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Part2

搭便车问题的提出者奥尔森提出,解决这种窘境的途径在于提供选择性奖励。所谓选择性激励就是,如果你不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就不能得到或将失去东西 。

赵鼎新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集体行动 、搭便车理论与 形式社会学方法》很好的阐述了这几点:

搭便车困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常识,但在该书刚发表时,它对研究 社会运动和革命的学者的震动却很大。因为当时的大多数社会运动和革命理论的逻辑与搭便车理论正好相反 。

比如,马克思就认为,随着资 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人数会增多,发生工人运动的可能性也会越 大。勒庞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也指出,随着人数的增多,人与人之间的感染力会越来越大,每个人会越来越激动,他们发起集体行动或社会运动 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但是,奥尔森的理论却告诉我们:群体中的人 越多,每个人参加集体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

奥尔森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搭便车困境的途径。其基本 思路是,集体行动所追求的目标是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所提供的只是 一种集体性激励(collectiveincentive),既然集体性激励不足以让一个理 性的人为了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那么选择性激励(selective incentive)就很有必要。所谓选择性激励就是,如果你不参加某一集体行动就不能得到或将失去东西 。

奥尔森所提出的选择性激励有三种 。

其一可概括为“小组织原理”。当一个组织或社会网络的成员较少 时,其中某一成员是否加入对集体行动的成败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组织或社会网络的成员不多,大家对某个成员是否参加了某一行 动心里都很清楚 。如果一个成员没有参加该集体行动,那么他就不能 获得该组织或网络向那些积极参加组织活动的人提供的种种奖励,甚 至会在该组织中被边缘化 。

其二可称为“组织结构原理”。该原理的核心思想是,一个组织如 果很大,那就必须分层;就像党组织一样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委到总支 再到支部,一层层地分,到最后的支部一级,成员数量就很有限了 。这 样,在每个基层组织中,成员就能相互监督,是否参加集体行动与个人 利益也能较好地挂钩 。这实际上是回到了前面的“小组织原理”。

第三可概括为“不平等原理”。简单地说就是,组织内部在权力、利 益、贡献和分配上都不能搞平均主义。这样,一个人在组织中所获的权 力和荣誉就有可能成为促使其为组织多做贡献的选择性激励机制。一 个人如果能够独立为某组织取得某一公共物品提供一笔关键的资金并 从中获取荣誉,那么这个人就有可能独自为某一事业做出贡献。中国 大学中随处可见的邵逸夫楼、李嘉诚基金、光华学院等等就是例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搭便车问题(Free Rider Problem)?Par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