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学习入门基础,如何画好素描阴影的技巧

几何体和静物的调子比较简单,只要找到明暗交界线,看清楚受光背光反光的地方,用黑白灰区分即可人物五官、石膏和人像素描复杂些,我现在就在研究它们,总原则和几何体相同,但刚开始的调子很容易看上去很平,这是对人体没有理解的缘故,解决办法是画的时候对照头骨和肌肉结构图来画,调子就顺着肌肉走向来涂,另外很管用的方法就是去临摹优秀的素描作品,关注他们在上调子时对各部分是怎么处理的,比如颧骨和下颌部份肌肉的处理,老年人皱纹的处理,脸部明暗交接的位置和黑白灰对比的处理等等。

在上调子之前把要上的地方涂点铅笔,再用手或擦笔按照最终阴影的结果涂抹一下(直接用手指有时候有油脂,容易擦腻画面,建议垫张卫生纸,擦笔擦灰面的效果是柔和的亚光灰,效果比较好,推荐使用),这样就能大致看出效果,在后面排线的过程中节省时间,另外出来的调子能够均匀细致。

由于你已经大致涂出了阴影效果,最后进行排线会方便得多,涂抹灰调优点是快速,而且灰色过渡自然柔和,缺点是太过光滑,缺乏体积感和质感,所以要进行排线塑造体积质感。在这之前要进行一些排线练习,初学者一开始可能排不出整齐有序且灰度合适的排线。排线练习最好选取一些静物进行静物素描(这个活儿最好还是在你还在画静物的时候就干了),要刻画到非常细腻精致才能达到目的(我当时进行这个练习的时候老师就让我精致精致再精致,我不了解这样做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到精致,后来才明白功夫全在排线上)。用H到4H的铅笔,削到比较尖,然后在抹好的灰调上,同一色块只朝一个方向排线,线的间距要小,力度要都一样(这可是个细活,要无比的细心哦!),将整张画的黑白灰都用排线描绘一遍,这样以非常仔细地态度排两张静物下来排线质量就会进步许多。

素描的结构问题解析

结构的问题是素描写生中最为关键和最为基本的问题。因为素描写生以再现自然对象的真实性为衡量的标准,而每一对象都有其基本的框架构成为该物象主要的形体特征。要将对象画得准确、真实,自然就离不开对对象结构的正确理解与表达(图1)。

结构是形体内在的构架,是形成物象外部特征的主要构架,而当我们从物体的外表观察结构时,它又受到许多表现因素的干扰,比如:光、影、质感等等,使我们在观察一件物体时不容易去想像其内在的结构,就像看见一栋建筑,由于墙面的各种装饰、光影的照射,你很难想像其框架结构的模样。因而对物象结构需要作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理解,抓住物象结构本质去表现正是素描写生的基本功。

画人物或石膏像也是这个道理,表面的干扰太多,直观的外表印象很强,要想深入到内部构架去考虑问题并不容易。尽管如此,对结构问题的深入把握,以便能够表现出准确的构造关系,只能通过分析、理解,把物体的框架关系找出来,否则,结构司题永远不可能搞懂。而一旦有了结构意识,在作画时就会以框架形式来加以观察、理解并找出物体前后、里外的框架构成,这样就容易发现物体的透视关系是否准确,比例大小是否适当,动势状态是否妥帖,各部分的形块穿插是否整体。

透视、比例、动势是结构问题最重要的三大支柱,“结构”其实也就是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如果用框架形式来观察物体,这三个问题立刻就会迎刃而解。如透视问题:用线的形式就能找到透视的消失点,前后左右的变化,通过线的方法更容易确认出比例是否合适。物体的动势用线来表现出内在框架,立刻就能注意到整体上的每个局部的动势倾向及各部分形体在一种透视状态中的联系。

因此,检验结构的正确与否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剔 除表面因素的干扰,真正理解物体的内在构架关系,才能真实而准确地把握结构。对结构的认识与表现往往不是直观的和感性的,因此不太容易把握和控制,因而,更需要每个考生或初学素描的同学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掌握。我们建议考生用框架结构线的形式来理解物体,并用一段时间以线描的画法来分析表现物象,这对掌握结构原理有明显帮助和作用。当把框架形式的画法变成自觉的审视方式后,就为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表现物体的体积、调子、层次、质感、空间感等这些素描中的全部内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笔用线是学习素描最基本的技法,这些技法要在学习中掌握。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物象。初学者应先做一些用笔、用线的练习,练习画不同方向的线条,以便在写生中熟练掌握用笔的方法。

练习画较长的线条;练习画实线即重一些、粗一些的线;练习画较虚的线,即轻一些的线。练习画各种不同方向的曲线,以便在绘画中熟练应用。几种排线和涂色块的方法。

线最好能做到两端细中间粗,至少两端别带勾别画圈否则会显得很潦草;两条或两组线相交时相交角最好别大于 30 度,不大于 15 度更好,这样可以防止看起来像渔网很稀疏或难看;暗的地方不用太注意但浅的亮的地方最好让线整齐一些;没事时用一张白纸按在墙上或画板上单练排线,正式画时别心急要有耐心;多学多练熟能生巧,加油吧!

