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的移植

14.4  移植U-Boot到开发板

U-Boot虽然支持众多处理器和开发板,但是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是千差万别的,在使用U-Boot的时候,仍然需要针对自己的开发板做适当的修改。幸好U-Boot是一个结构设计合理的软件,在移植过程中严格按照U-Boot的工程结构移植很容易就能取得成功。本节将介绍如何移植U-Boot程序到ARM开发板。

14.4.1  U-Boot移植的一般步骤

从14.2节对U-Boot代码的分析可以看出, U-Boot移植工作主要分成处理器相关部分和开发板相关部分。由于U-Boot已经支持目前绝大多数处理器,因此处理器移植的工作相对较少,主要是修改一些配置。对于开发板部分的移植,需要参考硬件线路的外围器件的手册。U-Boot移植大致可以分为下面的步骤:

1.检查U-Boot工程是否支持目标平台

主要检查U-Boot根目录下的Readme文件是否提到目标平台处理器,cpu目录下是否有目标平台的处理器目录,以及board目录下是否有目标平台类似的工程。如果U-Boot已经编写了与目标平台类似的工程文件,移植工作会大大减轻。

2.分析目标平台类似工程目录结构

如果U-Boot有与目标平台类似的工程,需要分析一下目标板工程目录的结构。不同的目标板可能差别很大,分析工程目录中有哪些文件可以被新的目标开发板利用。

3.分析目标平台代码

目标平台代码分析可以按照14.3.4节介绍的U-Boot启动流程分析,看哪些代码是额外的,是否需要去掉额外的代码。

4.建立新的开发板平台目录

在board目录下建立新的开发板平台目录,目录下的文件可以从现有类似的开发板平台目录下复制得到。

5.对照手册修改平台差异部分代码

对照硬件手册,按照U-Boot启动流程修改现有代码与新平台有差异的部分。

6.调试新代码

新修改的代码很可能启动不了,需要通过JTag调试器跟踪调试。找出原因修改后再调试,直到正确启动。

以上分析的6个步骤并非必须严格遵守,这里仅是提供一个一般的思路,读者在移植的时候需要结合自己的目标板情况来分析。

14.4.2  移植U-Boot到目标开发板

移植U-Boot到新的目标平台会有许多问题。为了减少出错和工作量,在建立一个新的目标平台的时候可以直接复制现有类似平台的代码目录,然后在现有基础上修改。如移植到mini2440开发板,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操作:

1.建立新目标板工程目录

在board目录下建立一个mini2440目录,现有的smdk2410目录是类似的平台,可以复制smdk2410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到mini2440目录。

2.向配置文件加入新开发板配置

在U-Boot代码根目录下,修改Makefile文件。在1881行插入一行,写入以下配置:

 

1882 mini2440_config : unconfig

1883   @$(MKCONFIG) $(@:_config=) arm arm920t mini2440 NULL s3c24x0

 

新增代码的作用是告诉U-Boot,mini2440开发板用到了arm目录、arm920t目录、mini2440目录以及s3c24x0目录下的文件。在编译的时候,U-Boot会从这些目录中寻找Makefile并且编译。

保存Makefile文件退出,在include/configs目录下,复制smdk2410.h到mini2440.h,该操作是防止编译mini2440开发板的时候出错。

3.预编译新开发板的代码

到目前为止可以先编译一下新开发板的代码,目的是为了验证工程文件配置是否正确。在U-Boot目录下执行:

 

$ make mini2440_config

Configuring for mini2440 board...

$ make

 

“make mini2440_config”会生成mini2440开发板配置,然后执行make开始编译。编译后生成目标文件u-boot,该文件可以下载到目标板执行。如果编译成功,说明新建立的目标板工程目录是可以使用的。

4.修改目标板配置

新的目标板配置主要存放在include/configs/mini2440.h文件中,该文件有几个宏需要修改:

 

CONFIG_SYS_CLK_FREQ         // 目标板处理器晶振的频率

CONFIG_DRIVER_CS8900        // 目标板是否有CS8900网卡

CS8900_BASE                 // CS8900网卡控制器地址

CONFIG_BOOTDELAY            // 启动延迟时间

CONFIG_NETMASK              // 网络地址掩码

CONFIG_SERVERIP             // 服务器IP地址

CFG_MAX_FLASH_BANKS         // Flash存储器Bank数量

PHYS_FLASH_SIZE             // Flash存储器大小

CFG_ENV_ADDR                // 环境配置信息存放地址

CFG_FLASH_ERASE_TOUT        // 擦除Flash超时时间

CFG_FLASH_WRITE_TOUT        // 写Flash超时时间

CFG_ENV_SIZE                // 环境变量大小

 

用户需要根据目标板的配置情况修改,在本例中需要修改Flash存储器大小,其他使用默认值。

在board/mini2440目录下,需要修改config.mk文件中TEXT_BASE宏的值为0x32000000,该值是mini2440开发板加载Bootloader的地址。

5.编译新的配置并且下载执行

回到U-Boot代码根目录,重新执行make编译生成u-boot目标文件,然后通过Flash烧写工具烧写到mini2440开发板的NOR Flash存储器,然后上电启动。

14.4.3  移植U-Boot的常见问题

在移植U-Boot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最主要的是一开始无法启动U-Boot。代码中很多地方设置有误都会导致无法启动,对于Stage1的代码来说,系统的出错信息是无法打印到串口或者其他设备的,此时可以使用JTag调试器调试目标开发板。

对于汇编编写的代码,一般都与系统硬件息息相关,在编写的时候需要非常仔细。最好准备好ARM体系结构手册和S3C2440A芯片手册,并且认真阅读编程模型相关的章节,对硬件的初始化流程要细心分析。

此外建议尽可能地把目标板外围硬件设备的初始化工作放在Stage2阶段,最好能使用C语言编写,避免使用汇编调试周期长的问题,提高开发效率。


转载: http://blog.csdn.net/linuxdianc/article/details/5026614


你可能感兴趣的:(uboot的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