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压力:让我们不焦虑也不懒散

圈外商学院学习笔记

第一章 认识压力

1.1 

你真的知道压力是什么吗

压力

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件,感受到的压力会不一样呢?压力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对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只有真正了解了压力和它的作用,才能拨开压力的面纱,而不是人云亦云。

Richard S. Lazarus:在人对环境进行评估后,如果觉得以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不能应对问题、或者很难应对问题,就会感到有压力。

压力是,主观上认为,外部要求与自身拥有之间的不平衡。

压力的作用:压力会影响效率

1)无压力,没有什么任务需要完成,懒懒不想起床(没有压力带来的懒散)

2)deadline压力下,工作很高效,一晚上完成几晚上的任务(适当压力带来的高效)

3)长时间加班赶工作,注意力难以集中,身心疲惫,焦虑不安(过大压力带来的焦虑不安)

压力的作用有好有坏,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

Yerkes和Dodson提出,压力与效率的关系像一条倒U形的曲线。当压力很低和很高时,效率都低;只有当压力适度时,效率才会比较高。

过低的压力水平难以激发我们努力的意识,人的精神状态会变得疲惫消沉、什么都不想干、没有欲望也没有动力。

当人们无法完成他们所期望的工作时,过高的压力水平则会让我们感到疲惫和力不从心,长时间的过高压力甚至会让身体易于患病,所以过高或过低的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化压力位动力的方法

只有适度的压力水平,才会让人把事情视作挑战,有信心、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不断进步。既然知道了在适度的压力下,效率最高,那么我们就知道如何才能“化压力位动力”了。当我们觉得压力太小,自己没有动力时,可以用一些手段适当加压;反之,当我们觉得压力太大,自己承受不了时,可以适当用一些手段减压。

哪种工作对自己比较适合的压力?——工作任务对自己来说是挑战,它让自己更有目标感,在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


1.2 

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压力

大脑自身会产生很多想法,有一个迅速判断的过程,这就是压力产生的过程。

心理学家Richard S. Lazarus(扎拉勒斯)认为,压力的产生要经过四步:首先是外界压力源的出现,经过中间的两次主观评估,最后才是我们感知到的压力。

第一步,压力源。【客观的,老板给我布置一个任务,明天交一份报告,也可能是,面试、明天要当众做一场演讲等。】

第二步,对这个事件或情境进行初级评估,判断这个压力源对我们是否重要,是否是个威胁。

【经过我的评估,“老板让我明天交一份报告”这件事是重要的,因为工作任务能否完成,会影响到老板对我的评价,进而影响到我将来的晋升。

初级评估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对我很重要。】

第三步,次级评估。如果是威胁或者很重要,那么进行次级评估,将解决压力源所需资源,与我们自身的资源进行比较,判断我们是否能够应对威胁,是否能够应对或解决它。

【老板要求我明天提交报告,如果我们认为,以自己的能力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就会有较大的压力;而如果我们完全有能力,或有充足的时间按时完成任务,则不会感到有压力。】

【明天要做一场演讲,如果我评估后发现,相同内容的演讲我已经讲过一百遍了,完全可以应对地过来,就不会产生压力。】

第四步,在经过两次评估后,如果压力源对我们构成威胁,同时我们应对这种威胁的资源不足时,就会形成外部要求与自身拥有的不平衡,面对这种不平衡的状态,生理和心理会对此作出一系列的反应,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感受到的压力。

【比如我明天要交一份报告,但是评估之后发现,很重要、却无法按时完成,就会出现压力反应,可能是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头疼、心里有些焦虑等等。】

注意:压力源通常是客观的事件和情境,所以无法改变,而这两次评估是我们对外部要求和自身资源的主观评估,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感受到的压力大小。


1)压力管理与情绪管理不同。

——压力本身代表一种失衡的状态(压力,是对这种失衡的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我们认为自己拥有的资源,和我们面对压力源时,所需要的资源不匹配。

情绪产生来源之一,可能是我们感知到的压力源,遇到挑战时感觉到兴奋,当众演讲时感觉到紧张,快要考试时感觉到焦虑,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情绪是压力的结果,压力是情绪的原因。