多层排线时注意:第二层线条要与第一层线条成 30 度角排列。第三层线条要与第二层线条成 30 度角排列。让每层之间呈现菱形状态,另外再次加深时可以按以上三步再次排列,让调子看起来有透气性,尽量不排成井字形,不要有丁字线。

另外,排线时注意用力不均造成的线条头重脚轻,或者是排线方向不定,左一下右一下的,就容易造成整体调子混乱。 正确的素描排线方法

1、平行排列

可从顺手方向画线排线。排线要有次序。

2、重叠平行排列

在排完一遍线后,再重叠二遍三遍线条。这时线条几乎看不见,成为一个完整的色块。

3、交错线条排列

在排完第一遍线后,改变排线方向,排列第二遍线条。涂色调时,第二遍线与第一遍线方向以菱形为好,这样线条不乱。

4、擦与排线相结合

排完一遍线后,可擦试,使之融为一体。可在此上再排不同方向的线条。画石膏几何体暗面多用此方法。

5、浅深疏密排线

学会控制用力大小和排线节奏。

错误的排线方法

评论这张

一、透视学概述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思是“透而视之”,是在画者和景物之间竖起一块透明平面,景物形状通过聚向画者眼睛的锥形视线映在玻璃板上,使三维景物的形状落在二维平面上,即可产生透视图形。

要使画中景物产生立体感和空间距离感,通常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1、图形相互叠加的方法,完整的在前面,被遮挡的在后面;

2、阴影表现的方法,即通过光影的明暗来表现出物体的形状也可以表达物体的前后关系;

3、通过色彩的关系来表现,即由于大气透视的效果,越远的物体其色彩中某种色调的比例越高;

4、也可以通过明暗对比和细节的清晰来表现。

我们平常所说的透视,是用“线”表达物体轮廓的透视变形,称为“线透视”。

关于线透视的研究发源于希腊,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目前已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和准确的作图方法。透视学产生后不久就与解剖学一起成为该时代艺术的两大支柱,是建筑类、美术类和设计类学习者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方法和手段,也可以作为描绘想象世界的准则。

透视学的教学内容非常繁杂,包括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圆透视、阴影透视、投影透视等几个大项。达芬奇将透视分为色彩透视、消逝透视和线透视,其中最常用的是线透视。眼、物、画面,被称为构成透视全过程中不可缺一的三要素。

二、透视中的直线

① 与画面平行又与地面平行的,可称为水平原线。

② 与画面平行而与地面垂直的,可称为垂直原线。

③ 与画面平行而与地面倾斜的,可称为倾斜原线。

④ 与地面平行而与画面垂直的,可称为直角变线。它们从四面八方一致向中间的心点集中,非常有规律。

⑤ 与地面平行而与画面倾斜45°角时,可称为对角变线(因为45°线适为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对角变线的灭点是左右两个距点。

⑥ 与地面平行,与画面倾斜90°和45°以外其余角度的,统称为余角变线。余角变线的灭点是余点。

⑦ 与画面和地面都倾斜而呈近低远高状况的,称为上斜变线。如房顶的近端坡面,它的左右两条向上倾斜的边线即属于此类。灭点在地平线以上的天空,叫做天点。

⑧ 与画面和地面都倾斜而呈近高远低状况的,称为下斜变线。灭点在地平线以下,叫做地点。

三、灭点的确定与透视图的区分

平行透视中视点在画面上的投影是透视图中的灭点位置,灭点被定义为一组平行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为变线)在画面上的交点,位置是视点引出一条平行于这组变线的直线与画 面的交点。

灭点的个数和位置并不是画透视图前凭空定义的,而是由视点和被画物体之间的关系决定的。有几组变线就有几个灭点,每组变线的灭点的位置就是经视点引出一条平行于这组变线的直线与画面的交点。

“平行透视”描绘的是一组变线的透视图,以心点为唯一灭点构图。在取景时,将建筑物作为平行透视构图处理,容易在画面上取得平稳、安定、端庄、宁静、和谐的感觉。许多名作都采用了这种“静”的形式,或是助长宁静安详的内容(如霍贝玛的《树间村道》、阿历克谢叶夫的《画室》)或是反衬寓动于静的气氛(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列宾的《意外的归来》)。

