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跟着汪曾祺去品尝高邮的咸蛋,看云南的茶花,听夏天的虫鸣,在奔波红尘中收获一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这是我最喜欢听的《中国文学大师课》一段导播语,这门课是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与他的团队做的一门中国现代文学的品读与鉴赏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原著精华朗读和知名大师解读两部分,听完有一种重生的感觉。
读出一本文学书的深刻不容易,读出趣味更难。为了更好地学习阅读文学作品,最近把搁置书架已久的托马斯.福斯特的《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看完了。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读小说时通常只会关注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比如这些人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他们遇到什么好事和坏事?并对作品阐述的情感做出本能反应。
但是对于托马斯.福斯特以及陈思和教授这样的文学教授,他们在读故事时,就不只是接受情感层面的反应,还会把大量的心思花在小说的其他因素上。比如这个人物和谁相似?我以前在哪见过这样的情景?这样的效果又是如何烘托出来的?
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里,托马斯.福斯特将自己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经验,以及和学生在对文学作品探讨中获得的灵感汇集成册,以帮助读者学会用一种新的眼光阅读和理解文学,看到文学背后更深远的意义,并由此得到更多收获和乐趣。
01世间只有一个故事
托马斯.福斯特在阅书无数后惊讶地发现: 世间只有一个故事。
所有的故事都在向我们解释人生这个故事,讲的都是如何做人的道理。西方故事的原型无外乎来自莎士比亚集、《圣经》故事、童话故事以及希腊神话等。
据说西方人出门远行,如果车上空间有限,只允许他们带两本书,通常就是《圣经》和《莎士比亚全集》。
如果你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足够熟悉,去翻阅18世纪到21世纪期间所有的文学作品,你就会惊诧于这位伟大诗人独霸天下的影响力:它无处不在,存在于你想象到的任何文学形式,每个时代的每位作家都在重新创造属于自己的莎士比亚。
另外,文化深受主流宗教影响,无论作家信教与否,那些宗教的价值观和原则,无一都会渗透到文学作品中去。对于《圣经》,魔鬼会引用,作家当然也会。
在电影《绿里奇迹》里,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大块头约翰这样一个基督式的人物?他外表粗野,然而内心温柔,据说他是上帝派来代替他人承担痛苦的天使。为了拯救两个遭人杀害的两个小女孩,他被误解成杀人犯并被判死刑。
但是在监狱里,他治好监狱长的膀胱炎、救活了被踩死的宠物老鼠,以及典狱长妻子的脑癌......尽管约翰最后难免一死,但是通过他基督式的牺牲,让观众看到了救赎、希望和奇迹。
神话是所有重要故事的总和,没有任何一种形式的家庭不和或人物的性格分裂,找不到希腊罗马神话的原型。
荷马为我们描述了人类的四种伟大斗争:与天斗,与神斗,与人斗,与己斗。说到底,作为人生的意义,不就是通过这四者的斗争证明我们自己吗?
当我们看的书够多,思考够深入,也就能在反复出现的情景中渐渐归纳出所以相似的模式和原型。
02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这种方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例如在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中,作者由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它们在大海上飞翔的雄姿,表现了乐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并以此鼓励民众勇敢地投身于争取解放的斗争中。
而乔治.奥威尔则用《动物农庄》那群造反的猪最终失败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必定会失败,因为那些掌权者会被权力腐蚀,摒弃他们最初奉信奉的价值观和原则。
象征通常不能归结为只代表一个东西,它的意蕴很可能纷繁复杂,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想看出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需要运用我们原有的问题、经验和知识。
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高强度脑力活动,特别是想象力。唯有当我们的创造力、创新性与作者的狭路相逢,在相逢中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这才是阅读文学的乐趣。
03不可忽视的背景
每个故事都需要一个背景,天气是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学作品里天气绝不只是天气。
在第91届奥斯卡上获奖无数的《绿皮书》里,有两个雨和雪的镜头让人记忆犹新。
第一个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司机托尼开车载着黑人钢琴家唐赶往南方,却因迷路不小心误入不允许黑人晚上出现的日落镇。瓢泼大雨外加白人警察的刁难,让人看得更阴郁、更孤独。
比起其他天气,雨的凄惨指数总是最高。
故事结尾,因为司机托尼答应妻子要在圣诞节前夜赶回家,所以即便下着鹅毛大雪,他们依旧上路。在这段旅途中,给观众展现的则是温暖。白人警察友情提醒轮胎瘪了;托尼开车累了,老板唐亲自驾车将他送回家。
雪,冰冷、僵硬、严厉,却又像厚厚的毛毯一样温暖。
除了天气,还有地理位置、季节、长相、疾病等都可以为作家所用,目的只为让故事更加富有戏剧性。
“一千个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每个人在看文学作品时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的最后,托马斯.福斯特给我们的忠告却是:如果想从阅读中获得最大收益,只要合情合理,我们就得力图按作者本打算表达的样子来接受它,不要只用自己的眼睛读。
我们都有自己的盲点,如果过于僵化的坚持要虚构世界与我们了解的世界严丝合缝,不光会严重限制我们阅读的乐趣,还会妨碍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如果你对文学作品感兴趣,不妨看看《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如果你从来没看过文学书,更值得去看这本书,因为在遇到这本书之前,你并不知道你会爱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