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身与经历


我的出身与经历

wod

我的出身与经历_第1张图片

图1 我的出生地-嘉兴新塍吴润昭私院全景

出生与家庭

       我1933年4月29日诞生在浙江 嘉兴 新塍 吴润昭私院[1]上图1;吴润昭是我的曾祖父,是一个大丝商,江苏吴江盛泽人,在晚清太平天国年间从江苏吴江盛泽举家迁到浙江嘉兴新塍,并花费一生积蓄建造了此私院,原想靠房屋出租攒钱来代替有风险的茧丝生意,但结果不理想,从此家境渐渐衰落。

       我的祖父叫吴允升,有4个子女,在祖母生下4个子女后去世,我没有见过他,学什么做什么我都不知道。祖母守寡许多年,直到94岁才去世,我小时应该见过她,在[1]中也有她的照片,但在我脑海里未留下当年她的任何印象,因为我当时年龄很小,即使父母当年是什么样子也完全想不起来。

        父亲吴乃燮在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在嘉兴读完小学与中学后去北平读了国立农专,他参加过5.4运动,当时还是嘉兴2名学生代表之一,在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内有他的照片。据我堂哥吴祖垲在《我的回忆》[2]中说,父亲是靠变卖家产上大学的;我当然不会直接知道父亲年轻时家境情况,但据我的另一位远房亲戚告诉我,我的曾祖父的“后人个个都是穷人,连修理祖传房子的钱都没有”,所以父亲靠变卖家产读大学是理所当然。

      我的母亲赵亿青是浙江诸暨人,从小随外祖父赵君方在北京长大,在北京读书(女子师范),但毕业后,除58年大跃进时期去义务教过一段时间小学算术外,其余从来没有为社会工作过,在家抚养子女,是一个典型家庭妇女。

       我家兄弟姐妹一共有6个,我是老三,我上面有一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兄弟姐妹中,除大弟弟在电视台搞广播工作外,其余都是教书的,且大部分是文科教师,只有我是教数学的。

       家庭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父亲在我小学三年级时给我买了很厚也很精美的彩色小画册,使我从小喜欢上了画图;他是生物教师,在我1945年小学毕业时,帮我突击复习我最不理想的《常识》课,使我在1946春绍兴初中有5000名考生参加的招生考试中获得第7名的好成绩;高中一年级时他是我的生物教师,他教的许多内容对我后来参军学医很有帮助,使我学习比较轻松,成绩也不错,后来被抽调到浙江医学院和二军大进修,并最后能留校工作。

       母亲对我的帮助主要是数学。这里不是指我后来所读的大学数学,而是指小学数学,她使我从小得到良好的数学根基。记得在小学四年级时,每天早上起来耐心帮我背九九口诀表。我是一个不肯背书的人,但像九九乘法口诀这样的东西非得靠背才行。有了好的基础,我在中学里成绩最好的课程是数学,以致于当我参军复员后最终选择了读数学,而不是参军期间学的医学,如果继续学医,那一定会很轻松,许多基础课甚至可以免修。

       哥哥对我的影响主要是外语。他大学的专业是外语,他对我的影响就是使我对外语也由好奇进而很爱好。记得我在初一时,他已是大二。这一年暑假有一天他正在看一本精装厚书,我问他在看什么,他把书一摊,说:”你自己看吧!“,我拿过来一看,不是中文,以为一定是英文,但看来看去一个字也不认识,后来追问他,才知道是一本法文,一本法文小说。我后来到北大上学后也学法语,并且得到很好成绩。哥哥也喜欢音乐,他会唱许多歌,还常把一些好听的歌的词与曲不厌其烦地手抄下来寄给我,包括中国歌和外国歌,自己也唱这些歌,我到复旦工作后他还寄给我他爱唱的德文的舒伯特小夜曲,我后来在复旦工作也去学了德语。