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情绪并不是在压力源的作用下产生的,比如看到日出美景后的开心,听一首悲伤的歌曲时的伤感等等。

——管理压力与管理情绪的侧重有所不同。

情绪管理是增加我们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协调、引导、控制,培养我们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但压力管理想要做到的,不仅是管理压力带来的情绪,更是想从压力产生的过程入手,打破这种失衡的状态,从而让压力回归到我们期望的水平。

2)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事物原本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是思想使得他们有所区分。

在压力的产生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压力源本身是外部的客观事件和情境,它是中性的,没有好坏,影响我们最后感知到压力大小的,是我们对压力的两次主观评估。

【例如,同样是一次比赛,有的人进行两次评估后,觉得这是一场关系重大、非赢不可的比赛,但自己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就会产生过大的压力。

有的人进行评估后,觉得这是一次检验自己能力的比赛,虽然重要,但不是至关重要,而且自己已经有一定的能力应对,把比赛视作挑战而不是威胁,把心跳加快等身体反应解读为兴奋而不是紧张,这时候感知到的压力就会比较适度。】


压力产生机制

1)压力源——引发我感觉到压力的这件事,或这个情境是什么?

2)初次评估——为什么我判断它对我有威胁?它对我可能的威胁是什么?

3)次级评估——对于这个威胁,我是否能够完全应对它?我能够应对它的资源有哪些?

4)应激反应——我感到有压力时,身体反应如何?心里感觉如何?


1.3 

为什么有的人总在说压力山大

人格类型、认知方式、应对资源以及个人能力。

1)人格类型:日常的行为方式

不同人格类型的人会感觉到不同的压力水平。

“急性子”A型人格:时间紧迫强,走路吃饭速度感到不耐烦、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追求难以实现的较高目标,不断给自己施加时间压力,为自己制定最后期限,而且对额外的休息感到不舒服或者有罪恶感。

更容易感知到紧张和压力。

B型人格,个性随和、生活悠闲、对工作要求不高、对成败得失看得淡、他们有时压力会过小,可能表现得比较散漫。

更容易觉得压力过小。

2)认知方式:表现为对压力源的威胁性的评估、对自己应对压力的资源和个人能力的评估

认知方式会影响我们对一个压力事件的威胁度、和自己应对这种威胁的能力与资源的评估,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压力的威胁性估计过高、把对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和资源估计过低,那么感知到的压力水平就会更高。

当众演讲,A认为一次演讲的好坏会决定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而且自己本来的演讲能力就很弱,且没有渠道可以提升,家人/朋友/同事都不会看好自己这次的演讲;A觉得演讲这件事情压力很大。

而B却把这次演讲看作一次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效果不好,说明自己还有待提升,而且与没有练习之前相比,现在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演讲基础,无论结果好坏、家人、朋友、同事都会支持自己。B觉得更放松。

3)已有资源:表现为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等

已有资源是如何影响压力感知?当我们拥有的资源不足时,就更容易感觉到压力,而充足的资源会减轻这种压力感。

【时间资源/身体资源/】

4)个人能力:表现为解决压力事件的能力


第二章 识别压力——揭开你的压力真面目

第一步 记录让我们产生压力地事件或情境,也就是压力源。例如:做一次正式汇报。

第二步 写出对这一压力源的认知,也就是说,面对这一事件,你心里自动出现的想法是什么。

·例如:还有两天,准备一场报告,时间有点紧,而且我还有其他工作要做。这次报告很重要,要是我没有做好,会辜负老板对期望,影响老板对我对评价,觉得我能力不足,可能会影响到我以后对加薪升职。

第三步 盘点对这件事情可用对应对资源。

可用应对资源:周末有一整天准备时间,今天下班前可以请几位同事帮我收集素材。

第四步 盘点应对这个压力源的个人能力。

应对能力:演讲能力一般,搜索信息能力比较低。

第五步 记录在面对这种压力时产生的生理和情绪反应,并给自己打分。

比如:我对反应是有点紧张、心跳很快、对不够充足对准备时间感到焦虑等。然后给这时给自己感受到对压力强度打个分,0分是压力感最小,10分是压力感最大。比如我觉得这种压力大小对我来说有点大,就可以打7分。

