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大全》解读(三)

《代码大全》解读(三)

——第四章的一些想法

第四章的标题是建立子程序的步骤》。我的读后感是“想法是好的,只是暂时没办法实现”,本章就是告诉你在写一个子程序之先最好写一个PDL片断,所谓PDL就一种用英语方式在思维层面上来描述算法或者程序逻辑的语言。其实我觉得不一定要它的标准语法来写,用中文也是可以的,其重要的特点是在思维层面上,而不是具体实现上,比如“分配一块内存”就不要写成 malloc(blocksize)之类的。

虽然第一版作者的写作时间是在1993年,但是13年之后的今天,我还是发现没办法来操作。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的工具。编辑器厂商的观点对于代码还是处于简单的理解,只是把它当作代码,而非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复杂文档(这句话是不是不好理解,我下面解释)。但是到了现在的编程方式的改进以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我们已经有可能初步的实现。

我认为一个好的现代企业型的代码文档应具备以下几项

1、               详细的注释。包括方法的作用,参数的特性,返回值的特性,需要注意的地方,调用示例代码,在VS2003及后续版本中,这些已基本实现

2、               算法的描述(PDL,可以是中文,或者其它更易于理解的语言

3、               具体的代码。在每行代码处应该可以方便地对应到PDL中的一段。

4、               测试用例。可以是数据或是测试规则。

5、               版本信息。在每个方法或是类中应该有版本信息,包括修改时间、修改人、版本代码,这样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问题,在编译时可以选择特点的版本。

6、               生产版本与发行版本选择发布。在企业发行时,可以只生成与详细代码有关的最终产品。

这是目前没有哪个编辑器能做的,但是这样做有很多的好处。企业可以全过程控制软件生产。而且以目前的技术要实现这些特点也是可以的,如加强XML注释功能。

顺便写一点自已的其他想法。现代编程其实已没太多的需要保密的算法了,90%的程序员所写的代码不过是实现几十年前早就设计出来的算法或者逻辑。因此实际上软件的生产已进入到一个规模化生产时代,因此编辑器厂商也应该提供大量的可复用代码示例,大部分的代码应该只是复制粘贴,并进行一定修改就可以了。至少对于同一家企业应该是如此。另外框架代码的生产也应该由一个比较灵活的代码生成器来生成,程序员只需要填写就可以了。也许未来程序员会象建筑行业一样分工更细(设计师、GUI匠、数据库匠、验收员等等)。

好编辑器还应该有一个库功能,不知道大家用过Regulator没有,这是一个在《DOTNET十大工具》列出的一个,其实我最喜欢它的是查找功能,很多正则表达式查一下就好多种列出,你只需选一个就可以了。我觉得写代码也是如此,比如说一个“XP样式的菜单”,查一下就有好多种给你,呵呵,幸福死了吧!(其实网上已经有很多实现这个目的工具,不过都不是太好用)。

最后,偏题了这么多,算不上读书笔记了。呵呵。

你可能感兴趣的:(《代码大全》解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