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昼短宜读书

日长昼短宜读书_第1张图片
读书啦

天气渐渐的暖和了起来,白天变长正是读书滋养的好日子,在惬意的太阳下,捧着一本书,感受自己内心的力量。

日长昼短宜读书_第2张图片
杂拌儿民国

作者:王学斌

客观,客观,客观,但不晦涩,人物事件都有,但不全有。不是一口吃个大胖子,而是重要又被忽略的角落。书共分为四大部分:宦海蜃楼、政事维艰、乱世诸相、大学范儿,外交的进程有一部分,这个是平常的书没有的,包括俄语学习,条约始末,租地拿回等斗智斗勇的民国外交;还有就是人物篇,章家的几大子弟,冶学的大师,革命的先驱,民国官员;重大历史事件的重演看得最有味,蒙太奇的写法,像是中间调的电影,来回穿梭,连心理描写,当时各个人的立场,利权之争,民国百态都一一描绘出。

世面上有很多写民国的书,多喜欢写“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倒不是说他们不够传奇,只是笔墨多着眼于情爱,最爱百转千回,民国的cp们我们知道不少,但却忽略了这些真正的另一面“传奇”。

外交和大儒们看得最过瘾,总算是看见了画作闪光灯后的样子。


“先想象一下她咽下最后一口气的那条街。”

这个“她”是谁?想不到的,是撒切尔。


日长昼短宜读书_第3张图片
暗杀

《暗杀》简直就是短篇小说中的希拉里了,是的,作者就是---凭借历史小说《狼厅》和《提堂》两次摘得布克奖的希拉里•曼特尔。这篇小说中最有名的莫屬於《杀死撒切尔》,此篇在书评和新闻中被提及的最多,因为政治倾向的噱头人们反而忽视了这篇本身以及其他精彩篇章。

作者本职不是写短篇,但是所出之篇质量远高于数量,冷峻,深刻,但不是下雨的长柄伞的阴冷感。她女性的视角中和之后,如同一个感性的经验主义者,在她的路途上绝对不会出现陷阱,都是社会画布撕开的冰山,希拉里的短篇社会性十分强,语句直白毫不晦涩,焦点无一不戳中心窝:失败的族裔融合(《很抱歉打扰你》),一桩令人不寒而栗、“故意杀人”的交通事故(《寒假》),减肥和厌食症的吞噬(《心跳骤停》),被人们放逐的孩子(《逗号》),“正常”家庭女佣的视角反射的是他们还是自己(《英文学校》),再到饱受争议的主打短篇《刺杀撒切尔》。

“无人敢言幸福。无人敢言幸福,除非安然入土。”

历史永远会有别的可能。因为有时间,有地点,有黑色的机遇:那一天,那一刻,灯光斜照,远处,靠近辅路,冰淇淋车叮当作响。


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经典之作,春琴抄。


日长昼短宜读书_第4张图片
春琴抄

春琴抄是日本经典,翻拍了电影电视剧里面的男女情感,堪称开创日本文学的先河,我觉得日本文学爱走“是不能用词语描绘,要看文字感觉才感受到的情感”就是从这里开始,波澜壮阔,杂合时代的情感在日本文学中出现的较少,不仅仅是日本人民族性格,更和“开始”文学的经典有关,如同日本的俳一样,不可言说的情感。这本书倒不能当作谁爱上谁,谁怎样的简单因果来看,像莫比乌斯环一样,没有开始,没有终点,无解,就如同诗歌一样去看吧。


我见过许多有强烈母性本能的姑娘和妇女,急切地想结婚,主要是因为——虽然她们自己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们想做母亲的冲动。孩子生出来了,她们很高兴,也很满意。对她们来说,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母性!原来,就这么回事。。。女人的人生是分阶段的,很清楚。否则会闲死过去么?


日长昼短宜读书_第5张图片
奉命谋杀

最近BBC翻拍的新剧《无妄之灾》就是这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奉命谋杀》,说是阿婆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另一部是《怪屋》),可以说她的书作为题材是足够流量了,翻拍不知多少回也都红透半边天,谁让她是除《圣经》和莎士比亚外,全球书籍第三发行量的作家呢。

阿加莎的功勋自然无需多说,只说这本书。这本书总是被低估,诚然它并没有《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那样有名,但却毫不逊色。这个发生在多个人物,而同时限定在一个家庭的杀人案,还是依据着她独有的风格“不到最后,绝对猜不出杀手”。多个人物关系与各自多层次情感的铺垫使得结局并不狗血突兀,完全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教科书存在。

阿加莎与现如今大多的推理小说家不同,也是考验其功力的一点---框定范围杀人案她的书皆是如此,没有向外扩展叙事,这样的干净利落很难学习模仿,她更加着重于人物本身,但是并没有不涉及当局,二战的危害在书中处处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促使了这个家庭的悲剧,每一个形象都丰满刻画,让读者感到“她”做出“她”的事,就是大举成功的描绘了。


日长昼短宜读书_第6张图片
狗样的春天

《狗样的春天》是2014年诺贝尔得奖主莫迪亚诺的作品,颁奖词为: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的确如此,整本书看似流水账但阅读起来如月光流瓦,十分惬意舒服,而读完过后,淡淡的苦涩---“我”的无所归依,“他”如今又在哪里呢?

他对我说,一些年岁过去之后,我们接受了一些真相,这种真相我们以前已预感到,但因不在意或怯懦而对自己隐瞒:一个弟弟、一个化身替我们死去,死在一个不祥的时间和地点,他的幽灵最终跟我们混杂在一起。

书籍没有具体的表现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意义,不是“输出”,更多的是与读者进行“交流”。书中淡淡的苦涩,迷离,都隐藏在字里行间,但不是总的基调。你甚至可以说这本书总的基调是白水,也许这就是作者的本意所在。没有鼓励,没有打击,看一下你自己,等过几年又看看。

人类有时候不需要甜腻或者酸苦,美好或者反省,讴歌或者揭露。

镜子,就是必需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长昼短宜读书)