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1985-2000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1、生态环境变化的特征及主要驱动因素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主要取决于通过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体现出来的生态环境结构。结合榆林市的区域特点,根据1985-2000年榆林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对榆林市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贡献率进行归纳。

榆林市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及其贡献率

榆林市1985-2000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_第1张图片

  从表里可看出:1985-2000年,榆林市生态环境变化同时并存在好转和恶化的状况,但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改善趋向。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驱动因子包括退耕还林、治沙种草与防护林建设(造林)、未利用地开垦等,其中治沙种草与造林对榆林市生态环境改善的贡献率居首位(74.8%)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为草地转化为林地及未利用地转化为林地和草地;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土地利用转变类型有建设占用、土地退化和耕地开垦。其贡献率分别为0.94%,15.88%和2.11%,其中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向未利用地、草地向未利用地、林地向草地,以及草地内部二级类型间的转换。可见,近15年来榆林市在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土地利用变化驱使的生态环改善率达到78.5%。表3也表明,与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导因子相比,城镇用地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小。

  2、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区域特征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差异性(图2)近15年来榆林市土地利用变化给各县生态环境质量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恶化。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地区有榆阳区、佳县和神木县,改善程度分别为0.0322、0.0376和0.0231,同时米脂、清涧和子洲县也有不同程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恶化的地区包括定边、靖边和吴堡,其中吴堡县的恶化程度最小(0.004),定边和靖边分别为0.0376和0.0224。从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规律看,北部风沙滩地区要比南部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改善的程度高。

榆林市1985-2000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_第2张图片
  总体而言,林草地特别是草地面积的增加与减少是导致各县生态环境改善和恶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对各地类内部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可进一步发现中覆盖度草地面积的增加是横山、佳县、榆阳等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此外,低覆盖度草地和灌木林、疏林、地面积的增加也起一定的贡献作用。与此相反,中覆盖度草地面积的减少是定边、靖边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主要原因,此外,林地面积减少也是靖边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榆林,生态环境,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