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用性?

       人机交互界面亦称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是指人与产品进行交互的方式与方法。高科技产品的功能复杂化和普及化对产品的交互界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的产品功能要求界面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普及化则要求界面易于学习,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这促使界面技术成为高科技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上世纪70年代末,研究者们提出了可用性(Usability) 的概念,并开始对其评估方法和应用展开了研究。

      对于可用性的概念,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解释。Hartson (1998)认为可用性包含两层含义:有用性和易用性。有用性是指产品能否实现一系列的功能。易用性是指用户与界面的交互效率、易学性以及用户的满意度。Hartson 的定义比较全面,但对这一概念的可操作性缺乏进一步分析。

 

       Nielsen(1993) 的定义弥补了这一缺陷。他认为可用性包括以下要素:

           ①易学性:产品是否易于学习?
           ②交互效率:即用户使用产品完成具体任务的效率。
           ③易记性:用户搁置某产品一段时间后是否仍然记得如何操作?
           ④出错频率和严重性:操作错误出现频率的高低? 严重程度?
           ⑤用户满意度:用户对产品是否满意? Nielsen 认为产品在每个要素上都达到很好的水平,才具有高可用性[3 ]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在其ISO FDIS 9241211 标准(Guidance on Usability , 1997) 中认为,可用性是指当用户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产品完成具体任务时,交互过程的有效性、交互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可用性的概念包含三方面内容。

      首先,有用性和有效性,即产品能否实现一定的功能以及交互界面能否有效支持产品功能。

      其次,交互效率,包括交互过程的安全性、用户绩效、出错频率及严重性、易学性和易记性等因素。

      最后,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可用性概念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交互过程的认识,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思想逐步深入人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user,任务,interface,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