以距点或余点为主要灭点的构图形式,即“成角透视”。由于成角透视的变线都分别向左右两个余点集中,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就不像平行透视那样单纯宁静而具有较大的运动感,因而容易收到生动、活泼的构图效果。

四、透视规律的要点

把以上八种直线的透视变化,通过画面的“五点一线”,总结归纳出来,并化作熟练技巧。五点虽各有自己的位置变化,但只要掌握住它们与地平线的密切关系,一切就可迎刃而解。因为五个灭点中有三个——心点、距点、余点——都是平行于地面的变线所集中的点,故而它们都在地平线上。

不与地面平行的倾斜变线所集中的天点和地点,也与地平线紧密相关。除它俩分别在地平线以上或以下外,它们的“底迹”仍属水平变线,仍然消失在地平线上。所以,找灭点或地点的确切位置,只需先找到它的底迹的灭点(如找屋顶斜面消失的灭点或地点,先找到构筑屋顶的山墙的灭点),不外乎是心点、距点或余点,灭点或地点准在它们之一的垂直线上。

地平线,实为每幅风景画中不容忽视的“准绳”。素描中的透视

在现代绘画当中,我们绘画的启蒙常常是西方的写实方式。因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就要了解绘画对象的外形特征及内在结构。要对其形成的方式有所了解,掌握其中规律。而素描作为写实绘画的基础,就是对绘画形体结构的基本锻炼。那么在素描学习过程中,我们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对于素描塑造的基本要素,九度画室的乔建国老师为我们做了讲解,在素描的塑造过程中,学生要注意素描构成的五个要素。

首先,形体。形体是客观物像存在于空间的外在形式。任何物像都以其特定的形体存在而区别于其他物。形体属于素描造型的基本依据和不变因素。我们在观察物像时,应首先注意其整体呈现的基本形。构成物像的基本形不同,则物像的形体特征就会不同。基本形是物像的大关系,把握住对象的基本形,就抓住了其形体特征。而准确地把握物像的形体特征便奠定素描造型的基础。

第二,结构。素描中的结构,主要指物像的内部构造和组合关系。形体与结构是外观与内涵的关系。结构是形成物像外贸的内在依据,不了解它,就无法准确把握物像的一系列外表特征。在素描中,结构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解剖结构或构成结构;二是形体结构。人体和动物的骨骼、肌肉所构成的解剖关系,是解剖结构。熟悉了解解剖,是人物造型的基础。其他物体的内部构成框架及其构成关系称构成结构,是物像形体的内在依据。绘画中对物体的结构关系的把握,主要在于用面体现其基本形体特征,这样便于理解和把握复杂的结构关系,有利于形象体积的塑造。

第三,比例。物像的结构、形体等造型因素体现在外观形态上必然同一定的尺度相联系,不同的尺度关系则表现为一定的比例关系。任何物像的形体都是按一定的比例关系连结起来的,比例变了,物像的形状也就边了。九度画室提醒我们,在素描中对形体比例的观察不应是机械、刻板地比较,应注意立体物像在一定的角度和透视变化中的比例关系。要致意在相互比较中抓住物像的比关系,特别是大的、整体形象的比例关系,而不应停留在局部去过分计较烦琐细节的比例。初学绘画可借助工具测量的方法去求得基本比例的准确,随着观察能力的提高,应逐步抛弃这种方法,着重凭感觉、眼力,相互比较,训练观察能力的准确。

第四,透视。我们看到的自然界物像呈现近大远小的空间现象,就是透视现象。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把透视现象准确地表现在画面上,使其形象、位置、空间与实景感觉相同,这就是绘画透视。在素描中,透视的运用是在画面上确定物体的深度,即物体及其各部分的形在画面中的空间位置,是绘画中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创造空间效果的基本因素。所以说,透视法则是写实造型的重要依据,掌握透视基本原则是准确观察,真实描绘物像空间关系的基础。

最后,就是素描的主要表现形式——明暗了。九度画室的老师告诉我们,明暗是素描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描绘物像立体与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关系。光源的强弱,距离光源的远近及照射角度的不同,都会使物像呈现不同的明暗。明暗除了表现形象的立体感,在画面中更是表现整体空间效果的主要因素,明暗的层次处理及虚实、强弱的对比作用,是表现前后空间关系和整体气氛的基本手段。

  ★ 你还在一个人自学素描吗?

  ★ 想和老师一起免费学习得到指导吗?

  ★ 素描画不好吗?

  ★ 没有素描学习资料?

  ★ 学习有困难可以加素描交流学习QQ群776348457

你可能感兴趣的:(素描学习入门基础,如何画好素描阴影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