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思维其二:“马太效应”之道

比起“马太效应”这个中性词,或许“阶层固化”更让人感到寒心。由于资源的数量级差异,人与人的差距不断拉大。甚至有人说,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唯一的破局之道就是在工作的前7年,前5年,最好是前3年内让自己获得这种“Buff”,并开始起飞。这样在同等的指数增长下,还不至于被人拉得太远。

1. 前言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应该对这么一句话非常熟悉:“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馀。”

它的源自《老子》的第七十七章。原句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道苍茫,我们的重点在后面一句“人之道”。

何为“人之道”,为了理解这句话,我们从三个角度来谈谈:马太效应、复利和阶层固化。然后再进一步回答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这种效应。

2.1 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预言。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

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于是,国王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揭示着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规则。

2.2 复利

曾经有人借爱因斯坦之名说“复利堪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其威力甚至超过原子弹。”(这句话在谈复利时经常被引用,但我在国外的资料中没找到相关证据,应是借名。)

假设投资100元,年化收益率20%,那么一年后你将拥有120元,两年后则是120*1.2=144元,而不是140元。

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就是复利。

巴菲特在他45年的投资周期里,平均年化收益率仅20.5%,而不是100%、200%的爆发增长,但他仍成为过世界首富。

这是因为在45年的2o.5%的复利之下:

本金1万,45年后会变成4410万。

本金10万, 会变成4.4亿。

本金100万,会变成44亿。

因此,一个数值只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增幅,在时间周期的影响下,就会变成指数增长

更有意思的还是这个,起始本金1万与100万的比例为100倍,相差99万,,但45年后4千万跟44亿的虽然比例也是100倍,但43.6亿和99万就差距就不只这么点了。

所以,在长期的马太效应的影响下,即使是同比率增长,但起始资源差距,会进一步放大未来的差距。

如果不是同比率增长,甚至另一方还是负增长呢,这就有了下面的一个现实。

2.3 阶层固化

如果说马太效应是理论,复利是数据,那阶层固化便是它的一个残酷现实了。

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人,他们的孩子,不会有生存压力,从小的教育资源就相对丰富,更可以轻松的尝试各种兴趣爱好,出国学习来拓展综合能力,能力和收入自然就越来越高。

而反过来,条件差的家庭,可能连生活必需品都获取不足,甚至需要他们的孩子直接辍学打工来补贴家用,更谈不上提升个人能力了。

再直接用斯坦福大学研究员罗斯的数据来做说明,现在在农村63%的孩子—接近2/3,一天高中都没上过。

两者不仅起始资源差距很大,后者甚至还是在负增长,这就有了我们所说的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然后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当后面的人终于无法再跨越前面这道鸿沟,阶层就固化了。

当然今天的文章并不是谈社会矛盾的,我们先思考如何让自己拥有这种效应,以突破个人能力的瓶颈,修身而后再平天下。

3. 链式反应-个人马太效应之道

正因为马太效应是如此的可怕,而且完全符合既有的社会规则,不仅是为了防止自己陷入所谓的阶层固化的陷阱,更是为了能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乃至以后改变世界,我们应该尽早让自己拥有这种效应。

这是一种能力出现时会有这么三个阶段。

  • 1.独立人格

从离开父母,独自上学开始,到独自选专业,再到独自工作,独自解决现在的生存问题。

从离开老师,独自学习,独自解决问题,再到独自决定学什么,解决什么,独自找到未来的努力方向。

独立人格是我们独立,自主和创造的基石,这个时候你的能力不再受到家庭,学校的限制,在自己的事情上开始变得积极主动,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

在这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比以前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因自己而起,也往往会先尝试自己解决,在这过程中会让你积累丰富的经验。

因为独立人格,你会开始拥有超出平均水平的学习、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 2.群体依赖

当你的能力足够的时候,它就会开始展现。

比如对于某些问题,你可以很自然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出建议,由纯粹倾听及执行者变为意见领袖,可以承担关键责任,而责任越大,你的能力提升就越大;

当周围的同事,朋友有困难问题时,他们也开始寻求你的意见与帮助,这些问题往往比较困难,需要思考,你开始用别人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

因为你可以解决别人的问题,因此被周围的人所依赖,他们的问题让你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 3.影响迭代

当你的能力被进一步放大后,就会拥有超出个人和团队范围的溢价,开始向外辐射,有足够的能力和机会通过写专业文章、演讲等方式分享个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心得,从而主动扩大个人的影响力。

因为你的影响力扩大,因此会有更多的人找你寻求想法,解决问题,你可以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那么我们所想要的链式反应就开始了:

  1. 因为独立,你拥有超出平均水平能力。

  2. 因为你的能力突出,你可以为周围的人解决问题,提供想法和建议,这会同时提升你的能力和影响力。

  3. 因为影响力,更多的人开始找你解决问题,并找你分享心得,你的能力和影响力再一次提升。

这个时候马太效应在你身上显现,再经过最好的催化剂-时间的作用,三五年后,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

到那个时候可别忘初心,去做一些改变这个世界的事情。

结语

源于朋友圈的一张图片,然后从最近读的几本书和过去的一些知识里截取了些许素材,便有了此文。

因为此文是多个领域的观点的结合体,我便把它划到了多元化思维系列之中。

用马太效应可以解释过去的不少个人经历,特别是最近一年对自我,世界的认知提升超过了过去的数年,在个人发展上,不管是技术还是非技术都有了更长远的目标。

接下来,我会继续输出个人想法,谨以三年为期。

引用

1.文中统计数据来源于《现实是有63%的农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没上过,怎么办? 》一文。

2.“独立人格”的观点来自于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关于独立意识的解释。

3.本文第3节参考了陈皓前辈的《技术人员的发展之路》一文中关于Leadership的解释。

多元化思维系列

  1. 多元化思维其一:重点思维

作者:初开

原文链接:https://wchukai.com/article/diversified-thinking-second-matthew-effect

本文由MetaCLBlog于2017-11-03 09:00:00自动同步至cnblogs

本文基于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发布,转载必须保留署名及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元化思维其二:“马太效应”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