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硅谷还是北京?

    ZY同学是我大学时最好的朋友之一。他在美国一所计算机和电子排名还不错的学校就读EDA方向的研究生.2012年入学,今年毕业, 当前正在忙着找工作.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关注的一个中科院大神发布了一个招聘信息,我就直接转给了ZY,让他试试。他将建立投过去试了一下,结果大神第二天就和他SKYPE了一个小时,感觉ZY水平还不错,想收了他。 现在他犹豫了,本来他正在努力冲刺准备在湾区找个工作,而且现在感觉拿synopsys的offer也已经快差不多了,工资的话能给到$11k/月. 相比之下,中科院工资加上所有福利最好的一个月能达到¥12k/月左右. 可能,你会觉得从工资上看,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啊,何必纠结呢?工资差了6倍多啊。

    是啊,拿$11k/m的月薪,能在美帝能过上还算不错的中产生活。呼吸新鲜的空气,吃安全的食品,还能使用第三世界人民用血汗制造出来的物美价廉的日用产品、农副产品,肉食产品等等。比如芝加哥4美元能买到1磅差不多1斤的牛肉,天朝一斤牛肉也要25吧。而且读两年硕士,差不多花了家里60万了,在美国工作上三年就可以差不多收回上学的成本了。怎么看,待在美帝都是享受生活的幸福节奏.那他犹豫什么呢?

    其实,他并没有打算彻底贯彻”上学-->工作-->拿绿卡-->入籍“这条经典的奋斗的路线。他计划在国外待几年,在公司掌握比较核心的技术或者提升到比较高的领导层之后在回国的话相对来说就会有一个不错的技术优势。因为国内的FPGA芯片的综合和优化技术在国内这方面的理论和实现上都还比较落后,但是synopsys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全球顶尖的.所以,他并不想一直在国外待下去,而是若干年后(几年或者十几年)在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脉积累基础上回国创业。现在国内的创业环境确实很不错,机会也很多。想想看,我们国家现在的人均GDP只有6000多美元,是美国的1/8左右.从历史上看,一个新兴国家从6000多美元的人均GDP增长到10000美元的一般来说只要不发生大问题,还是很顺利的。而到10000多美元的人均GDP时,我们全国总量的GDP将和美国持平。这是因为我们巨大的人口红利带来的优势。在这一阶段(从6000涨到10000这段期间),显然将存在大量的淘金机会。就像冒险者当年去加州淘金热潮一样,没有人想错过这个好机遇。但是,在国外工作几年回国对国内的市场环境可能会变得更加陌生。而现在国内外技术文化交流的速度远远高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时候。在国外待上一段时间再创业遇到两个问题,在国外由第一代移民创业成功的案例是少之又少,而国内来看,比较成功的企业较多还是本土创业的人士更厉害点。

    而中科院那个小组在该方向学术实力上已经可以和美国的TOP4大学媲美了,在国内和产业界交流也非常紧密。也就是说,和国内相关顶级企业的高层领导层接触的概率是非常高的。这种人脉资源是相当重要和关键的,对于未来创业绝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帝的房价现在也不低了,跟着工资一起水涨船高。硅谷的房子100W~200W美元的随处可见。虽然可以想办法去最近IT新兴城市纽约(华尔街大本营啊,很多金融公司都在招人做实时分布式系统),但房价也不低,连西雅图也跟着涨了。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竞争激烈,在硅谷可能就意味着你和全球的IT精英们在竞争,他们可能是来自中国的清华北大上交中科大浙大的在美国还获得了博士学位也可能是来自印度IIT分布在全国的各个校区. 有个特别优秀的师兄毕业后去了twitter,但是做mobile web development,我总感觉他做这个职位有点屈才了(over-qualified)。又比如,在synopsys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在餐厅吃饭的时候只有Senior才能坐在窗边用餐。ZY同学去吃饭的时候,他的一个师兄告诉他:”看到角落里的那个印度人没有,他来这个公司时你还没出生呢,现在还不能坐在窗边吃饭“。由此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

    当然,硅谷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各种新兴的IT公司都在招兵买马,比如Pinterest正在招分布式系统等等各种方向的工程师,且大有上市的势头。能进如像Cloudera,hortonworks这些大部分硅谷工程师都想去的创业够公司想必也是极好的。吴军博士最近在微博上写道:”三十年后我的同学们回头看看,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和当年高中成绩竟然没有一点关系,甚至和当年上什么大学关系都不大,关系最大的是是否30年如一日地努力,第二是是否在几次人生选择时选择对了“。关键是怎样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呢?这不是大时代,也不是小时代,是让人纠结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招聘,北京,就业,硅谷,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