      姐姐的专业是历史,她对我的影响不是专业,而是其他多方面。她中学曾有一年多在绍中读的,这时我也正好在绍中,我初春一时她已读高春二。我看她读书非常勤奋。有一段时期,每天要背一本英文字典,拿在手里念几分钟,想记住其中所有单字。当时父亲为了希望我们好好读书,规定95分以上有獎,结果我只有数学有獎,英语偶尔也得獎,而她文理各课常常都能得獎。她还到绍兴县图书馆去借书,有的好看的书,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堂.吉坷德"一类的小说,趁她不看时我也会拿来看,但她也借来像“资本论”、“哲学的贫困”这样的著作,我当时完全看不懂,就没有兴趣。她高中毕业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去考大学,父亲为她就地找了一份税务局的好工作,但她去了几天就不去了,因忍受不了那里的环境:都是老人,只有她一个年轻人,后来就突然离家出走,一个人独自到上海,托朋友帮忙找到一份小学代课老师的工作,后来又去了台湾,托两位已在那里的堂哥帮忙,在小学里教书。解放后她回到大陆考上中山大学历史系。4年学习中,成绩非常非常优良,除体育为4分以外,其余门门为5分,并四年都担任班长。那时我也从军队复员考上了北大,当我二年级在学法语之事被她知道后,她从广州为我买了一本“模范法华小词典”,这是使我能学好法语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很少有法文词典买,估计一起学法语的其他同学中除了我都没有法文词典。

     我的2个弟弟从小都喜欢业余动手搞电子产品,而受他们影响,我大学毕业后也喜欢动手搞电子产品,并从而由教数学转去电子计算机房工作过,并最终也能担任计算机、程序设计等非数学课程的教学

       

经历生活简表

0-4岁:在浙江嘉兴新塍老家度过;

5-6岁:山东枣庄,住枣庄煤矿职工宿舍;

6-13岁:浙江诸暨赵家,在赵家上蓝台小学,在赵家一共度过8年抗战中的后7年;

13-17岁:浙江绍兴,在绍兴一中读初一到高二,共5年;

18-22岁:参军4年多,在杭州、苏州、上海、南京等地学医,其中有2学期曾去浙江医学院(今浙江医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进修组织与胚胎学等2年制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技术员;

22-27岁:部队复员后在家自学3个多月,后以同等学历按第一志愿考取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数学专业控制论专门化共学5年;

28-60岁: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上海复旦大学数学力学系,后转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微电子系,从事教学、科研,也曾为计算机房或系与校办的工厂工作过。

60岁:退休,即被学校聘与为CAI实验室软件开发顾问;


以下是我1993年退休时写的工作经历

1951年1月浙江绍中高二读完后参军。在部队学医,两年制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技术员。
55年复员考入北大读数学(控制论)。6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复旦,先后在数学系、物理系、电子工程系、微电子系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计算机房管理工作,93年退休,即被学校聘为校CAI实验室顾问。
复旦大学时期主要工作:
教学工作:先后开设了数理逻辑、数字电路、工程数学、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等十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不少属学校首开。另外还为预备教师举办过程序设计自动化、控制论等当时尚属前沿领域的知识讲座。所编写和翻译的教材许多都获得好评,并流传到其他高校。
实验室和生产线工作:研制并动手制造了电子管测试仪、磁芯测试仪、信号发生器、稳压电源、计算机接口等许多电子设备,用来装备生产线和实验室,其中0-30伏稳压电源则被大量生产装备了全校许多实验室。
科研工作大量时间从事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测试设计系统和剖析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1. LSI测试系统(70年代):这是上海市的会战项目,由高校、研究所以及LSI 生产厂家近10个单位20多人参加。目的是要设计一个计算机来控制LSI的测试。会战组分成运控、存储器和测试部件三组。共进行了3期,研制了3个产品。第1期我负责的是运控部件的设计制作。但当各组制作的插件完成后,发现在将插件装配成整机前,首先需要对每一块插件进行独立的测试,以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为此首先需要设计和制作一个测试仪插件板的测试设备。这一工作由我完成,我一共制作了3个插件测试台,采用了“比较测试法”的思想,即第一块PCB由人工进行完全测试,以后所有相同板子只要看它在相同输入下有否有否输出即可。第2时期我负责测试部件的改进,这一任务工作量不少,共需10多块PCB。此外,因受到插件测试台的启发,我还提出了一个不用计算机而用一个台式数字仪器来实现LSI的测试的方案。此方案开始遭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但后来终于被大家接受了,并要我设计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我设计好后交给了副组长,他化了很大力气终于看懂了。第3期我没有参加,但所制作的测试系统就是我第二时期所提出方案:用一个台式数字仪器来代替计算机控制 LSI的测试。
2. LSI物理设计系统(80-84年):这里主要指LSI版图的布局和布线。我在组内开始是负责布局的研究,曾阅读有关的文献向组内同志作了介绍, 后来,因研究布线的同志因看不懂Kernighan等人有关最优布线的算法,我就转到了布线的研究。我看了以后立刻就懂了:原文确实没有正式讲清一个需要联立递归定义的概念。后来我形式地定义了这个概念,并编制出了整个布线程序,后又进一步对其作了改进,写了一篇有关LSI设计的终结性文章提交给80年广州会议。后又研制了更多更好的快速最优通道布线算法和崎岖通道的最优布线算法,发表于82年在昆明举行的全国CAD会议。这2篇文章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好评。后来我又应用这些算法实际制作了一个PCB的布线系统,并用它为心脏起搏器的测试仪设计了5块PCB 。
3. LSI剖析系统(85-93年):也就是所谓的LSI逆向设计工程。在此其间我在图形-图像方面作了较多的研究,熟悉多种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的编程。研制了不少应用软件,其中2个工作量较大,一个是图形编辑器,包括GED及CGED,可以在黑白和彩色图形终端上用来编辑LSI版图。曾用它来设计过不少产品。另一个是版图-线路图转换程序,这是逆向设计工程的主要环节。它很精采,以至于许多局外人(包括当时的复旦校长华中一),看了以后开始不相信它是真的!
除此以外,还有下列研究成果:
4. 分子图形软件MOL3D和MOL4D:这一软件最早是应生物系教师的要求在当时我所在的实验室的VAX机和高分辨率彩显上开发的,并称MOL3D,93年后才转到PC上,因增加了动画功能而改叫MOL4D。该软件在全国高校评比时获一等奖(全国仅五名),而在小组评比时都为第一名。
5. 60年代末设计成功DD10大功率管为社为创造了极大经济效益;

