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被消费的年代

中午收到周筠老师寄来的《话题》全套,正好在写张小庆2005年的事情,下午断断续续花了3个小时读完《话题2005》,正如书前言所述,是一群特定的人(文学博士)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最先读到的是超女。想想那时,自己正沉浸到写程序所带来的巨大快感中,唯一关注的就是姚明和中青队,所以当同事问我对超女总决赛的预测并嘲笑我的无知时,我大吃一惊,去了报刊亭,下巴差点都掉下来,到处都是超女的报道。这让我不能理解,一场普普通通的选秀怎么就成了一个社会热点事件。匆匆扫过三个人的照片,我第一感觉自然是支持张靓颖的,不是别的,就因为只有她像女人。同事继续打击了我,她喜欢的是李宇春,她说你不觉得她很帅吗,女人说另外一个女人帅而不是漂亮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反讽,她继续说,李宇春纯真、安静、率性、真性情,这在当今社会是多么的可贵,你不这样觉得吗?事实上由于缺少上下文,我不这样觉得,我觉得她在描述李宇春时带入了自己的情感,从她的话语中能够强烈感到她对李宇春所展现特质的向往或者这种特质本来就夹杂了她自己的美好想象,人总是渴望自己缺少的东西,而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可惜的是,这个其他人往往只在童话和小说中存在,李宇春终究只是她的一厢情愿而已。为人们寻找身份认同/共鸣是所有好故事的特点,在这一点上2005年的超女做得很好,一个多元化的表述相比以往单一的表述和被动接受要容易接受的多。另外一点是这个同事反复强调的,即总算可以第一次投出自己的票了,实际由于专家和大众评审团的存在,这种投票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甚至,在后续的超女比赛中,这种投票使超女成了有钱人晋级的游戏,任何比赛终究是资本的游戏,但是不管怎样,超女做出了一种民主的姿态,后续的媒体报道强烈渲染了这一点,但事实证明,这终究还是一种得不到而幻想出来的乌托邦。另外一点书中提到是超女反映出人们对“民间”对抗主流、官方和精英的渴望和期待,这也许是超女成为社会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芙蓉姐姐则又是这个对抗主流故事的翻版,一方面男人们在她身上发泄着窥探和“芙蓉姐姐,你也配”的快感,另一方面,人们却把种种美好情感夹杂在她身上,自强、坚持、纯真、成功,好一个励志的烂大街故事。反文化、反主流,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只要你抓住这一条,再加上资本(炒作)的力量,那么,西单女孩、苏紫紫、凤姐将会层出不穷,并且永远会抓住人的眼球。看起来好像是我们消费着她们,实际上是我们被消费。

书中个人最喜欢的文章是“口号”+“口水”=竹篮打水,易读、还是易读,里面没有出现其他文章里出现的高深的专业名词,打个比方比如庞大的叙事结构等等,一个莫须有的事件经过媒体炒作立刻就能掀起滔天大波,这里面愤青的角色不可小视,什么是愤青?愤青被定义为有价值判断而缺乏理性基础的群体,他们有的只是情绪,然后不论对什么事,他的态度都是既定的,这其中既包括了全盘否定政府也包括了“爱国”青年。其实我倒认为说愤青是没有独立思考的群体再加上愤怒的情绪更为合适,对任何事情,我们不去思考不去找更多的信息,仅凭一条微薄、一篇报道的标题甚至一个听闻就确定了自己的立场,这也许也和教育相关,总是有一个标准答案等着你的,你不用去思考,一思考就会出问题,我认为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才是素质教育应该做的事情,有了这个其他都好办。于是,我们都在等待,等待一个标准答案,然后寻找一个安全的发泄通道,网络当然是最廉价的,其次是抵制日货、抵制家乐福、强制MSN挂红心,甚至可以轧几辆日本车,然而真正到关系我们自身利益的事情时,我们却沉默了,为什么,因为不安全、因为恐惧。愤青或者说没有独立思考的人是廉价的,是被消费的。

房价这篇是我第二喜欢的,因为我关注过易宪容和任志强的论战,最终,易宪容证明他是个骗子,而任志强却一直在我的微博关注之中。太多事情,因为情绪阻碍了理想的思考和声音。

不喜欢中国与日本这篇,因为能触摸到作者的情绪和倾向,而后续的讨论个人都不是很喜欢。我的观点是:一个把自己历史教科书修改的面目全非的却在义正言辞的指责别人修改历史,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啊。他们甚至连语文课本都篡改。

话题这本书好就好在都有自己比较独立的思考,另外,每篇文章背后都有不同声音的讨论,这很好。我喜欢的文章是自己觉得有思考的文章,而有两篇文章却感觉只是事件的罗列(中国与日本、素质教育),不是很喜欢。另外,作者群体背景的一致性似乎限制了讨论的深度,中国与日本这篇尤其严重,讨论与不讨论无异。

最后,以这句话结尾:网络上没有所谓民意,民意都是被引导出来的。一定要独立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