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在网上逛了,最近看了一些方舟子批裴雪涛的相关报道。然后知道起源是由于CCTV的记者柴静在博客中写了在飞机上偶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专家裴雪涛谈话时的相关观点。
柴静是我喜欢的年轻记者之一,我一直很喜欢看她的报道,主持的节目,有空的时候也经常到她的博客上逛。喜欢她的风格。
上了柴静的博客,看了她的最新文章《回应方舟子》和里面转载的方舟子的《并非每一项技术的背后都是生命》、以及那篇充当火药筒的文章,柴静《每一项技术的背后都是生命》。
首先,非常喜欢柴静。但这件事情上我明确支持方舟子。
有人因这件事,就表示对柴静失望,大可不必。谁在认识上没错?当然批评她的言论,因在于她永远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即使是博客,也有传媒的功能。因此介绍裴老师个人谈话的某些观点的时候,方觉得有必要对某些认识加于批驳,以澄清某些科学事实。
其实方不是针对柴静本人的,尽管他批评柴作为调查型的记者,不应该轻信道听途说的东西。但主要矛头还是针对裴老师的某些观点的。
对这件事,应该是对事不对人,并不是柴在这里写了行外的感慨,就说对她失望。毕竟是博客,而其实我喜欢上一些我所尊重的名人的博客,就是想知道她们对于很多事情,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怎样的。当然作为名人的柴,在写某些敏感的话题的文章的时候,确实要小心点。当然你有写作发言的自由,但你也要面对别人批驳你的自由。这才是真正的言论自由。像某些人因为方舟子批驳了她那篇文章,就说方炒作自己啊,说他四处谩骂,阻碍国人的言论自由,都是不对的。人家也有发言反对的自由啊。
言论自由一直都是属于那些敢讲真话,并且敢于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包括尊重外界对于自己的言论的批评的人。那些只准自己讲话,别人但有批评的言语,就指责别人打压自己言论自由的人,是没有实质上理解言论自由的。
方舟子对这些观点和科学认识的批驳也是必要的,站在不同的位置和立场,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并没有错。虽然在很多时候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但看得出他是在拿事实说话的,讲真话的人,而且对事认真,推理严谨,这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出来,因此我还是非常尊重他。
那些谩骂方或柴任何一方的人都是不理智的,都是纯粹的感情发泄,根本没有几个是在拿事实说话,甚至连摆摆讲道理的姿态都没有几个,简直是泼妇骂街。或者是根本没有了解双方的观点的重心所在,往往矛头指错了方向,于方、柴包括裴的辩论无关,你说你的,我骂我的。李敖说过,“我的本事是,我不但骂你是混蛋,还能证明你是混蛋,用证据证明你是混蛋。”,所以他那么喜欢骂人,但我非常尊重他。我们应该也要这样,相互撕咬对于事情没有益处。
这件事情上,我支持方舟子,但也同样喜欢和尊重柴静,不会因这件事而改变,谁能是完人?
柴静《回应方舟子》的确存在荒谬,她引用的很多观点和例子都是正确的,但用在裴老师的身上确实不合适。这就免不了用正确的论据、错误的推理证明了正确的结论的嫌疑。也就难以避免给人冠于“文科傻妞”了。
方批驳裴老师的观点我认同,因为裴老师以错误的身份和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因此仍然是错误的。反思科学的伦理意义是必要的,其实方文章里面,并看不出任何有反对对科学进行反思的言论,看来某些人对方这方面的攻击,确实是还没有读懂方的文章,就龇牙咧嘴了。阅读能力确实存在问题。方舟子的观点是,作为正在领导干细胞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还对于自己的工作存在那么大的迷茫和怀疑,确实是比较严重的,你有怀疑的自由,但你一旦出现这样的怀疑,就说明你不是最适合做这项工作的领导者的人了。
就像上了战场的将军,在指挥作战的时候,还在怀疑应不应该打的时候,就说明他至少在那一刻,并不适合指挥那场战争了。反思战争的意义从来都是必要的,没有人会反对。但在那个时刻,是不适合的。
裴老师可以反思,你可以冠于伦理上的思考,但还继续拿着纳税人的在作这项工作而言,作没有必要的反思,则是严重的。
因此,你可以反思,可以迷茫,但应该在担任这项工作之前,或者之后。但不能一边搞科研,一边又在反思,这样严重影响研究的进展的。
另外,科学的反思是建立的严谨的基础上的,从裴老师的谈话中,可以知道他确实是想象力丰富,简直是天马行空。但于科学研究者的身份不符,也是研究的大忌。
反思科学,不唯技术化,这是价值观上的问题,这不是科学的功能,科学也不应该有这方面的功能,这点常识,相信大家还是有的。我们不但不反对伦理上的反思,还应该提倡。但这某项研究应不应继续下去,不是科学研究者说了算,更不是他裴老师说了算,而应该由 所以包括科学研究者在内的所以人去思考的问题。因此裴老师怀疑是无谓的,徒劳的,甚至对研究本身是有害的。
当然,对于生物上的专业认识的问题,我没有研究,不足于评论。
其他相关评论,包括对裴老师的尽情讽刺,不值得关注和评论,总觉得那些所谓的愤青喜欢揪起一角,然后充分发挥他们漫骂之能事,有意无意就上升到国民素质啊、体制、教育啊。真是能“管中窥豹”、“见微知著”了,也真的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