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跃迁

这本书以科学的框架,结合高手的案例分析和生活场景,将高手的心智和技术展现给我们。以科学理论为框架这个特点可以从末尾也作者引用的书籍看出来。

同样智商的两个人一起努力,为什么有的成为大牛,有的却默默无闻?

因为大牛们知道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积累,也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的努力收益。

跃迁分为三个阶段:认知跃迁、能力跃迁和能级跃迁(第一章)

认知跃迁

认知跃迁的底层结构就是paradigm shift,也就是打破自己的固有思维,被新的正确的思想替代。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洗脑”,不要觉得这是个贬义词,洗掉错误的概念才能思维升级。比如刚读完的 Peak(中文翻译为《刻意练习》)让我知道,我们一直认为那些大师都是有天分才成功的,可是对一群围棋高手的实验表明,他们的智商都只是平均值而已。其实天才和大师没有必然联系,有联系的是正确的刻意练习方式而已。

只有认知跃迁,才可能不会掉入同一个坑。如果用旧的心智模式,就算换10个工作,10个女朋友还是会回到起点。

下面总结几个认知跃迁

迟钝不好吗?

冬天洗澡时,我们打开热水,太烫了,又向凉水的方向转一下。可是水还是烫,于是又往凉水方向多转了一些,这次水却又太凉。这就是没有考虑延时性造成的,因为水管有一段距离,所以冷水热水的调整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

生活中,越庞大的系统反馈的周期越长。因此我们要避免一些过快的反应,比如不断更新的朋友圈,微博热搜榜,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上面,可现在回想一下,哪一条朋友圈或者哪一个热点让你觉得收获满满了吗?我想大多数时候都是不知不觉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The willpower instinct 里面就分析过为什么我们喜欢这种及时反馈的东西,因为在远古时期有危险来需要及时躲避啊。这个特点一直遗传了下来。但是我们进化成了人类,要把注意力放在长期会带来收益的事情上。

人性和动物性的尺度,就是时间。只有人类,有能力思考遥远的未来;也只有持续思考遥远未来的人,才能坚定的杯托自己的动物性部分,才不会陷入具体的短期快感中。

短期体验好的事情,似乎总是很难达成长期的深远影响;而缺乏深远把控,又反过来让人无法把控未来,焦虑浮躁,空虚没成就感,更紧迫的需要短期的刺激。

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会是什么?

因为自己有手机瘾,朋友圈,微博热搜刷的停不下来,所以这几句话全部摘抄下来让自己反复看看!

1.对不重要的事漠不关心

2.忍住第一反应,等待第二反应

3不追热点,等热点浮现

4.需求整体最优解,站在长期做判断

高手战略

你觉得股菲特是全频努力每天看书研究股票,还是纯靠运气得到“股神”这个称号的呢?其实他的战略有三步:找到头部,保持专注,等待机会

什么叫找到头部?先介绍一下幂定律原则(通俗的表达就是“二八”原则),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20%的单词表达了80%的信息,地震爆发的频次,国家的人口分布.....全部都符合这个定律。所以不公平就是自然界的常态。那这个定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找到这个20%的领先领域。也就是找到更少但是更好的事情,集中精力去做那头部的20%的事。

如何找到头部呢?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思考差异化优势,比如在公众号靠每条一条微信语音杀出公众号的罗振宇就是差异化优势的典型示范,当别人都写文章时,他却另辟蹊径发起了语音;最后一点,不要眼高手低,从最近的头部做起。

找到头部以后,就应该保持专注。就像巴菲特买可口可乐的股票,几十年都不动摇。

最后就是等待机会了。比如亚马逊雨林的大蟒蛇,他潜伏在水边,因为体型巨大必须要捕获大动物才够吃,所以即使有小鸟在它嘴边跑过它也不会张开大口。因为他必须专注的等待它的大猎物,直到一只掉以轻心的鳄鱼来觅食。

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情,要因为有价值才去做。不要因为便宜而买一件衣服,要因为值得才买。不要因为彼此习惯了就结婚,要因为爱才结婚。

