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记者,孙凤鸣为什么要刺杀汪精卫?

孙凤鸣,原名孙凤海。“九一八事变”之后,孙凤鸣参加了国民党第十九路军。

十九路军在国民革命军序列里是一支比较特殊的军队,总指挥是蒋光鼐,军长是蔡廷锴——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奋起与日本军队真刀真枪干的,就是这支部队。这支部队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要抗日,二是要反蒋。

后来因为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往江西,孙凤鸣不愿意去,就脱下了军装。

在放弃从军之后,孙凤鸣遇到了一个重要的人,那就是后来被称为民国“百变刺客”的华克之。华克之原来是国民党的左派人士,后来因为一系列事件,走上了反蒋的道路。

1929年,华克之迁居上海,身边聚集了一群包括孙凤鸣在内对蒋介石不满的人,经过几次讨论,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他们下定决心要刺杀蒋介石。

没错,其实他们一直想杀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汪精卫。

但要刺杀蒋介石,谈何容易?

孙凤鸣没等到蒋介石。

蒋介石的警觉性确实很高。当天他看到现场的场面非常混乱,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也有一种说法,说蒋介石对当天参会人员随便着装和没有纪律的场面很不满),随后就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参加合影。汪精卫进去请的时候,蒋介石还劝他也不要出去合影。

因为抱着必死之心,所以孙凤鸣出发前已经服食了大量鸦片烟泡。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所以最终选择向走出来的国民党二号人物汪精卫开枪。

当时孙凤鸣一共开了三枪。第一枪射进了汪精卫左眼外角下颧骨,但这枪造成的伤害不大。第二枪打穿了汪精卫的左臂,问题也不大。


作为一名记者,孙凤鸣为什么要刺杀汪精卫?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三枪是在汪精卫转身想逃跑的时候射出的,子弹从汪精卫的后背射入,射进了第六、七胸脊柱骨旁。经过几次手术,医生都无法从汪精卫体内取出这颗子弹,最终只能让子弹留在他的体内。

因为孙凤鸣之前的身世一直无人知晓,而晨光通讯社的背景也无处可寻,所以蒋介石当时承受了来自外界的很大压力——作为和汪精卫一直明争暗斗的人,他确实有作案动机。

但是,蒋介石有一万种暗杀汪精卫的方法,绝不会蠢到要在一个合影的公众场合来暗杀他。

汪精卫的一生,一共经历过三次“刺杀”。

第一次刺杀,是1910年,27岁的他舍命刺杀摄政王载沣,那次刺杀使他名动中国,成为那个时代的“头号网红”。

第二次刺杀,是1935年,就是被孙凤鸣刺杀的这一次。这次刺杀,埋下了最终导致他殒命的病根。

第三次刺杀,是1939年,也是被刺。在越南的河内,戴笠派去的军统特务刺杀失手,误杀了汪精卫的政治秘书曾仲鸣。经此一刺,汪精卫恐怒交集,从此一去不回头,奔向汉奸之路。


作为一名记者,孙凤鸣为什么要刺杀汪精卫?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87年,在华克之的奔走下,孙凤鸣被党中央追认为抗日爱国志士。孙凤鸣的家乡铜山县建起了2400平方米的纪念碑园。

在孙凤鸣的大理石纪念碑上,有着华克之亲自题写的铭文。

致孙凤鸣的是:生无私人怨,死因国事非。心向知音决,泪为生民挥。言重季布诺,技胜张良锤。精卫非精卫,替死此魑魅。功败于垂成,千古共心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为一名记者,孙凤鸣为什么要刺杀汪精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