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风在 Lua 中实现面向对象的源码分析

①源码:

local _class={}
 
function class(super)
	local class_type={}
	class_type.ctor=false
	class_type.super=super
	class_type.new=function(...) 
			local obj={}
			do
				local create
				create = function(c,...)
					if c.super then
						create(c.super,...)
					end
					if c.ctor then
						c.ctor(obj,...)
					end
				end
 
				create(class_type,...)
			end
			setmetatable(obj,{ __index=_class[class_type] })
			return obj
		end
	local vtbl={}
	_class[class_type]=vtbl
 
	setmetatable(class_type,{__newindex=
		function(t,k,v)
			vtbl[k]=v
		end
	})
 
	if super then
		setmetatable(vtbl,{__index=
			function(t,k)
				local ret=_class[super][k]
				vtbl[k]=ret
				return ret
			end
		})
	end
 
	return class_type
end

②使用示例:

现在,我们来看看怎么使用:

base_type=class()		-- 定义一个基类 base_type
 
function base_type:ctor(x)	-- 定义 base_type 的构造函数
	print("base_type ctor")
	self.x=x
end
 
function base_type:print_x()	-- 定义一个成员函数 base_type:print_x
	print(self.x)
end
 
function base_type:hello()	-- 定义另一个成员函数 base_type:hello
	print("hello base_type")
end

以上是基本的 class 定义的语法,完全兼容 lua 的编程习惯。我增加了一个叫做 ctor 的词,作为构造函数的名字。
下面看看怎样继承:
test=class(base_type)	-- 定义一个类 test 继承于 base_type
 
function test:ctor()	-- 定义 test 的构造函数
	print("test ctor")
end
 
function test:hello()	-- 重载 base_type:hello 为 test:hello
	print("hello test")
end

现在可以试一下了:
a=test.new(1)	-- 输出两行,base_type ctor 和 test ctor 。这个对象被正确的构造了。
a:print_x()	-- 输出 1 ,这个是基类 base_type 中的成员函数。
a:hello()	-- 输出 hello test ,这个函数被重载了。

③原理分析

① 通过引入_class来索引各个类(class_type)的对应的vtbl(里面记录了该类的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通过__newindex原方法来实现,拦截对class_type元素的直接赋值转而保存在对应的vtbl表中);


② 允许用户通过重写class_typector函数来自定义构造过程(主要用于实现成员变量的定义),开放唯一一个实例化函数来让用户生成对象实例(该函数的主要任务是递归调用上层类的ctor函数,并把要返回的对象实例的__index设置为该class_type对应的vtbl)。所以class_type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只是实现了把对象实例跟vtbl表绑定的任务;


③ 最后,如果该类有父类,就把它的vtbl__index元方法设置为父类的__index。那么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对象实例的__index指向该类对应的vtbl,然后它再指向更上层父类对应的vtbl。任何对类的赋值都被__newindex拦截,从而转为向对应的vtbl赋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