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文件系统 课堂笔记

文件系统:系统某个分支下管理文件的系统

Rootfs:根文件系统

 

FHS:

 /boot系统启动相关的文件,如内核、initrd,以及grub(boot loader)

 /dev:设备文件

                           块设备:指随机访问的设备,按数据块访问

                           字符设备:线性访问的设备,即需逐个字符访问

                            设备号:主设备号(major)和次设备号(minor)

/etc:配置文件所在

/home:用户的家目录,每个用户的家目录通常默认有个和用户同名的/home/USERNAME

 /rootroot用户的/home目录

/lib:        库文件; /lib/modules:内核模块文件

              库有两种:静态库:程序专属不可共享,在不同操作系统间移动程序时可以一并打包。如.a

                                    动态库:又叫共享库,即两个或多个程序可在内存中共享一份库,如.dll,.so

/media:挂载点目录,通常挂在移动设备

/mnt:该再点目录,挂载额外的临时系统

/opt:可选目录,早期通常安装第三方软件,目前不用

/proc:伪文件系统,显示内核的映射文件,开机时有内核的工作属性和可调参数的统计参数等,关机后为空

/sys:伪文件系统,跟硬件设备相关的属性映射文件

/tmp:公共的临时文件,每个人都有权限创建文件,但只能删自己的文件

/var:可变化的文件

/bin:可执行文件,用户命令

/sbin:可执行文件,管理命令

/usr:  univical sharedand read-only file)全局共享的只读文件

           /usr/bin:放可执行文件,特指系统启动后自身所需要的用户命令

          /usr/sbin:

          /usr/lib:

          /usr/local第三方程序,非必须

                  /usr/local/bin

                  /usr/local/sbin

                  /usr/local/lib

 

Linux系统中文件及文件目录的命名规则

    1.长度不能超过255个字符

    2.严格区分大小写

    3.不能使用/"当文件名

.目录管理

   1.ls

 2.cd

 3.pwd

 4.mkdir:创建目录

        -p:递归创建,

        -v:显示详细创建过程

       eg:创建两个目录 /mnt/test/x/m, /mnt/test/y   ------>mkdir -pv /mnt/test(x/m,y}

               /mnt/test2/下创建四个目录 a_b,b_c,d_b,d_c,   ——> mkdir -pm/mnt/test2/{a,d}_{b,c}

  5.tree:显示树(RHEL 5.8自带,RHEL6.3需手动安装)

三.文件管理

 

1).stat:显示文件的状态信息

 2).touch:修改文件的时间戳,无参数的情况下一次修改access,modifychang时间戳,且如果没有文件则创建一个文件

               -a:只改变access时间

               -m:只改变modify时间

               -t:改变到指定的时间YYMMDDHHMM.SS

3).文本编辑器:编辑纯ASCII文件的编辑器,如nano

4).创建文件:nano FILENAME

5).删除文件:rm FILENAME

               -i:交互操作

                                 -f:强行删除

                                 -r:递归删除

6).命令的别名:alias;要使用命令本身而非别名时,在命令前面加反斜线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命令,Linux系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