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向工程: 根据模型框图生成指定语言的代码
步骤:需要在组件图(component view)中创建一个组件(component),设置好需要进行转换的组件的信息,open Sepcification...-->Realizes -->assign(选择要生成代码的类),最后Generate Code确定后就生成代码了.
2).逆向工程产生模型:根据选择开发应用程序的语言生成对应的程序的代码。
步骤:需要在组件图(component view)中创建一个组件(component),设置好需要进行转换的组件的信息,也就是该组件的语言、所包含的文件、文件所在的路径、文件后缀等等信息,然后Reverse Engineer就可以根据给定的信息将代码转换成类图.
说明:A->B,在箭头方向,+表示A类有B类的一个对象,反之用-.聚集符号的聚集一方表示是多数,整体;若箭头无方向,则表示是一种相互关联关系,通常是交叉关联,不太好的一种关联.
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描述系统功能
类图class diagram,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
对象图object diagram,描述系统在某个时刻的静态结构
序列图sequence diagram,按时间顺序描述系统元素间的交互
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描述系统元素间的交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状态图state diagram,描述了系统元素的状态条件和响应
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描述了系统元素的活动
组件图component diagram,描述了实现系统的元素的组织
配置图deployment diagram,描述了环境元素的配置,并把实现系统的元素映射到配置上
根据它们在不同架构视图的应用,可以把9 种图分成:
用户模型视图:用例图
结构模型视图:类图、对象图
行为模型视图:序列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动态图)
实现模型视图:组件图
环境模型视图:配置图
需求分析阶段
任务:建立用户需求和功能模块,确定系统中的角色和使用案例。利用ROSE,生成角色,使用案例和生成用例图
所用到的框图:用例图
概要设计阶段
任务:通过分析Use-Case Diagrams ,得到所用到的类,分析这些类的属性、操作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所用到的框图:概要类图,概要序列图,协作图,状态图,活动图
详细设计阶段
任务:细化和个性Use-Case 的描述 ,如类的操作和对象之间的消息相对应,填充参数及复杂的类的设计。
所用到的框图:详细类图,详细序列图,活动图
编码和测试阶段
任务:进行软件的开发和测试,生成组件框图。
所用到的框图:组件框图
发布上线阶段:
任务:根据机器设备,网络状况布置软件
所用到的框图:布置视图
在现实世界的软件开发中,很多人没有形成设计的概念,而不同的人对设计又有其理解.一般而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订在各阶段所需的图,通常不可缺少的是需求分析的用例图,设计时的类图,活动图(用来描述较复杂的算法逻辑),序列图,状态图(如果出现了自动机模型).
一些个人理解(欢仰拍砖):1)对象类与类图基本类似,通常一个类就是一个对象,所以类又称为对象类.对象图基本可免.2)在UML2.0规定的13种图中,ROSE提供了9种,没提供的其它几种也可由其它图表示出来,也就是说,这些图可以通用,只是在某些特殊场合才作详细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