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一个古怪的决定:以后不再更换新的智能手机。
不是因为我觉得现在手上的iPhone X硬件有多强大,可以经受长年岁月蹂躏;我也不是什么“科技邪教论”、“从手机魔爪里救救孩子论”的支持者——相反,作为一个科技从业和爱好者,我应该在老掉牙之前,都希望能见证技术对文明的雕铸——即使牙掉光了,技术也会告诉人们,吃饭不一定用到牙齿。
智能手机的地位如日中天,功能和性能日益“怪兽”,重要程度堪比你的肾脏。只是从产业/产品等角度,结合自己的一些“怪癖”,都让我觉得智能手机和他的主人一起,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
存量绞肉机
年前出炉的两个数据,相信科技行业的各位都会有印象:
1)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称,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下降了5.6%,这是该行业自2004年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2)根据Canalys的最新数据,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4%。
前两年业内一直在说的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期结束,已经从流量成本、获客成本,回滚到了最前端的硬件载体增长趋势上。不断收窄的增幅后,意味着企业需要建立更细分的自我定位和更“深入泥泞”的运营策略,才能攫取等同于过去的价值增长。
用户手上的智能手机,一直是生意战场。只不过现在的打仗方式,已经不是闲庭信步的空袭投放,而是绞肉机式的正面硬抗;增量价值的寄托,已经从活跃用户数转为用户时长——用户量的上限数以亿计,时长则只有固定的24小时。
因此,过去两年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在义无反顾地内容化和“今日头条化”——用内容消费时间,不管是购物、阅读还是通信类的App,都在“放任”图文、直播、视频,以及自媒体平台的全面侵入;今日头条化的表面是为了提升信息分发效率,但本质还是为了黏住用户,在自己的平台上完成消灭时间的过程。
时间就是价值,时间就是一切。有了时间,才有互联网商业化“三驾马车”——广告、电商、增值服务更多的介入空间。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和我类似的感觉:因为选择恐惧和担心注意力不集中,偏执地让手机中的App越来越少,并以此为乐;但现在即使你的手机中只有不多的几个App,仍难逃信息过载的焦虑,推送、推荐和信息流似乎无处不在;使用手机时,你以为自己在享受,结果发现更多时候只是在反射。
上面这张图,相信过年时很多人都看到了。事实上类似的论调可能从10年前开始就有,但现在这样的现象可能尤为严重。批判智能手机对现实社交关系的毁灭,已经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并且是全球性的。
作为从业者当然会感觉糟糕,下意识地会用“自制者事竟成”的论调反驳。但不得不承认,越来越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和运营策略的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国外,甚至有专业以此为生的公司:一家名叫“多巴胺实验室”(Dopamine Labs)的公司——以大脑的奖励中心释放的化学物质多巴胺命名——为希望“留住用户”的科技企业提供此类服务。该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曾经是神经科学家,后转行当程序员。该公司明确地谈到使用人工智能来修改应用程序,释放令人产生愉悦情绪的多巴胺“来给每位用户带来惊喜,并让其无法自拔”。
对企业来说,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因为他们是商业机构。
很多时候,我自己也需要逃避无孔不入的信息过载“绞肉机”,不再更换智能手机时最新一例的极端方式——面对春节时汹涌而至的红包和答题浪潮,我想以一种没有“负罪感”的方式,减轻信息负荷。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我以前也做过类似很古怪的决定:大概在2012年时,我脑子中突然有一道光闪过,然后决定以后不再更换新的笔记本电脑,并且有一种莫名的快感。
事实上我也做到了,直到现在仍然使用2010年购买的Macbook Pro——只是自己升级过固态硬盘和内存。
与这次正好相反,那会儿的初衷恰恰是为了拥抱智能手机的崛起——相机、电脑、电视、游戏机、音乐播放器……一切时间就应该腾给更便携、更个人化的智能手机。这是一个分久必合的故事。
6年后,智能手机已经横扫一切终端,期间各种平板、穿戴式、VR/AR设备曾向它发起挑战,基本都无功而还。甚至连很少碰科技股的股神巴菲特也大手笔买入“鼻祖”苹果公司的股票,因为发现“人们难以置信地依赖iPhone”。无可比拟的强大功能和便携性,智能手机绝对是巨无霸级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以及……增长天花板和体验负荷中心。
合久必分,我认为是解决用户体验和社会舆论反弹的途径,并且在某些节点已经出现。智能手机需要从功能性上减负,这不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口号,而是从场景出发的需求改善。
例如文娱内容消费,智能电视和盒子的崛起已经将重度视频拿走,而电视产品的合家欢广告,在形象上也比低着头看手机要好看的多;智能音箱大战后,高品质的音乐消费也有的放矢了;kindle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是最优雅的数字阅读方式了……很显然,在做上面任何一件事情时,都不会有人语重心长地过来说教。
至于最糟糕的信息过载问题,个人非常看好智能手表的场景重构。我知道几年前它也曾被寄予厚望,却最终因为“缺少杀手级应用”被打入冷宫。包括我自己也买过Apple Watch,也在把玩不久后挂上了闲鱼。
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智能手表(或者说所有可穿戴设备)于一个错误的时间选择了错误的对标对象——智能手机,或者说选错了场景。
虽然相比手机,手表确实是更便携更个人化的设备,但在内容消费或者说杀时间方面,根本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这一点就连Apple Watch都一筹莫展,最终导致了整个智能手表在舆论层面的滑铁卢。
很显然,现在情况已经出现了变化。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Apple Watch S3的出现,这款设备能够独立连接LTE网络,摆脱了此前iPhone配件的尴尬地位。
倒不是说多了这个功能,手表就能像智能手机了,而是能够比较圆满地解决智能手机的信息狂躁症——正因为屏幕小,那些肆无忌惮掠夺时间的产品设计和重度运营将难以为继。能够适应这块小屏幕的一定是“轻时化”的设计,即瞬时单位内的效率提升。
这其实就回到了大多数智能设备(包括手机)被设计的初衷,一个现在几乎被遗忘的初衷:节时,而不是杀时。
虽然舆论对于iPhone的关注仍远超Apple Watch,但市场其实已经给出了不错的回馈: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Apple Watch的销量超过1800万,超越瑞士钟表业总和;而苹果官方则声称,开售仅几个月的LTE版本销量,已经超过销售一年有余的前代产品的2倍。
很显然,在潜力层面,智能手表已经超越了智能手机。这种产品曾经被错误地高估过,现在我认为则是被严重地低估了——手表绝不可能替代手机,但却能将已经偏离轨道很远的信息消费方式,拉回到更理想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我要扫二维码,我要看短视频,我要抢红包,这些原生的手机功能确实很难在手表上实现,但我觉得可能是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手段,曲线救国。就像手机诞生二维码的过程一样。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你真的需要这些功能吗?还是手机创造出了你以为你需要的这些功能?
时间应该浪费在更美好的事情,而不是手机或者另一个什么智能设备上。
归根结底,合久必分是将智能手机无所不在的场景进行了切割,在更高效、更“优雅”的消费信息/内容同时,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给现实中你“久违”的亲人和朋友们。而对企业来说,谁知道是不是另一个增量呢?
嗯,这话非常的“政治正确”。
附上一张我的古董收藏品展,那是一个典型的合久必分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