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车符号和换行符号产生背景

回车符号和换行符号产生背景:   关于“回车”(carriage return)和“换行”(line feed)这两个概念的来历 和区别。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Teletype Model 33)的玩意,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
     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
这就是“换行”和“回车”的来历,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后来,计算机发明了,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那时,存储器很贵,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加一个就可以。于是,就出现了分歧。
Unix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换行>”,即“/n”;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 <回车><换行>”,即“/r/n”;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回车>”。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具体区别:

先看个例子,网上找的:
先生成一个换行(/n, 0x0A)和回车(/r, 0x0D)组合的文本
   $ echo -en '12/n34/r56/n/r78/r/n' > tmp

   以十六进制方式查看文本
   $ od -t x1 tmp
   0000000 31 32 0a 33 34 0d 35 36 0a 0d 37 38 0d 0a
   0000016

在Linux的vim中的显示效果:
回车符号和换行符号产生背景_第1张图片

在windows的记事本中的显示效果:

回车符号和换行符号产生背景_第2张图片

编程相关:

文本文件的行结束符,传统上
PC机 用 CRLF
苹果机用CR
unix 用 LF
CR -- 回车符,c语言'/r'
LF -- 换行符, c语言'/n'
不同计算机上c语言统一规定为:
文本文件的行结束符一律变成一个符号LF,也就是换行符,也就是new line符, 也就是'/n'.
“回车和换行符转换成一个换行符”-- 对PC机而言,文本文件行结束符,CRLF读入后,丢掉CR,留   LF.
例如fgets() 读入一行,行尾只有LF,没有CR.

在解析文本或其他格式的文件内容时,常常要碰到判定回车换行的地方,这个时候就要注意既要判定"/r/n"又要判定"/n"。写程序时可能得到一行,将其进行trim掉'/r',这样能得到你所需要的string了。

'/n' 10 换行(newline)
'/r' 13 回车(return)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车符号和换行符号产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