第六步 记录下你采取对实际行动,也就是对压力对处理方式。

比如:针对下周对公司会议上作报告这件事,为了缓解自己对压力,最终我采取对行动是,提前请几位同事帮忙手机素材,但是由于内心比较焦虑,一直想着报告,工作效率比较低,没有按原定计划完成其他工作,所以最后只剩下半天对时间准备报告,紧着做完PPT,但是没有提前彩排,所以最终效果一般。给此时对工作效率打分,0分效率很低,10分效率最高。在这种压力下,我对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比平常对工作效率低,所以,可以给这时候对工作效率评分为3分。

记录目的:为了方便我们分析自己应对压力哪些方面可以提高,因此把每一步拆分,进行分析和复盘。

5个分析角度:

分析角度1 结合压力强度和工作效率,总结出对自己来说合适对压力水平是多少。

在压力强度为7对情况下,工作效率为3,压力是否过大,降低工作效率?——压力需要调整。

分析角度2 可以结合“生理和情绪反应”和“采取对实际行动”,看看自己偏向A型人格还是B型人格。

A型人格:普遍压力过大,急匆匆完成一个接一个任务,没办法停下来休息。

B型人格:普遍压力过小,任务重的时候也觉得无所谓。

分析角度3 分析对压力源对认知,总结自己对认知方式是否需要调整。

如果习惯性考虑问题,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对这种认识方式,是不是需要调整呢?

分析角度4 结合“压力源”和“可用的应对资源”,总结一下,对某一个压力源,还可以争取到哪些应对资源?

争取到到的资源:一天的准备时间,同事帮忙收集素材,事后觉得如果争取到老板的支持和帮助,请他多给自己一些提示,这次报告会做的更好。

分析角度5 结合“压力源”和“应对压力源的个人能力”对某一个压力源,还可以提升哪些对应资源?

对“作报告”这个压力源,分析后发现,如果自己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演讲能力,也许面对这个情境,自己感受到对压力会更小。

总之,压力日记的设置,其实是对应压力的产生机制,可以用写压力日记的形式,脱离原来面对压力时,不知从何下手的状态,事后复盘,也能结合压力日记特定的栏目,分析出在影响压力的四个要素——人格类型、认知方式、应对资源、个人能力中,自己需要提高的是哪一个方面。

1. 对应压力的产生机制,利用以下模板,记录压力:

时间——

压力源——

对压力源对认知——

可用对应对资源——

应对压力源对个人能力——

生理和情绪反应——压力强度(0-10分)

采取对实际行动——工作效率(0-10分)

2. 复盘压力日记:

(1)结合“压力强度”和“工作效率”,总结出对自己对来说合适对压力水平是多少?

(2)结合“生理和情绪反应”和“采取对实际行动”,看看自己偏向A型人格还是B型人格?

(3)分析“对压力源对认知”,总结自己对认知方式是否需要调整?

(4)结合“压力源”和“可用对应对资源”,总结一下,对某一个压力源,是不是还需要争取到更多的对应对资源?

(5)结合“压力源‘和”应对压力源的个人能力“,总结一下,对某一个压力源,是不是还需要提升某些个人能力?


第三章 应对压力

3.1 方法一:调整行为方式

人格类型不是一个可调整的因素,但是有替代方法,那就是调整行为方式。

A/B型人格是具有某一类行为特征的人群,A型人格更偏向于,走路吃饭速度快,缺乏耐心,对很多事情的进展速度感到不耐烦;

B型人格更偏向于生活比较悠闲,对工作要求不高、对成败得失看对不是很重等。

人格是我们较为稳定对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倾向,从成因来讲,和遗传、环境、我们以往对经历都有关系,相对稳定和难以改变。但是人格所呈现出来对行为方式,是可以进行调整对。

