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阁,藏书楼里的扛把子

两浙风光三月柳,千秋工业一楼书

天一阁,藏书楼里的扛把子_第1张图片
宁波天一阁

宁波天一阁,最早听说是在纪录片《故宫》里面,里面提到故宫的文渊阁和圆明园的文源阁仿的都是宁波的天一阁,当初就觉得很了不起。今能参访,实属我幸。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此阁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藏书楼之一,现藏有古籍三十余万卷,其中善本八万余卷,很牛逼!天一阁取自《易经》:天一生水,地六乘之。有防火的味道在里面。

类似的就像北京故宫钦安殿,里面供奉真武大帝,据说他也是水德真君,屋顶全用黑瓦覆盖,黑色主水,都是为了防火求安宁,还有就像峨眉山万年寺,因发生过火灾,后改成古白水寺,这种案例不胜枚举。

天一阁,藏书楼里的扛把子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天一阁可以说是“南北七阁”,即北四阁:北京故宫之文渊阁,北京圆明园之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之文津阁,沈阳故宫之文渊阁,南三阁:扬州大观堂之文汇阁,镇江金山寺之文宗阁,杭州圣因寺之文渊阁之首。虽名气不如皇家藏书楼,但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当年一共刻了四套《四库全书》,前三套都放在了故宫、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只有一套放在了属于民间的天一阁,天一阁的地位可见一斑。据说当初因为战火,只留下了避暑山庄的那一套,那犄角旮旯估计也没人去,所以才留下那一套。

当初乾隆皇帝准备集全国之力汇编《四库全书》,天一阁范氏后人特地挑选六百余卷的古籍善本去选用,皇帝当然高兴喽,一高兴直接把书给扣宫里了,人家几百年辛苦收集的古籍被皇家给摆了一道,天一阁也是大出血,伴君如伴虎,皇帝的意思你猜不得,不能揣度圣意嘛,皇家只有一条原则:好东西都是皇上的!估计这般露骨的巧取豪夺皇帝都不好意思,所以送了一套《四库全书》过去。

天一阁,藏书楼里的扛把子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初天一阁阁主范钦订的规矩:代不分书,书不出阁。不无道理,他早就预料到了未来。天一阁是藏在小巷子里的,一点都不起眼,一片老房子里,很低调,在城市发展的今天,留有这么一块传统园林建筑,实属难得!本来以为一个藏书楼一定不大,却发现别有洞天,不亚于苏州园林,这是出乎我意料的。层层叠叠、峰回路转、山石环抱、楼堂馆阁一直给人以新奇之意,真是应了那个对联:两浙风光三月柳,千秋工业一楼书。

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没有皇家建筑那么霸气,却有江南园林建筑之幽之奇之幽之雅,确为文人墨客读书养性之圣地。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引去园林艺术中水的灵气,有兼具蓄水防火的功能。南园以水为主,水光空蒙潋滟,池岸迭石玲珑。整个园子都处于古树绿林之下,不由想到避暑山庄里面那块“烟波致爽”匾额,估计是这么个意境吧!园中一对联:有人思进,有人思出,何妨冷眼眺围城;无欲则宁,无欲则刚,但为怡情寻乐土。也是耐人寻味!

天一阁,藏书楼里的扛把子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凝晖堂里藏有一块神龙本的《兰亭序》,据说为神龙版的最佳,神龙不神龙我不大懂,书法确实好看,对于我这种不会写字的人来说,字写的好的人一直都是羡慕的,书法确实是门艺术。麻将馆也是极有意思,各种不同材料的麻将:竹的、石头的、木头的、象牙的、橡胶的....也挺壮观的,尤其是看到了本地长牌的雏形,很有意思。

特附上对联两则:世事沉浮中白发,人情冷暖马牛分。筒来索去犹半日,黎横月落不曾知。建阁阅四百载,藏书属第一家。天一阁确实担得起这样的名头。哈哈,我且一笑,会周公去!

天一阁,藏书楼里的扛把子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感谢您的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一阁,藏书楼里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