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运动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如果这句话不是出自前富士康CEO,前TI亚太区总裁程天纵之口,制或这句话不是来源于《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的新作《创客》。也许你会觉得很不以为然,创客——那些目前看似不起眼的电子制作爱好者——能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论断是不是有点太激进了?
我第一次在2013 CSDN移动开发者大会听到这句话,也是感觉比较震撼,颠覆了自己心中以前对创客、对工业革命的认识和理解。
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书中说道,“2005年起,比特与原子结合——创客运动诞生,这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始。虽然互联网是人类最大的革命,但它不属于产业革命,只有整个革命发生在第一、第二产业,人类才会产生大跃进式的产业进步。而创客运动,不仅结合了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同时可以向第一、第二产业***,只有进入了第一第二产业,创客运动才能带来整个产业的变革。”
从这里我们联想到当前由政府主导推动的物联网事业,虽然这些年来物联网、大数据被炒的如火如荼,但是大部分从事物联网、大数据的企事业单位,处在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之中。不能说政府主导的方向不正确,政府也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推动物联网项目向第一、第二产业***,希望尽快在这些领域树立一些典型工程。方向对了,布局也有了,为什么发展还是这么乏力?个人感觉除了没有真正找到市场需求外,内在的技术驱动力、文化驱动力不足是最大的主因。
而创客运动、创客文化,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极大的释放了人的创造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来,让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物联网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在时代的变革中,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总能催生出一些个人英雄。乔布斯和沃兹仅凭两个人,采用一些电子芯片,编写一些代码,就可以推出引发时代巨变的产品。在国内计算机发展的早期,求伯君独立完成WPS的开发,梁肇新独立开发出超级街霸,王江民推出KV系列的杀毒软件,都是鲜明的例子。
不是每个人都有幸经历时代变革的。而我们比较幸运,我们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前夜。也是在这样的时代,各种新产品的推出(3D打印、激光切割、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等等),个人的潜力、创造力被激活,被无限放大。
想想看,如果以前作为个人独立开发产品,并对外销售,那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产品开发从技术角度来说,涉及到软件编程、硬件设计,这往往是不同的技术人员通力合作完成的:有专门的硬件设计规划人员、有PCB绘图人员、有焊接人员、有底层硬件调试人员、有软件开发人员等等。另外对产品来说,外壳设计更是一个难点,外壳设计、手板制作、模具开发、批量生产等等,更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而销售,更是有专门的团队,专门的渠道商等等。
现在有了Arduino、Netduino、.Net gadgeteer、树莓派、MBED和各种传感器模块,公开的源代码,方便简易的调试工具使个人能快速开发软硬件应用。另外有了3D打印,激光切割,这些桌面工具,制作外壳成了分分钟钟的事。销售更简单,淘宝等销售平台,让你很容易就能上架和出售自己的产品。
而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出现的创客空间,更是可以提供这样的场所,这样的设备和小批量定制化的服务。从而让一个人,有能力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创意,这也回归了“创客”的本意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回到物联网领域,我们知道构建一个物联网项目更是一个需要不同人才共同合作而完成的工作。作为数据采集部分,我们需要有人了解各种传感器,了解各种通信接口,了解底层设备编程语言,这样才能获取到相关的数据。获取到数据后,需要和PC或是和WEB后台进行通信,把相关数据传送到上层设备上去。而中间的通信层,有可能是有线,也可能是无线。有线的可能是SPI、I2C、RS232,RS485、CAN、以太网等;无线的可能是Zigbee、蓝牙、Wifi等通信信道,而在这之上,又有各种通信协议,如Modbus、PPI、CAN Open、http等等,这部分也得需要专门的开发人员进行相关程序开发调试。WEB前台、后台,数据库操作,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的开发语言,不同的框架模式又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开发。目前移动互联网很火,所以苹果、安卓或Windows Phone手机上的应用也需要开发,可以很方便的和设备进行通信交互,而每一种手机平台APP的开发往往也需要专门的人员去开发。
如果以传统的开发方式来开发完整的物联网项目,对个人、小团队和小公司来说是那绝对是不可企及的事情。
如果创客运动,仅仅停留在个人兴趣爱好之中,如果仅仅做第三产业,不能进入到第一、第二产业中去,那么创客运动,就根本无法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更不能支撑一个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目前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说到底也就是处在第三产业之中,主要靠推出一些游戏来支撑和保持市场繁荣,其实这种精神×××除了让少数人得利,更多人陷入无为之外,对一个国家真正的发展来说没有多少助益。
我从2001年进入工控领域,在一线大概做了7年左右的工程和项目集成,2008年开始转入硬件设计开发。一直就在思考这类问题,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杠杆?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能力,如何让小团队完成以前无法想象完成的项目。
【创客 -->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创客开发如何从兴趣,轻松过渡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开发,这是我的一个命题,也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和尝试。
Arduino、树莓派目前在创客活动中是主流产品(道具),不能不说Arduino够简单,够易用,可以让更多人产于其中,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发出符合自己要求的产品。也不能不说树莓派采用了python作为开发语言,封装了很多实用库,让以前仅属于极客和专业开发者的Linux一下子变得平易近人很多,可以实现比Arduino更强大,更高端的功能。
在往上走,如果做一些Web开发,或者云端开发,或者是手机开发,又需要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框架、开发语言。
从以上可以发现,如果一个创客,要完成一个类似物联网的项目,他必须熟悉好几种开发环境,好几种开发语言。并且这还没有涉及到Arduino开发相对复杂,工业级的产品是否有局限的问题。这个门槛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普通一个创客是很难轻松做出实用、可靠、稳定的面向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产品或集成项目的。
而我之所以看好微软.NET技术,是因为微软有完善的,很成熟的全系列的开发工具和系统平台(这也是我2008年进入微软.NET Micro Framework项目组最大的驱动力) 。
从端到云,从PC到手机、平板,都有自己完善的生态系统。并且难得可贵的是,都是统一的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统一的开发语言(C# / VB.NET)。
针对创客来说,微软也推出了基于.NET Micro Framework系统的Netduino和.NET Gadgeteer产品,创客熟悉了这个环境的开发,后续的智能网关、智能终端、PC开发,手机开发、平板开发、Windows Azure(ASP.NET/WCF/SQL)开发将会很平滑的过渡过去。当然反过来,那些仅熟悉桌面和网页.NET开发的人员,也可以很顺利地过渡到硬件开发中来。
当然仅仅靠这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快,更稳定的实现项目开发和集成,所以面向物联网的组态软件更是必不可少,这也是我们开发YFIOs和YFHMI的原因,可以更快的进行数据组态,画面组态,少编程,甚至免编程完成相关的项目。
总之,在创客活动、物联网开发越来越火的今天,只有解放生产力,更大地发挥个人的能力,才能真正迎来第三产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