6.1984年用电脑设计了居民身份证的底纹图案获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被公安部来信表扬“为十亿人民作出了贡献”。


著作和翻译:
1962: 参与诺维科夫<数理逻辑>(俄文)翻译,供复旦(后来是北大)数学系程序专业作为教材。
此书有4人参加翻译,我翻译约1/2篇幅,并担任统稿(实际大部分是重译)。
1963: 参与<苏联哲学百科辞典>翻译,我翻译的部分是上海哲学界挑剩下来的(承担不了)有关算法、可计算函数、无穷归纳、数理逻辑中的推理、实无穷的抽象等属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的长篇条目。
1985: 复旦、北航等向加拿大购买DEC公司VAX750/780机的高校,组织<VAX/VMS操作系统自学教程>四册的翻译(英文),复旦翻译了1,2两册,我参与了翻译并负责通校。
1990: 受上海科技出版社委托,翻译了英国Pergamon公司出版的<图解微电子学和微型计算机辞典>。此书是“中英文化合作与交流”的项目之一,与此对等的是Pergamon公司用英文翻译出版了<邓小平选集>等三本中文书。
     

以下是退休后的工作【17以前项为未退休时做的详细工作清单,略

        我退休被学校聘为CAI 实验室软件开发顾问(当时另外还聘一个政治顾问)后,在学校里指导学生搞CAI软件开发,同时也在校内、外从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语言》、《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教学。

