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形势

  一、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定义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将其运用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和事故的预防、救援、处理中。通过计算机和其它终端设备实现数据录入和储存,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传递,通过程序实现数据处理和反馈,帮助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从而实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效率,控制管理风险,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的目标。

  二、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1. 国外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国外早在70年代就已将计算机技术逐步应用于安全科学的开发研究中。除了利用计算机进行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事件分析(如事故分析,故障分析),还将计算机的数据库技术广泛应用于安全信息管理。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在多个专业领域得到开发应用。如航空工业系统、化工工业系统,以及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部门、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安全工程技术数据库并开发了符合自己综合管理需要的系统。智能安全信息集成与管理的研究逐步展开,将安全信息的采集、安全评价、专家决策、危险源辩识、故障诊断等技术集成化,并已在一些重要企业和部门应用。

    2. 我国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18月组建以来召开了第—次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工作会议。规范安全生产伤亡事故调度、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体系,提高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采取有效措施,使信息工作更好地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 2003年,国家安监局正式发布《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纲要(2004-2010) 》并明确指出:“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并开始着手“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程”。

  • 2004616日,经中央编办批准,安全生产信息研究院正式成立。

  • 为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已经成立了总调度室,负责全国事故报告、统计分析和应急处理工作。

  •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中指出九项重点工程中的第五项为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同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将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列为“金安”工程。

  • 2011121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安监总规划〔2011189号文通知《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已经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

    3十一五时期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 实施了金安工程一期项目,初步形成了支撑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开展安全生产基础业务的资源专网及其应用系统。

  • 依托互联网推进安全生产政务公开和网上为民服务,进一步提高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的服务水平。

  • 加强了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得到进一步提升。

  •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基本建立。

  • 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 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运维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三、“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安全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的重要时期,是确保实现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实现根本性好转目标的关键时期。

 1. 安全生产工作日趋复杂,提高安全监管监察水平需要信息化手段保障。

 “十二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基础依然薄弱,高危行业(领域)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安全生产保障难度加大,城市运行安全风险加大,安全生产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履行安全监管监察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2. 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安全生产信息化提供了机遇。

 以互联网和云计算为重点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的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已列入我国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 信息化建设对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将不断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环节。通过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企业与行业管理部门和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是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

 4. 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对信息化手段的需求更加迫切。

 安全监管监察对象点多面广、过程连续、动态变化,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难以实现对安全监管监察对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方法,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四、“十二五”安全生产信息化规划

  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紧扣《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和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关于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推进安全生产信息技术创新,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标准体系建设,强化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资源利用,推进安全生产政务信息公开,促进企业与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和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

  2. 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出发,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对信息化的新需求,综合协调、科学推进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平衡发展。

用促建,以建保用。以信息化建设保障应用的不断深化,以业务需求促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安全生产业务的深度融合。

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不同业务类型之间、部门之间、地区之间、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效益。

夯实基础,安全可靠。依托现有多种网络资源,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高系统的整体安全和使用管理水平。

精选示范,分类推广。在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管理等工作,选择重点地区先行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安全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试点工作,逐步形成企业、行业管理部门和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换的标准规范体系、典型业务系统及数据库,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3. 规划目标

十二五末,基本形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满足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业务应用的需要;初步建成共用共享的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有效支撑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管理业务,为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决策管理提供服务;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安全监管监察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能力;通过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冶金等工贸行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形成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企业信息共享的标准、互联互通机制以及典型业务系统;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管理,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信息化保障。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救援机构(基地)和有关单位互联互通的基础信息网络和安全保障系统,初步实现与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具备新一代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等信息传输功能。

——按照国家有关涉密信息安全规定,建成符合涉密信息系统标准的机密级内网及其业务系统。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以及中介机构管理等业务实现网上审批。市()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建成政府网站,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和行政许可业务网上办理。

——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统计和安全生产调度统计等基础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100%

——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直管行业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90%以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基础信息入库率达到80%以上。

——基本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安全监管监察和应急业务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标准规范以及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与相关部门间、与重点安全监管监察企业间信息共享和传输交换的标准规范。

——建成覆盖国家、省(区、市)、市()、重点企业和主要救援队伍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信息系统运行需要,市()和县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明显加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