根据压力日记,觉得自己偏向于某一类型对人格,并且对现在对压力水平不满意,想要寻找更合适对压力水平,那么可以从调整行为方式角度入手。

压力和效率呈现倒U型曲线,压力过高,必要时候可以给自己适当解压,当压力过低,必要时候可以给自己加压。

假设是想要减压对A型人格:

首先可以放慢生活和工作的速度,寻找能给生活带来乐趣的方法,努力体会简单行动中的快乐。【慢下来】

例如:原本给自己定了两天时间完成任务,时间非常紧张,可以适当延长时间期限;走路急匆匆,可以有意识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和路人;

第二是要劳逸结合,利用工作间隙让自己多休息。【多休息】

例如:给自己定一个规则,每完成一项任务,休息十分钟再开始下一项。

最后是可以降低一些不切实的要求,增加自我的纵向比较,减少与他人的横向比较,为自己的每个进步加油。【降要求】

例如:在制定自我提高的目标时,不要设定过高要求,而且,每次提高的参照量都尽量是现在的自己,而不是别人,同时,记得自己在完成一个阶段的目标时,给自己大大的鼓励。

假设是B型人格,压力过小:

1. 尝试主动多承担一些任务,在原有目标上对自己高要求。

2. 利用SMATRT原则,除了在已有目标上对自己提高要求之外,还可以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来适当进行加压。

3. 把自己设定的目标告诉别人:

比如在朋友圈立一个flag,在领导和同事面前保证能完成这个目标等等,把你计划实现的目标告诉别人,请他人监督,必要时向你施加外部压力。

总之,在原有标准上对自己要求更高,或者定一个新的目标,或者把目标公之于众,都可以帮助想加压的B型人格者施加压力,让他们有更多的动力激励自己进步。


SMART原则:

Specific,目标一定明确不能模糊。

Measurable目标能够被量化和评价。

Attainable目标必须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Relevant该目标与你的工作生活需要相关,不是独立存在的。

Time Bound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注意:

A型人格和B型人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两种不同的人格类型。大多数人处于A型和B型之间。


3.2 方法二:改变认知方式

身体应对压力的反应是有利的,心跳加速是为下一步的行动作准备,呼吸急促是在为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当得知这一信息,面对压力仍然会心跳加速,但不同于普通测试者,这些人的心血管状态是比较放松的健康状态,而不会增厚,和人在开心或受到鼓舞时相似。

【即使只是紧张解读为兴奋,认为压力对我们是有好处的,身体都会更健康地应对压力。当我们改变自己的认知方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自己的身体反应机制】

对原有认知方式质疑,有三种质疑方法。

1)对原有认知的逻辑质疑。找出原有认知中,不合逻辑的推论。

从X推到Y的认知是符合逻辑的吗?

“女性就应该事业与家庭兼顾”的信念,“应该”的逻辑在哪里?也可以质疑,拖延一天后果就很严重吗?事业家庭兼顾,就必须完美,推理符合逻辑吗?

【现代女性有很大的压力,部分原因是因为,不断宣传那些事业和家庭都美满的标杆女性,让大家忽略来那背后是有很多客观条件作为前提的,形成了错误认知。】

2)可以对原有认知的证据质疑。意识到哪些证据是不可靠的。

我观点的证据在哪里?以往发生的事情都是这样吗?有没有例外的情况?它们可靠吗?是被人口口相传夸大后的情形,还是实际也是那样?

支持认知Z的证据可靠吗?

3)可以对原有认知对后果质疑。原有认知不仅不能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反而会起到消极作用,坚持原有认知的时间越久,受到压力困扰就会越久。

【如果我记下坚持“必须家庭事业兼顾”,对事情的解决有什么好处吗?如果放弃这个信念,我又会觉得怎么样呢?】

通过质疑原有认知的逻辑、证据和后果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而了解自己原有认知方式中可以改变的地方,然后通过改变认知来调节感知到的压力。

如果我一直坚持认知Z,对事情的解决有什么好处吗?