此外也受人之托或个人兴趣先后搞过以下项目:【注:1-16项为未退休时的工作,前面已列】

17. MSG-200图像屏幕汉字叠加软件设计(为日本美上美株式会社设计)
18. CCCP中文C和中文Pascal共用集成开发环境(为了个人兴趣爱好) 
19. 微型打印机控制程序(为复旦计算机系一毕业生)

20a. 人体关节扭曲度测试软件设计(为上海长海医院风湿科)
20b. 人体关节肿胀度测试软件设计(为上海长海医院风湿科)
21a. 数控线切割软件1 - NCPlot设计(为复旦大学校办工厂)
21b. 数控
线切割软件2 - ArcTo设计(为复旦大学校办工厂)
21c. 数控
线切割软件3 - SCC设计(为复旦大学校办工厂)
23. 二元函数3维图形显示软件设计(为物理系和数学系教师)
24. 框图编辑器设计(为自己使用)
25.《DESARGUES定理》软件设计(个人兴趣爱好)
26.《PASCAL定理》软件设计(个人兴趣爱好)
27.《CMOS设置模拟软件》设计(为“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
28.《FDISK硬盘分区模拟软件》设计(为“上海市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
29.《网上考试系统》软件设计(为复旦大学高银公司)
30. 分子图形系列软件 MOL4D (微机版)设计(为生物物理系,物理系等)
     根据分子大小和类型不同, MOL4D又有几个独立程序,用不同方法产生不同模型
31. DFT离散富里埃变换演示软件设计(个人兴趣)
32  TRACER 魔棒等图像处理算法软件设计(为回复csdn论坛网友提问而设计)
33.  DRAM 老化信号测试软件设计(为新加坡飞腾科技公司)
34. 运动生物力学计算机辅助分析与教学系统设计(为上海市体育学院)
35.  UGRAF开发应用(个人兴趣)
36. 许多小游戏软件设计(为个人好奇),其中有
       a.接龙:DOS下开发。特点:能看底牌
       b.24点:DOS下开发。特点:多人同机进行
       c.Tetris:DOS下开发。特点:双人同机进行
       d.五子棋:windows下开发。特点:网上对弈
       e.Honoi塔:windows下开发。特点:资益类游戏,成功有奖赏
       等等,
38. 网站设计(为个人兴趣)
      开始是用网页提供的免费域名,后申请过 zzwu, csgdn, gsdn, ggdn 等一级域名
39. 重锤下落式弹簧动刚度测试软件设计(为上海市材料研究所)
40. 导弹外壳填充介质微波探伤软件设计(为上海市材料研究所)
详细可看[3]

 同时也写过和翻译一些文章或书:【1-13为退休前的著译】

14:1994: 受香港万里书店委托,翻译了<DOS 6.22一日通>。

15: 1996: 受香港万里书店委托,与复旦另外两位同事一起翻译了<Java编程技巧1001条>。

16. 程序设计全国自考指导与训练(4人合编)

17. 游戏编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2人合译)
18. Lehmer射影几何入门(英译)
19. 应用逻辑 (英译,仅引言
20. Bourbaki集合论(法译,刚开始)

21. Church数理逻辑(英译,仅引言) 

22  其他

详细可见[4]


生活片段回忆:

0-4岁,在嘉兴新塍老家,我只记得几件事

    (1)从我家出去要经过一条又黑又长的小弄堂,走出弄堂是一条小马路,路对面都是平房小商店;

    (2) 4岁那年,我们全家人曾坐火车去上海一次,参加堂哥吴祖垲的婚礼。对婚礼场面本身已毫无印象,只对趁火车有点印象:记得我坐在窗口,到上海时车速很慢,我通过窗口清楚看到当时沿途都是破旧不堪的低矮小屋。后来大了再来上海,知道这里是闸北区虬江路,我到那里去买电子零件都是必经之路;

    (3)对于天天生活在其中的家庭环境,只记得我家门前是一个没有任何花草树木的、地上全是石板的天井;进天井向左转是我家的前厅,前厅很浅,摆着一张方桌,两边各有一个靠背椅子。至于前厅背后还有什么陈设就完全不知道,家里有那些亲人也没有任何印象。

5-6岁,在枣庄,留下对周围环境的印象比较深了一点:

    (1)我们住在枣庄城外的一个煤矿职工宿舍,职工宿舍一共有的4排,面向西,我们住的是离开枣庄城门最远的一排。

    (2)因当时已是抗战前期,日本飞机经常到枣庄来轰炸,我们常听到“呜——呜”的警报声,当我们一听到这种吓人声音就赶快离开职工宿舍,逃到枣庄城边、位于职工宿舍西南边、由德国人开的一家煤矿公司去防空,那里有很大的一个地下室可以防空,也可能是因日本和德国的关系,日机不会去轰炸,而比较安全。

    (3)对职工住房室内环境怎样,已经没有太多印象,只记得有一个白色水盆装在墙上,我家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以前在嘉兴可能没有用自来水。

      其余也已无更多的印象。

7-12岁,在诸暨赵家(外婆家):这时我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都已有非常清晰的印象,并且永生不会忘。我有几篇博文都是回忆这段时期的零星经历。自然还有许多可写的东西,特别是对外祖父的印象,虽然我的博文中也有几篇是有关他的,但大都是别人写我转载的。以下我将详细介绍他,但先介绍一下住所及环境。


