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我的大学编程经历
大学4年,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匆匆而过。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大学本科的四年,对于我来说,可能是我技术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个期间内,我从一个“菜鸟”迅速成长起来。
4年的大学生涯,我不是一个“好学生”。逃课、缺席、点完名就跑,基本都干过,只是凡事都有个度。初步估计,可能逃课率低于5%吧。
当然,我的逃课不是因为“睡觉”、“游戏”,而是外面的工程(项目)需要。从今天的我来看,回顾自己过去的10多年,大学是一个开放的校园,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虽然有教学计划、制度管着,但是在“规则“以内,我们还是可以灵活处理的。
选择性学习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全部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去学习的孩子,往往是乖孩子!乖孩子往往(不会)有大作为!--------中国的老话)
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从我的经历来看,学校的教学计划往往是滞后的,或者是落后的。尤其是目前的很多“教师”,都存在一个通病,1个PPT、1份教案,一讲就是N年,科技每天都在变化、技术每天都在更新。虽说“温故而知新”,但是不是所有过时的技术都要学、都要去了解的。
人与人是有差别的,思想更是有差别。中国的大学,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要、必须要、还是必须要学会“选择性学习”。
有很多同学问我,老师,你怎么看待“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等这些专业课的。我的答案就是,需要时候再学。
一个懂业务分析、懂软件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做出软件来。而这个软件里,真正涉及数据结构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因此,数据结构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再学。就像我们写作文一样,是不是要把所有的“汉子”学会,把“康熙字典”看透,才能写。一个可以背诵“康熙字典”的人,是绝对写不出“红楼梦”的。
回忆自己4年的大学,对编程总结出一个字“磨”,编程没有捷径的。不会因为你采用了新技术就会变得厉害!最近花了点时间整理了哈,把拙作截图晒出来给大家看看。
只有通过不断的敲代码,不断的思考,编程的能力才会提高。每一个程序员都可能是这么走的,COPY 、PAST、EDIT、MAKE、CREATE。至少我是这么走过的。从复制粘贴开始,到最终独立创作,完成一个独立的软件项目。
4年的大学时光,大大小小完成了100多个软件程序。全部源程序加起来有1.6G 多。其中TXT文本大约在600M左右,约有600* 1024个字符了。
一句话,编程(高手)就是靠敲代码敲出来的。如果有一天我算是“编程高手的话”,那么这句话就将是至理名言了。
4年里,做过MIS系统,做过控制软件、也做过短信群发(垃圾短信也是从哪个时候开始的),为了完成项目,从VB语言开始、C语言、Java、delphi、FoxPro、C#一路走来。
可能和很多朋友不一样。我的计算机发家史是从 BASIC语言起步的,并不是C语言。
为了完成某项项目,不得不学会了很多其它专业的知识,作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学习能力很重要,尤其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要太重视结果,而是更看重过程。
我自己不是学电子专业、也不是学通信的,因项目需要,学会了单片机编程、学会嵌入式编程,后来学会了PCB电路板设计制作。从我的经历来看,知识的领域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就看你自己肯不肯学。
回想起,大学时代,每学期都要统计综合测评表,都要计算,繁琐的计算公式,无意中想起了VBA这个东西。
隐藏在微软OFFICE组件里的VisualBasic 专业级开发工具。有了它的帮助,让EXCLE变的更厉害。仔细想想,微软OFFICE里隐藏着这个大家伙的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呢?
是不是微软觉得,编程其实非计算机专业人士也可以做。从我来看,编程其实可以很简单,就算是一个外行,哪怕是个“文职岗位”,也可以学学编程,就向上图的例子一样。在我很小的时候,小学数学老师曾经让我们这么做过:从1+2+3+4.。。。。。97+98+99+100。现在回想起来,要是那个时候有个计算机就好了。
其实,编程真的是很简单,就是1+1=2!
也许很多70,80后可能还认识这个机器,那个年代的启蒙电脑。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了“编程”,其实就是拿着小霸王的说明书,照着书上的代码,开始日夜敲代码。都不知道敲了多少个昼夜,也没敲出书上描述的“玛丽奥”。
不知道,和我一样大的朋友,在那个年代,有没有在这个机器上,敲出了会动的“玛丽奥”。
在那个时候开始,我不知道编程就是“磨”,代码不敲到最后1行,是不会出结果的。很可惜这个道理那个时候没有明白,不然,也许真的就在这个“小霸王”学习机上敲出“玛丽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