同时,也能带来更多机遇。失败其实也并不可怕,应付各种逆境正是增强能力的最好时机。是像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安定之后呢?还是为了自己更好的成长,信心百倍地选择冒险?你们年轻,输得起。
5.自我认识
苏格拉底说过,没经过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去。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生下来就不断被告知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社会和他人为我们设置了太多条条框框,我们如果再缺乏自我认识,这样提线木偶的人生还有什么趣味呢?什么叫“自我认识”,它是从不断地自问得来的。问问自己,你的独特个性是什么?喜欢与不喜欢的东西是什么,何种东西最能撼动你的内心,又有什么对你来说一文不值,你经历过的所有好与不好,家庭环境,你成长的城市,你这个时代的历史,你在大环境下的梦想和心声又是什么?你自我审视得越多,经历的事情越多,你对自我认识也就越深刻。自我认识越早,你就越懂得保护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6.社会责任
现在这个时代,无论是申请大学也好,找工作也好,几乎都要求你有一些志愿者经历,以此来展示你的社会责任感。你的出发点是为了蒙混过关,还是真心实意自愿帮助他人呢,相信我,这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我的建议是:从你还年轻时,就开始将志愿者生活当成你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样一来日子一久,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就刻画到你的骨子里去了。
7.融入团体
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对很多人来说,帮助他人或是对手,会被旁人视为最愚蠢或者与自杀无异的行为。但今天,很多的发明创新都出自团队之手,一人单打独斗已经行不通了。团队协作能将个体优势发挥到极致,并能很好的覆盖各自的缺点。而那些不断强调着个人信用,因为害怕失去便拒绝与他人分享的人,永远战胜不了团队协作的智慧。
8.品德
高希均教授也说:“没有人不能做事,没有人才不能做大事,没有人品大事小事都坏事。”我们的社会从来都不缺有才华的人,但这个社会永远需要更多有个性、廉正、将他人幸福视为人生目标的人。我们如今遭到污染的环境不就正好的印证了这一说法吗?地球上,每个人的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跟蝴蝶效应一样,每个私人的小动作,也许就能给别人来到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在做任何决定之前,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我们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并预期最后的结果将会怎样?
最后,请容许我建议大家看看成龙主演的电影《功夫梦》这个电影。在这部电影里,主人公被要求不断重复那些看上去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功夫动作,枯燥无味,也没有一丁点的解释说为何要这样。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他的畅销书《异类》提到,科研人员发现,一个人要成为任何领域的大师,其练习时间都必须在1万小时以上,这也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理论。即使是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也不例外,军事训练营也有着同样的规则。
在你人生的现阶段,作为身处校园的学子,你就像处于军事训练营一样。你现在能理解那些枯燥无味的练习题和难以招架的大小考试了吧?这些枯燥的练习,正是帮助你登上领导之位的阶梯。有了这个硬底子,你才能来谈软实力,那时候才能无招胜有招,不需付诸武力,别人也会称你为“思想领袖”。
成为思想领袖之后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电影《蜘蛛侠》中的一句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毋庸置疑,当成为拥有特权的领袖后,你更应该如履薄冰的把握随之而来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