我在赵家的居住地点叫水阁台门,因它由99间半房子组成,所以又叫99间半台门里住多少人家我不知道,但估计是20家左右,因为房子是楼上楼下双层,99间半实际有近199个房间,如平均每家有房10间,总数就是20家。外祖父家在水阁台门的东南角上,见上图,楼上楼下主要房屋总共有12间,还有2个天井和一个池塘。其中东南角上有一个特殊的房间叫水阁厅,因它的一半建筑在池塘上面。水阁厅就是我当时除上学外平时成天活动的地方,连吃饭也在这里进行,上图是楼下各房间的布局,楼上与楼下的房间布局略有不同,如中堂上面就是中间不分隔的一大间,和东间、西间一样大,门都只有一扇,都朝南,北边只有窗。

外公家大门朝西,进了大门两边有一小的房间,分别是养鸡和养猪间,然后经一圆洞门到一天井。天井南边有3间房子,其中一间是一长工住的;天井北面也是3房间,中间一个无门,叫中堂,它的东边和西边是有门可关的房间,我们就叫它东间和西间,我晚上就住在东间的楼上,而外公一家住在西间楼下。

在后门南边有一小弄堂(上面未画出),对面是后房,后房中也有一间大的养猪房,一间柴房和一个天井,天井里有一个水井,我看到长工经常到后房去,把水从井里用吊桶吊出来挑到厨房间,倒在一只大水缸里,沿路都被水桶里溢出来的水泼得很湿。

赵家村四周都有山,东南西北各叫东堂山,南山,西山和卢梦山,其中后面的三个山不高,我都上去过,南山西山还经常上去,而东堂山很高,我从来不敢上去。在东南边还有更高的鹫山。赵家村有一凹字型的地形,水阁台门位于凹字中间南边,台门前是一大空地,大家都在其上铺竹席子洒稻谷、萝卜干、咸菜之类。再前面就是一大片水稻田了。由于没有其他房子阻挡,走出水阁台门就能“开门见山”看到东南西边的山,而北边的山被台门所阻挡,如果离开台门远一点,就能看到北边的卢梦山。卢梦山很冷静,是大外公的父亲、书法家何蒙舜先生的坟墓所在地,那里周围都是杏子树,由于比较远,我与小娘舅一起仅仅去玩过一次。

     小学在外公家东面,大门则在外公家东南面距离外公家不到10分钟路程。小学中我比较喜欢上美术课,劳作课,算术课,而不喜欢国文课,但我的作文每次都得到“通顺”的评语。

13-17岁,在绍兴一中:

       我家搬到绍兴新河弄76号的宋家台门,租几间房子住。宋家台门在绍一中的正后面,但绍一中后面没有门,只有南边有门,东边有一小门为学校厨房所用。我从家到学校去,通常都要沿新河弄向东,再沿绍中东墙向南到胜利路,再向西直到绍中向南开的大门。总共大约一刻钟时间。如果从厨房所用小门进学校,那么只要5、6分钟就可到达校内。但我五年中学生活全都住宿在学校,只有星期天才回家去。


我的出身与经历_第2张图片

宋家台门主人叫宋寿桐,解放前是一名律师,解放后则一直无事做。可能是他以前有名,现在宋家台门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宋家台门是一个很大的台门,台门里现在住着44家人家,在后花园中还建有一个大酒店,但台门没有总的大门。我们抗战胜利从诸暨刚搬家来住时,宋家台面原有一黑漆大门,而里面连我们一共只有4户人家。几十年来,我们在台面里也搬过3个地方,所住房间开始有三间,后来一度减少为2间,最后曾经有4间,但最后变成一间。这一方面与我们家在绍的人数有关,但由4间变一间也与房屋的紧缺有关,而且,宋家台门是十分理想的学区房。

     绍中五年学习生活对我影响很大,


【待续】


参考文献

[1]  http://blog.csdn.net/zzwu/article/details/9287803

[2] http://blog.csdn.net/zzwu/article/details/18674863/

[3] http://blog.csdn.net/zzwu/article/details/9024697/

[4] http://blog.csdn.net/zzwu/article/details/9191539       



1933年4月29日生于浙江 嘉兴新塍 吴润昭私院[1];吴润昭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生与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