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

大寒,一般在公历1月20号前后来临。《授时通考》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是寒潮南下频繁,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整个世界呈现肃杀萧条景象,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天寒地冻。诗云:“蜡树银山炫皎光,朔风独啸静三江。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寒气侵袭之下,漫天飞雪,别有一番景致,在雪的覆盖下才是明天麦果飘香的保障。“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凛冽的寒风下,路上的行人被寒气所逼,相互慰问都没办法说出来。“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云寒风冷,游子驾马出行,清冷萧条,狐兔归巢,岁末寒冬,万籁俱寂,守着土炕,盼着新年。

我国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鸡乳,指的是母鸡孵出小鸡,大寒节气后,母鸡感应阳气初生,开始对新生代有新的向往,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水泽腹坚”则是说湖泊表面的冰已经坚实地一直冻到水面中央了。溜冰就成了这个节气普遍的娱乐活动,三五成群,结伴而行,嘻嘻闹闹,玩的不亦乐乎。

“风卷杨花逐马蹄,送君此去听朝鸡。谁知后夜相思处,一树寒鸦未定栖”,寒冬下的孤寂落寞成为这个节气诗词的主旋律,“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木叶随风无顾藉,溪流落石有依归。炎官后殿排霜气,玉友前驱挫雪威。寄与来鸿不须怨,离乡作客未为非。”身在异乡的迁客骚人在如此气氛的熏染下,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闻之潸然泪下。“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心如明镜,不悲不喜,以平常的心态观赏冬日之景,看风轻云淡,看云卷云舒,闲庭信步间体味生活的快乐。冬日里腊梅绽放,万里飘香,在温暖的阳光下,情义谱天地,谦和写人生。将花瓣作纸,以情愫为墨,把这冬的日子写成诗意的风景,让生命像花一样娇艳,如茶一般芳香。腊梅的花瓣落在文人的书笺上,成了清新的诗、婉约的词。“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冬日里山间漫步,邀一朵白云同舞,揽一瓣花香为伴,徜徉在文字里,逍遥于天地间,感受文字间的快乐,在心灵的栖息地里,享受一份安逸、一份清纯。一本书、一盏茶;一瓣花香、一束温暖。阳光泻在脸上,写进心里,绿了院,暖了心。执子之手,桑麻共话,心中有暖阳,满园春色,四季花开。

此时的花信风物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兰花绽放于山野之间,对春意有着更为敏感的反应,相对于桃李的漫山遍野,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兰花则是默默无闻。兰的品格是“幽”。所谓“幽”,是指宁静安闲的意思,常常开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即使不被赏识,仍然散发着芳香,而此种品质,正是女子的贤良淑德,淡雅高洁的最好体现,谦和雅逊,温润如玉。

在这个节气里,人们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来慰劳祖先一年来对家里的护佑和对祖先的悠悠思念。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因此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草料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块融化,涂在灶王的嘴上,好让他为民间美言,最起码可以不在玉皇大帝那里告状。

腊月三十为除夕,新年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岁之终。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有始有终,所以除夕与第二天的新年这两天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庆。我国各地在腊月三十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风俗,称为“辞年”,除夕祭祖是民间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开祠,并且门联,门神,桃符均已经焕然一新,然后全家人按照长幼顺序拈香向祖先祭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人们鸣放烟花爆竹,焚香燃纸,迎谒灶神,称除夕安神。入夜,忙碌工作基本完成,家中少年人笑眯眯的等待着一年之中最为丰盛的晚餐,年夜饭。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算盘声和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鱿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吃过年夜饭便开始守岁,一过子时,家家燃放爆竹,庆贺新年。王安石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过新年,把辞旧迎新的活动是少不了的,除尘活动便在腊月接近年关之际如火如荼搞起来,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为了显示节日气氛,窗花和“福”字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活动。“窗花,一扇窗,一幅画。有山,有水,有雪原,有树挂。没有斑斓的色彩,却是我心中的童话。”少年时代的春节,是那么憧憬,那么向往,慢慢长大后,都变成了美好的回忆。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遍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其大多贴在窗户上,也称窗花,它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祥事物,美好愿望表达的淋漓尽致。

只要到了春节,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除旧迎新,她给人们更多的是无限的憧憬和期待。

因为,千百年以来的中华文明,是以漫长的农耕社会为主要特征的。大自然以一年为一个周期,分为春夏秋冬,人们的生产也是春种夏养秋收冬藏,生活的节律与生产的节律一致,上一个周期过去,下个周期开始。而春节,正处在两个周期的中间临界点上,是前一个周期的结束,又是下个周期的开始,因此,她就担当了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使命。

一个自然和生命的周期结束了,不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的人,过去了的都已经无法挽回,大家又重新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同时,也可以认为,特别是对于上一个周期中失败的人,生活又给了他重整河山、重新再来的机会。而对于成功的人来说,也是再上新台阶的起点。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时间概念上的日子,由于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她在人们的心目中自然也就截然不同了。在数千年历史中,她被不断创造、选择、约定俗成和不断强化,并通过大量密集的民俗方式,五彩缤纷的节日包装,难以数计的吉祥图案,构筑起理想主义的万千图腾。“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此无不寄托着人们对于春节的迫切归乡,阖家欢乐的美好寄寓。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热闹是这个旋律的主旋律,哪怕此时冬日里萧条落寞,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河流开冻,草木拔节,虫鸣鸟叫,一切都从冬眠的寂静中苏醒了过来,呈现出令人喜悦的勃勃生机。春的脚步已悄然临近,而燃放爆竹,从一定意义上说,也体现了人们对春雷的模仿和期盼,而烟花则是对百花齐放的预演和对绚丽春光的召唤。如今春节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限于中国,海外华人华侨,即是普天同庆,自是来者不拒,西方人也被节日的气氛所感染,加入到欢庆的队伍中,而这也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养生本也是天时地利人和而相和,察阴阳,观寒暑,增强自身体质,进行身体调养。冬日虽冷,但通风换气同样不可或缺,老人们可在居室当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浸泡,加强抗寒能力。

光阴变换,岁月流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不能没有除夕的年夜饭,新年的爆竹,清明的扫墓,中秋的赏月,这些寄寓文化内涵的传统化育出我们一整套诗意化的生活方式,使原本平常的日子变得有滋有味,二十四节气就这样支撑着一个伟大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