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位线(HWM)理论



HWM的一些特性

  1 oracle用HWM来界定一个段中使用的块和未使用的块。

  当我们创建一个表:A时,ORACLE就会为这个对象分配一个段.在这个段中,即使我们未插入任何记录,也至少有一个区(64bit,也就是8个块)被分配,第一个区的第一个块就称为段头(SEGMENT HEADE),段头中就储存了一些信息,基中HWM的信息就存储在此.此时,因为第一个区的第一块用于存储段头的一些信息,虽然没有存储任何实际的记录,但也算是被使用,此时HWM是位于第2个块.当我们不断插入数据到A后,第1个块已经放不下后面新插入的数据,此时,ORACLE将高水位之上的块用于存储新增数据,同时,HWM本身也向上移.也就是说,当我们不断插入数据时,HWM会不断上移,这样,在HWM之下的,就表示使用过的块,HWM之上的就表示已分配但从未使用过的块.

  2 HWM在插入数据时,当现有空间不足而进行空间的扩展时会向上移,但删除数据时不会往下移.

  这就好比是水库的水位,当涨水时,水位往上移,当水退出后,最高水位的痕迹还是清淅可见.

  删除数据后便存在浪费的空间,ORACLE 不会释放空间以供其他对象使用,有一条简单的理由:由于空间是为新插入的行保留的,并且要适应现有行的增长。被占用的最高空间称为最高使用标记 (HWM)。

  3 HWM的信息存储在段头当中.

  HWM本身的信息是储存在段头.在段空间是手工管理方式时,ORACLE是通过FREELIST(一个单向链表)来管理段内的空间分配.在段空间是自动管理方式时(ASSM),ORACLE是通过BITMAP来管理段内的空间分配.

  4 ORACLE的全表扫描是读取高水位标记(HWM)以下的所有块

  当用户发出一个全表扫描时,ORACLE 始终必须从段一直扫描到 HWM,即使它什么也没有发现。该任务延长了全表扫描的时间。

  采用TRUNCATE语句删除一个表的数据的时候,类似于重新建立了表,不仅把数据都删除了,还把HWM给清空恢复为0。

  5 当用直接路径插入行时 — 例如,通过直接加载插入(用 APPEND 提示插入)或通过 SQL*LOADER 直接路径 — 数据块直接置于 HWM 之上。它下面的空间就浪费掉了

  在手动段空间管理(Manual Segment Space Management)中,段中只有一个HWM,但是在Oracle 9i Release1才添加的自动段空间管理(Automatic Segment Space Management)中,又有了一个低HWM的概念出来。为什么有了HWM还又有一个低HWM呢,这个是因为自动段空间管理的特性造成的。在手段段空间管理中,当数据插入以后,如果是插入到新的数据块中,数据块就会被自动格式化等待数据访问。而在自动段空间管理中,数据插入到新的数据块以后,数据块并没有被格式化,而是在第一次访问这个数据块的时候才格式化这个块。所以我们又需要一条水位线,用来标示已经被格式化的块。这条水位线就叫做低HWM。一般来说,低HWM肯定是低于等于HWM的。

  额外扩展:
  [TEST1@orcl] SQL>delete from c;

  [TEST1@orcl] SQL>alter table c shrink space;

  alter table c shrink space

  *

  第 1 行出现错误:

  ORA-10636: ROW MOVEMENT is not enabled

  [TEST1@orcl] SQL>alter table c enable row movement;

  表已更改。

  [TEST1@orcl] SQL>alter table c shrink space;

  表已更改。

  [TEST1@orcl] SQL>analyze table c compute statistics;

  [TEST1@orcl] SQL>select table_name,blocks,empty_blocks from user_tables where table_name='C';

  TABLE_NAME     BLOCKS EMPTY_BLOCKS

  ---------- ---------- ------------

  C                   1            7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水位线(HWM)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