新手看树木,高手见森林

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一些“死循环”,比如工作总是拖到deadline,然后无数次的反复,每次在压着deadline都对自己说下次再也不这样,可却还是奇迹般地反复!似乎总是陷在这种死循环爬不出来。我们觉得这是拖延症,希望改掉的是拖延症。可是拖延症却永远跟随着你。

而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而无法及时完成任务。

就像在噩梦里被追杀,在梦里奔跑并没有用,从噩梦中醒来才是关键。又比如,减肥不是少吃,而是要加速代谢。你越是不吃,大脑就以为食物不够,而减少你的新陈代谢,短期内可能瘦了,可是体质却变差了。所以争取的方式是要吃的营养能提供能量,又要锻炼提高肌肉含量,加快新陈代谢。

我们在解决问题是倾向于从事情的具体组成去找原因,而很多复杂的问题更应该跳出事情的本身,从系统的整体去找原因。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有时候要学会跳出来看看。

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却还是不行动?

我把这种现象称为“知识过载”。一旦你的知识能够“解释”你自己的困境,你就没有必要用行动来改变你的困境了。

因为你学的太多,你总给自己找一个失败的术语,因为你总为自己的无能立个牌坊。

能力跃迁

刚才说了认知跃迁,那么如何提高认知效率让自己更快提升呢?其实也就是如何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找到知识源头、极其功力的读书、萃取知识晶体

找到知识源头

因为越是接近源头,知识越是精纯。

一手知识: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二手知识:名校的教科书,MOOC推荐的一手材料,维基百科。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比如《国富论》、《穷查理宝典》《决策与判断》等;各行业领军人物,大牛推荐的文章

三手知识:畅销书

找到知识以后如何学习?—功利的读书

也就是有目的的读书。

首先应该根据书本的类型确定读书的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阅读分了几类:娱乐性的,知识性的,心智提升类的。

提升心智类的难度最大,因此需要有大量整块的时间系统阅读,最好配置高人讨论与实践的环境。

知识性阅读就是知道某事,可以碎片时间阅读。

娱乐性当然是最轻松的,用来换换脑子。

最好是三者都有的书,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可以再看),《红楼梦》

萃取知识晶体

看过的书如何变成自己的知识?

有时候刚看完一本书,一关上,大脑一片空白。因为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或者说知识体系。书就像是一堆矿石,一定要加工,才能成为你的黄金。

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完自己复述一遍,或者讲给别人听。像现在这样写读书笔记也不错啊,不要偷懒,偷懒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提问是创新的开始

用提问倒逼自己去输入并且能讲学到的知识运用记忆。因为为了解决问题,昨天的思考和学到的知识会马上应用到今天的解决方案,行程迭代;并且如果一个知识有用就不会忘记。

终身提问者的工具箱

1.别列书单,列问题单:相关性(有收益)和好奇性(最有动力)

2.想研究一个话题,假装自己写本书

3.用小本子记录灵感

4.先自己找答案,这样才能提更深入,且条件具体的问题。

5.输出答案

IPO 输入问题Input a problem, problem solving, output把知识整合产品化的个人商业模式

设计自己的IPO

I提真实,有价值的问题

P 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

O 输出倒逼输入 教是最好的学 可以把读的语法书想象成要交给其他人,写文章,创造自己的知识晶体。

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正确的做事,在这个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你会进步,内在价值不断提高。但是还没有喝外在打通。我自己也有英语听力突然提升的瞬间。

能级跃迁

最后的能级跃迁就是和外在打通了。而且这种跃迁通常是大跨步的。

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各取所长。同时在教中也能更好的学习。

跃迁这本书的写成就是在一群高手的交流中诞生的。就像我们阅益书社每周的讨论日,也是思想碰撞交流的过程。

常见的输出误区

希望憋大招(比如自己的公众号,总觉得要写的特别好才发到公众号,所以荒废了很久这本书一定写一篇发在公众号)

害怕分享,这点自己也是陷在坑里,总是不太爱分享,更多的应该是不够自信。

让知识成为产品,不要成为自嗨的收藏品。

我们现在身处在一个多维的时代,更多的参与到各种交流中去,进行分享,收益会最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后感/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