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装饰模式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装饰模式就是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新的功能,而且是动态的,要求装饰对象和被装饰对象实现同一个接口。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供了比继承更有弹性的替代方案。

 

代码:

共同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ourceable { 
    public void method(); 

被装饰类

public class Source implements Source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the original method!"); 
    } 

装饰类

public class Decorator implements Sourceable {  
  
    private Sourceable source; 
     
    public Decorator(Sourceable source){ 
        super(); 
        this.source = sourc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before decorator!"); 
        source.method(); 
        System.out.println("after decorator!"); 
    } 

 

调用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ourceable obj = new Decorator(new Source()); 
        obj.method(); 
    } 

设计原则:

1. 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利用继承设计子类的行为,是在编译时静态决定的,而且所有的子类都会继承到相同的行为。然而,如果能够利用组合的做法扩展对象的行为,就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进行扩展。

2. 类应设计的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装饰器模式的应用场景:

1、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

2、动态的为一个对象增加功能,而且还能动态撤销。(继承不能做到这一点,继承的功能是静态的,不能动态增删。)解决了继承的类爆炸问题。

缺点:产生过多相似的对象,不易排错!

适用性:

以下情况使用Decorator模式

1. 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或给一个类添加附加职责。

2. 需要动态的给一个对象添加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再动态的撤销。

3. 需要增加由一些基本功能的排列组合而产生的非常大量的功能,从而使继承关系变的不现实。

4. 当不能采用生成子类的方法进行扩充时。一种情况是,可能有大量独立的扩展,为支持每一种组合将产生大量的子类,使得子类数目呈爆炸性增长。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类定义被隐藏,或类定义不能用于生成子类。

 

优点:

1. Decorator模式与继承关系的目的都是要扩展对象的功能,但是Decorator可以提供比继承更多的灵活性。

2. 通过使用不同的具体装饰类以及这些装饰类的排列组合,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很多不同行为的组合。

缺点:

1. 这种比继承更加灵活机动的特性,也同时意味着更加多的复杂性。

2. 装饰模式会导致设计中出现许多小类,如果过度使用,会使程序变得很复杂。

3. 装饰模式是针对抽象组件(Component)类型编程。但是,如果你要针对具体组件编程时,就应该重新思考你的应用架构,以及装饰者是否合适。当然也可以改变Component接口,增加新的公开的行为,实现“半透明”的装饰者模式。在实际项目中要做出最佳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之装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