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源/数据库连接池/数据库事务解惑

  在应用系统和web项目开发中,都会用到数据源、数据库连接池和数据库事务方面的知识。

  今天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部分信息取自于网上文章,作为一个积累。

  

   数据源(DataSource):就是数据存储的地方。

   数据源的用处:主要是方便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数据库会定期的修改密码,有时甚至会更改数据库地址,这样只需要修改一个数据源就可以了,开发人员甚至不需要知道正式数据库密码。

 

  数据库连接池(Data Connection Pool):建立数据库连接池,为了解决资源频繁分配、释放所造成的问题的。提供高效的连接分配,实现连接的高效、安全的复用。避免了数据库连接频繁建立、关闭的开销,避免减低系统的性能。

 

  数据库事务(Database Transaction):数据库事务是指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

  数据库事务的ACID属性

  事务处理可以确保除非事务性单元内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否则不会永久更新面向数据的资源。通过将一组相关操作组合为一个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的单元,可以简化错误恢复并使应用程序更加可靠。一个逻辑工作单元要成为事务,必须满足所谓的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属性:
  · 原子性
  事务必须是原子工作单元;对于其数据修改,要么全都执行,要么全都不执行。通常,与某个事务关联的操作具有共同的目标,并且是相互依赖的。如果系统只执行这些操作的一个子集,则可能会破坏事务的总体目标。原子性消除了系统处理操作子集的可能性。
  · 一致性
  事务在完成时,必须使所有的数据都保持一致状态。在相关数据库中,所有规则都必须应用于事务的修改,以保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事务结束时,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如 B 树索引或双向链表)都必须是正确的。某些维护一致性的责任由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承担,他们必须确保应用程序已强制所有已知的完整性约束。例如,当开发用于转帐的应用程序时,应避免在转帐过程中任意移动小数点。
  · 隔离性
  由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必须与任何其它并发事务所作的修改隔离。事务查看数据时数据所处的状态,要么是另一并发事务修改它之前的状态,要么是另一事务修改它之后的状态,事务不会查看中间状态的数据。这称为可串行性,因为它能够重新装载起始数据,并且重播一系列事务,以使数据结束时的状态与原始事务执行的状态相同。当事务可序列化时将获得最高的隔离级别。在此级别上,从一组可并行执行的事务获得的结果与通过连续运行每个事务所获得的结果相同。由于高度隔离会限制可并行执行的事务数,所以一些应用程序降低隔离级别以换取更大的吞吐量。
  · 持久性
   事务完成之后,它对于系统的影响是永久性的。该修改即使出现致命的系统故障也将一直保持。
DBMS的责任和我们的任务
  企业级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都有责任提供一种保证事务的物理完整性的机制。就常用的SQL Server2000系统而言,它具备锁定设备隔离事务、记录设备保证事务持久性等机制。因此,我们不必关心数据库事务的物理完整性,而应该关注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数据库事务、事务对性能的影响,如何使用事务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sql,工作,项目管理,企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