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物理与数字世界正走向融合,我们每天醒来的时间、睡眠时长、心率和步数等数据都会被分享、上传并转化为分析数据。
物理与数字世界正走向融合,我们每天醒来的时间、睡眠时长、心率和步数等数据都会被分享、上传并转化为分析数据。无处不自的 AI、互联互通和软件平台将改变用户对现实的感知。
2018 年的 CES 展(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即将在赌城拉斯维加斯开幕。与 2017 年类似,2018 年的 CES 依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汽车、AR/VR 和健康设备等热门产品的舞台。
不过,无处不自的 AI、互联互通和软件平台将成为 2018 年展会的与众不同之处。从整体看,CES 2018 的主题是这些技术进入互联状态后,将如何改变用户对现实的感知。
接下来,我们就对 CES 2018 的四大看点进行一次负责任的预测。
趋势一:物理世界开始与 AR 融合
埃森哲北美高科技产业分部负责人 Gregory Roberts 用自己专业的视角谈了谈“物理和数字体验的融合”。在他看来,一些联网设备的融合正在模糊我们世界的界限。
举例来说,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数据和 AI 引擎处理的信息可以在相同平台的不同设备间轻松分享。曾几何时,CES 都会让科技记者们争得头破血流,因为用户都迫切想知道,到底哪个品牌更好,哪款产品更强大。
不过,明年的 CES 将改变过去的传统,软件平台将解决人们针对品牌的无休止的争吵。举例来说,许多厂商会推出 AI 驱动的新设备,但它们背后的大脑可能都是亚马逊 Alexa。
Roberts 将 AI 的广泛应用和深度整合比作当年互联网的降临。“对许多人来说,起初互联网只是他们获取新知的好去处,但随后它却深度整合进了每个人的生活。AI 未来也会迎来这一拐点。”Roberts 解释。
可穿戴 2.0 时代
如今,我们每天醒来的时间、睡眠时长、心率和步数等数据都会被分享、上传并转化为分析数据。同时,联网设备还会根据你的日常数据推送相关建议。
趋势二:区块链成了物联网设备的大救星
不得不承认的是,隐私和安全问题是物联网的阿克琉斯之踵(即最大弱点)。如果物联网公司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标前进,恐怕会永远与消费者需求隔着一条深沟。
那么,2018 年的 CES 能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吗?Roberts 给了我们一个备选项:区块链技术。
据了解,区块链绝对是当下最火热的新兴技术,它有希望让物联网、智能手机和交通系统成为黑客的禁区。Roberts 预计,CES 2018 将成为区块链技术首次引发大众关注的“导火索”。
从核心来看,区块链其实是建构在分布式数据库基础上的。借助分布式数字账目技术,“区块链可以让数据分享在透明、安全、可审计和不会中断的情况下进行。”Roberts 解释。
在物联网世界中,区块链肯定特别有效。Roberts 强调,“采用了去中心化设计的区块链让我们能与特定的人分享特定的数据。”
区块链的工作方式
当然,他也承认区块链不是万能药。
首先,分布式数据库的建立迫切需要一个统一标准。其次,区块链生态从业者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创造该技术的真正价值。
不过,Roberts 依然信心满满,他指出数据库标准的不断成型最终会让更多人接受区块链技术。在高度移动化的社会,敏感数据也逃不过被分享的命运,因此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相当重要,而区块链能为我们保驾护航。
趋势三:为感知增加深度并剔除“触摸”
消费电子的进化之路一直与用户交互界面息息相关,而每年的 CES 上新型交互界面通常都能抢到头条,任天堂 Wii 的体感、苹果 iPhone 的触摸和亚马逊 Alexa 的语音都曾是 CES 的重量级新闻。
今年秋季,iPhone X 携带全新交互界面登场,开创了触摸时代的苹果开始尝试非触摸操作,未来剔除“触摸”将成为新型交互方式的统一做法。
具体来说,传统的 2D 图像正在通过增加深度进化为 3D 形态。Ams 公司 CEO Alexander Everke 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3D 感知是整个产业的大趋势,未来十年它都是市场发动机。”可能你还不了解 Ams 公司,其实它们就是 iPhone X 原深感摄像头模组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商。
iPhone X 的原深感模组
Everke 相信,在感知层面加入深度未来将成为主流。在智能手机、工业 4.0、汽车和新的医疗应用中,2D 图像正在快速变得立体起来。
为 2D 图像增加深度主要靠飞行时间传感器(ToF),而该传感器则是红外线、光学或超声波技术的集合体。有了它,用户无需接触屏幕就能与智能设备交互,或者直接与没有屏幕的设备交互。
传统的动作传感器,如陀螺仪和加速器在手机里扮演了动作追踪和测量的角色。与其相反,3D 感知,或者说“自然动作”让设备能“感知到周边环境”,它知道设备周围到底发生着什么。
解释这个问题最好的例子就是室内的数字语音助手(DVA),搭载了 3D 感知的它能感觉到你的存在,这时设备就会开机聆听你到底说了什么。
趋势四:AI 平台之战
眼下,物理与数字世界正走向融合,将它们紧紧绑在一起的就是软件/AI 平台,而这种混合体验优秀与否主要看其背后的平台。
Roberts 表示:“谷歌和微软等软件巨头都将触手伸向了硬件业务,这样它们就能打造出紧紧绑在自家软件平台上的产品。而反观擅长硬件的公司,则都忙着在自家设备里塞进更多的软件和 AI 功能,因为这样它们才能打造出自己的垂直整合产品。”
“明年的 CES 上,我们肯定会见到更多软件平台公司通过智能手机、服务器、数字助手、无人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进入硬件市场。”Roberts 说。
亚马逊已是典型的平台公司
这些“参赛选手”能打造出通用平台让每个人自行开发出独一无二的混合体验吗?
现在回答还有些早,毕竟整个行业还处在硬件/AI 平台之战的初级阶段。不过,在不久之后的 CES 上,我们肯定能发现不少隐藏线索。
未来智能实验室是人工智能学家与科学院相关机构联合成立的人工智能,互联网和脑科学交叉研究机构。由互联网进化论作者,计算机博士刘锋与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石勇、刘颖教授创建。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云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云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