3.3 方法三:增加应对资源

应对资源不够,那就争取资源(生病休息,自己压力大,寻找其他一样受到打击的人,互相吐槽和支持;感觉分身乏术,请别人帮你干活)

1)应对压力最基础的良好的身体。

1.1 首先,我们要有应对压力的身体基础,也就是让身体精力饱满,做到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当的锻炼。

睡眠时间可以由自己的需要时长决定,每个人的需要时间不一样,合理饮食而言,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进行适度有氧锻炼,增加肌肉的力量耐性和弹性,减轻由长期压力带来的肌肉紧张。

1.2 除了保证良好的身体基础,别人的精神支持也是我们应对压力的重要资源,这种精神支持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爱、被关心和被尊重的。

研究表明,当我们向他人倾诉压力,和他人分担恐惧的时候,催产素的分泌将会增加,这种激素会让人舒缓愉悦,甚至会促进心血管再生修复能力的增强,此外,我们和别人拥抱时候也会分泌催产素。

面对压力,向身边的人倾诉,寻找他们的精神支持,对于一些特殊压力反应,比如失眠、抑郁等,也可以加入一些和你有同样症状的群体,来获得更好的归属感和支持。

1.21 寻求同事、朋友、家人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

1.22参加应对相同压力源的自助群体,得到精神上的归属感;

1.3 我们还可以寻求一些更实际的行动支持。比如寻求父母的帮助,孩子方面;比如下属可分担的,适当分配和授权;遇到工作中缺少的资源,向老板争取等。

关于求助,很多职场人忽略这点。


3.4 方法四:提升应对能力

职场人士面临的压力:时间紧张,总完成不了任务;常常难以理解老板和同事的行为,和他们沟通也难以相互理解;面对一个复杂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忙活半天发现白努力

可以通过提升时间管理能力、提升沟通能力和洞察他人行为的能力、提升找到本质问题的能力来应对。

1)时间压力,提升时间管理能力。善用月历管理和工作事项,清空大脑。

月历记录明确时间节点的事件。不同颜色标记不同性质,蓝色冷静执行;红色健康;黑色琐碎。事情取消或延期,需要及时更新和调整。

2)人际交通,难以理解老板和同事,对方无法理解自己。

采取行为模型分析他人行为,知能愿三方面,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取决于他是否知道、是否愿意、以及是否有能力。

分析沟通不成功:

角色认知(知):是否清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及相应要求?要求说清楚了吗?

行为愿景(愿):了解要做什么之后,是否有意愿去做?下属知道是做什么之后,是否想去做?如果最近工作量比较大,可能就不愿意。

行为能力(能):具备意愿,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

学习行为分析模型,在与人沟通不顺利的时候,感觉彼此之间很难理解对方的时候,可以分别从知能愿出发,分析沟通不畅背后的原因。

3) 遇到棘手事情,需要提升自己找到本质问题的能力,找到关键问题。

找到本质问题第一步,就是确认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是正确的,我们推荐大家通过提问,减少潜在的理解不一致的情况。

1月份销售总结:问清楚目的/格式/截止时间等信息,是否和老板要求的意思一致。

补充:

第一种:培养日常生活中的掌控感:当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时,也会产生压力。即时通讯工具,虽然便利生活,但是好似无形网。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进而记住在完成目标时的成就感。

比如,定一个小目标:每天关掉手机15分钟,安静读一会儿书,每做到一次就鼓励自己,用心感受掌控来15分钟时间的那种感觉。

第二种:临产时短暂提升掌控感:临场压力很大,需要短暂提升掌控感时,可以回忆自己曾经某次处于优势地位的情景,唤醒类似的掌控感。

比如回忆,在某次比赛中,你赢过别人的这种情形。即使我们只是想起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的情景,体内睾丸酮素水平也会上升,我们将会对自己更自信,感觉对事情更有掌控感。


END

我是Maggie,这是我在的第20篇文章。

希望对你有启发。


Maggie强君:自由撰稿人,小说创作者,翻译,教师,英美文学博士候选人。研究方向:19世纪后的英美文学、女性和性别、空间和叙事学、现当代文化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控压力:让我们不焦虑也不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