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喜 | 三招超越自卑,自信演讲

童喜喜 | 三招超越自卑,自信演讲_第1张图片

看到这留言,心里沉甸甸的。原因太复杂……

还是说说怎样解决问题吧。

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妈妈意识到,孩子因同伴做错事举报成功而得意是不对的,却不知怎样沟通。其实就是要引导孩子怎样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伴。

要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犯错误的同伴,前提是老师、父母要身体力行,正确地对待犯错误的人。

具体怎么做呢?很简单,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八字方针。

怎样正确理解并理性执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八字方针呢?

一、 望文生义危害大

“惩前毖后”出自《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意思是以从前的过失为教训,戒慎不再犯错。

“惩前毖后”的目的,就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

可很多人却望文生义,以为“惩”是“惩罚”,而不知道是“戒止”;“毖”是“谨慎”之意,有人却认为、甚至写成“毙”,真是大错特错。

因为有错误理解(或者说潜意识认识错误),因此,就有像上面的老师一样,惩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老师这样的惩罚有用吗?我的回答肯定没用!

因为我们在禁止孩子做某种行为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且必须执行的原则:一定不能只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更重要地是要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

又因为,不管用什么惩罚,必须建立在规则之上。规则是在没有犯错误以前就有的、大家认可的公约,对于孩子来说更应该是和他们一起建立的公约。只有用这样的公共规则来惩罚,孩子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自己应该怎样正确地拿走商店的东西,才会有戒止的作用。

我们戒止孩子不付钱就拿商店的东西,用抄作业的处理方法始终是没有告诉孩子怎样才能拿走商店的东西。

而要从商店里拿走东西,是一个社会中的孩子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是逃避不了的问题。

你没有告诉孩子怎样才能拿走商店的东西,孩子就势必要进行不断地探索。

孩子只知道“拿零食――被看见――遭处罚”这样的事实,不明白为什么遭处罚,而遭受处罚又很难受,只想办法躲避处罚,解除难受让自己舒服起来,但要拿走商店东西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那么只有“不被看见――不遭惩罚”的方法可以达到既舒服,又能达到拿走商店东西的目的。

这就是让孩子这样独自探索,获得拿走商店东西的错误的方法——孩子更隐蔽地继续拿东西。

这就是我们许多老师总是在抱怨有的孩子偷东西,不管怎么教育与处罚,不管父母怎么狠打,孩子也仍然要偷的原因。因为小孩子压根没学会怎样正确地拿走商店东西的方法。

再说,作业怎么能变成惩罚学生的利器呢?作业本是学习的一部分,应该是学生进行思维挑战、享受学习快乐的游戏。老师要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当然包括对作业的热爱。当作业变成惩罚的劳役,学生还会热爱作业、热爱学习吗?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这位老师至少不能正确理解“惩前毖后”的四字方针,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二、爱心塑人有妙招

怎样才能正确地运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八字方针呢?

妙招一 诊断疾病开药方

在分析孩子错因之前,大家一定谨记,不管在什么地方,孩子犯类似的错误千万不能用“偷”这个词!一旦“偷”变成贴在了孩子身上的标签,孩子的日子就再也不好过了,说严重点就是这个词就把孩子“杀死”了。

首先,孩子可能没有规则意识,不懂得在商店,不用钱买是不能拿走东西这一社会规则的。因此孩子自然就像在家里拿东西一样自由,想拿就拿。

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极少数,但仍然有这样的孩子。

其实,在二年级的教室里,孩子更分不清自己与别人,家与教室的区别,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针对这一病因,当然是带领孩子学习社会的买卖规则,分清他人财物与自己财物的区别,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才能解决的。

这些规则习惯的养成,最好就是带孩子付钱买东西,带孩子去借东西等,在生活中学习规则、运用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当然,也可通过故事与游戏来学习,但最终还是得在生活中养成。

第二,孩子身无分文,极想吃那种零食,无法控制自己而犯错误。

这是孩子懂得规则,无法抵御自身欲望所致。那么,就要强制孩子延迟满足食欲的渴望,告之东西可以给你留在这里,回家拿了钱来买了才能吃;或者要求孩子用心爱之物抵押,回家向父母要钱后来取物;或者就是相信孩子能回家承认错误,取得父母的原谅后把钱补回商店……

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孩子知道,没付钱就拿走商店东西是错误的,改正的办法就是付清欠款,而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买东西,而不是不经店主允许拿走东西。

同时,要与父母取得联系,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某些欲望,杜绝孩子这种强烈的贪婪欲望的产生,孩子自然就不会犯错了。

第三,孩子受环境或人为的影响,有意占便宜。

当孩子被人发现,陷入被人质疑有意偷盗的尴尬处境之中时,要不着痕迹地帮孩子解围,然后单独告之不对之处和严重后果,并告诉正确的做法,相信孩子不会再犯。

妙招二 多讲故事少说理

要根治孩子不经别人允许就拿东西的行为,对低年级的孩子,要多讲故事少说理,让孩子在故事中自居,让他们深深地明白“小时偷钱,长大偷金”的危害,并在故事中学习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故事中泡大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什么大问题。

妙招三 言传身教爱相帮

老师、父母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同伴犯错时,要以身作则地正确地对待犯了错误的人,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中,在父母、老师长期的耳濡目染中,让孩子知道看到同伴犯错误,应该是像对待生病的人一样,帮助他治好“病”,而不是用举报的方法让同伴遭受处罚而病上加痛。

怎样帮助同伴治“病”呢?可以教给孩子,看到同伴要犯错时,及时提醒并阻止;如果是事后知道,就可以说服同伴主动认错、改正错误;如果同伴不接受,再求助父母或老师帮助同伴等。

理性地执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八字方针,你就能身体力行地教会孩子正确地对待犯错误的人。



《网侠龙天天》

童喜喜作品

网瘾变网商

幸福共成长

网络、现实中各大书店均有售

童喜喜 | 三招超越自卑,自信演讲_第2张图片

中国教育学会IAP素质大赛权威推荐

百度宝宝知道权威推荐

教育专家推荐语:

《网侠龙天天》系列童书独具匠心地教儿童如何在网络时代立足,如何把网络作为工具积极自学。这些励志的成长故事,不亚于一剂“网络疫苗”,在这网络时代,应该向儿童特别推荐。

——朱永新(著名教育家、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我喜欢这套书,它可以帮助每位阅读者学到如何爱已亦爱人,还可以帮助更多孩子学到如何借助网络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并深度发展。

——卢勤(著名儿童教育家,知心姐姐)

这是一套深入浅出的书。说它浅,是因为它故事轻松明快,语言风趣幽默,非常适合孩子阅读。说它深,是因为对孩子的校园生活、网络生活具有启示性、教育性。

——徐德霞(《儿童文学》杂志前主编)

《网侠龙天天》是一套“网络时代成长指南”,让孩子认清网络利弊,利用故事普及网络安全常识与对策。它有时让人捧腹大笑,有时又让人感动落泪,值得推荐。

——姚曦(《时代教育》杂志执行社长)

未来的成功者,不能被网络控制利用,又应该学会主动利用网络。我相信,用心读完这套书,将从此拥有一把打开网络时代的钥匙。

——张勇(公众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ACTS学业素质评价技术创始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喜喜 | 三招超越自卑,自信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